一种铜线退火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441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铜线退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铜线退火用保护装置,包括外箱,外箱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底座,外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线口,外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出线口,外箱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工作台。该铜线退火用保护装置,通过设置第三滚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利用第三滚轮和第一滚轮滚动对第三滚轮和第一滚轮中间的铜线进行辊压,铜线位于第三滚轮和第一滚轮外围开设的半圆槽中,从而对铜线进行限位,避免铜线发生变形,铜线经过第三滚轮和第一滚轮的辊压后再经过第二滚轮,第二滚轮对铜线起到拉直的作用,利用该保护装置对退火后的铜线进行压直,避免铜线出线时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线退火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铜线退火
,具体为一种铜线退火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铜线退火指的是将铜线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铜线在退火的过程中性质不稳定,铜线在出线时易发生弯折,影响铜线出线的形状,需要设置一套保护装置,对退火过程中的铜线进行压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线退火用保护装置,具备保护装置可对铜线进行压直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线退火用保护装置,包括外箱,所述外箱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外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线口,所述外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出线口,所述外箱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另一侧与外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内腔的前后两侧通过第三滚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滚轴上活动套接有第三滚轮,所述外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间距相等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腔活动套接有U形块,所述U形块内腔底部的前后两侧通过第一滚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轴上活动套接有第一滚轮,所述外箱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滚轴,所述第二滚轴上活动套接有第二滚轮。优选的,所述第三滚轮和第一滚轮的直径值和宽度值均相等,且第三滚轮和第一滚轮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三滚轮分别位于三个第一滚轮的正下方。优选的,所述第二滚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二滚轮呈三角形排列,所述第二滚轮的直径值大于第三滚轮和第一滚轮的直径值,且第二滚轮、第三滚轮和第一滚轮之间通过铜线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外围开设有与铜线尺寸相适配的弧形槽,所述第三滚轮和第一滚轮的外围均开设有与铜线尺寸相适配的半圆形槽。优选的,所述U形块的顶部设有环形突起,且套筒的内腔开设有与U形块突起部分相适配的滑槽,所述U形块顶部的突起部分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侧与外箱的内腔固定连接,且弹簧与套筒的内腔活动套接。优选的,所述套筒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外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左侧套筒内部的电推杆,所述电推杆与左侧套筒内腔活动套接的弹簧活动套接,所述电推杆的底部与左侧套筒内腔活动套接的U形块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铜线退火用保护装置,通过设置第三滚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利用第三滚轮和第一滚轮滚动对第三滚轮和第一滚轮中间的铜线进行辊压,铜线位于第三滚轮和第一滚轮外围开设的半圆槽中,从而对铜线进行限位,避免铜线发生变形,铜线经过第三滚轮和第一滚轮的辊压后再经过第二滚轮,第二滚轮对铜线起到拉直的作用,利用该保护装置对退火后的铜线进行压直,避免铜线出线时发生变形。2、该铜线退火用保护装置,通过设置第二滚轮和电推杆,当退火后的铜线经过最左侧的第一滚轮时,可通过驱动电推杆将第一滚轮稍微上移一些,因为第三滚轮和第一滚轮外围开设的半圆槽的形状与铜线相适配,避免铜线触碰第三滚轮和第一滚轮时的端口处发生变形,第二滚轮的设置保证后续过程中第一滚轮与铜线处于紧密贴合状态,提高装置压直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第三滚轮俯视图。图中:1、外箱;2、底座;3、第三滚轴;4、第三滚轮;5、第一滚轮;6、第一滚轴;7、支撑柱;8、铜线;9、出线口;10、第二滚轴;11、第二滚轮;12、U形块;13、弹簧;14、套筒;15、电推杆;16、进线口;17、工作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铜线退火用保护装置,包括外箱1,外箱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底座2,外箱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线口16,外箱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出线口9,外箱1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工作台17,工作台17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7,支撑柱7的另一侧与外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工作台17内腔的前后两侧通过第三滚轴3固定连接,第三滚轴3上活动套接有第三滚轮4,外箱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间距相等的套筒14,套筒14的数量为三个,外箱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左侧套筒14内部的电推杆15,电推杆15与左侧套筒14内腔活动套接的弹簧13活动套接,电推杆15的底部与左侧套筒14内腔活动套接的U形块12固定连接,套筒14的内腔活动套接有U形块12,U形块12的顶部设有环形突起,且套筒14的内腔开设有与U形块12突起部分相适配的滑槽,U形块12顶部的突起部分固定安装有弹簧13,弹簧13的另一侧与外箱1的内腔固定连接,且弹簧13与套筒14的内腔活动套接,套筒14的内腔对弹簧13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弹簧13在拉伸和舒张的过程中发生偏移,U形块12内腔底部的前后两侧通过第一滚轴6固定连接,第一滚轴6上活动套接有第一滚轮5,利用第三滚轮4和第一滚轮5滚动对第三滚轮4和第一滚轮5中间的铜线8进行辊压,铜线8位于第三滚轮4和第一滚轮5外围开设的半圆槽中,从而对铜线8进行限位,避免铜线8发生变形,避免铜线8出线时发生变形,第三滚轮4和第一滚轮5的直径值和宽度值均相等,且第三滚轮4和第一滚轮5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第三滚轮4分别位于三个第一滚轮5的正下方,外箱1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滚轴10,第二滚轴10上活动套接有第二滚轮11,铜线8经过第三滚轮4和第一滚轮5的辊压后再经过第二滚轮11,第二滚轮11对铜线8起到拉直的作用,第二滚轮1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二滚轮11呈三角形排列,第二滚轮11的直径值大于第三滚轮4和第一滚轮5的直径值,且第二滚轮11、第三滚轮4和第一滚轮5之间通过铜线8传动连接,第二滚轮11外围开设有与铜线8尺寸相适配的弧形槽,第三滚轮4和第一滚轮5的外围均开设有与铜线8尺寸相适配的半圆形槽,当退火后的铜线8经过最左侧的第一滚轮5时,可通过驱动电推杆15将第一滚轮5稍微上移一些,因为第三滚轮4和第一滚轮5外围开设的半圆槽的形状与铜线8相适配,避免铜线8触碰第三滚轮4和第一滚轮5时的端口处发生变形,第二滚轮11的设置保证后续过程中第一滚轮5与铜线8处于紧密贴合状态。工作原理,首先,启动电推杆15,利用电推杆15带动最左侧的第一滚轮5向上移动,将退火后的铜线8由进线口16通入外箱1中,则铜线8沿着第三滚轮4内腔开设的半圆槽滑动,当铜线8快要通过最左侧的第三滚轮4和第一滚轮5时,启动电推杆15,使得第一滚轮5与第三滚轮4处于紧密贴合状态,此时第三滚轮4和第一滚轮5内腔开设的半圆槽对铜线8起到限制的作用,避免铜线8在滑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经过第三滚轮4和第一滚轮5后的铜线8再经过第二滚轮11,第二滚轮11的数量为三个,利用三个第二滚轮11对铜线8进行拉直,最后塑形完成的铜线8从出线口9放出,即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线退火用保护装置,包括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底座(2),所述外箱(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线口(16),所述外箱(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出线口(9),所述外箱(1)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工作台(17),所述工作台(17)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的另一侧与外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7)内腔的前后两侧通过第三滚轴(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滚轴(3)上活动套接有第三滚轮(4),所述外箱(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间距相等的套筒(14),所述套筒(14)的内腔活动套接有U形块(12),所述U形块(12)内腔底部的前后两侧通过第一滚轴(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轴(6)上活动套接有第一滚轮(5),所述外箱(1)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滚轴(10),所述第二滚轴(10)上活动套接有第二滚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线退火用保护装置,包括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底座(2),所述外箱(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线口(16),所述外箱(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出线口(9),所述外箱(1)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工作台(17),所述工作台(17)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的另一侧与外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7)内腔的前后两侧通过第三滚轴(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滚轴(3)上活动套接有第三滚轮(4),所述外箱(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间距相等的套筒(14),所述套筒(14)的内腔活动套接有U形块(12),所述U形块(12)内腔底部的前后两侧通过第一滚轴(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轴(6)上活动套接有第一滚轮(5),所述外箱(1)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滚轴(10),所述第二滚轴(10)上活动套接有第二滚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线退火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滚轮(4)和第一滚轮(5)的直径值和宽度值均相等,且第三滚轮(4)和第一滚轮(5)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三滚轮(4)分别位于三个第一滚轮(5)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学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新成卓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