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块物料的传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20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块物料的传送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定位装置和至少两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转动设有转轴,各转轴并排设置,各转轴的第一端分别与驱动装置传动相连,各转轴的第二端之间传动连有至少两组第一皮带,各组第一皮带的上游和定位装置对接。对于转轴、支撑座的加工精度要求低,安装方便,安装误差小,更换第一皮带非常方便,输送速度均匀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物料传输设备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块物料的传送机构
本技术属于物料传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块物料的传送机构。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CN20171043005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透明平板外观检测的高精度输送装置,所述装置至少包括:第一阶梯转轴组件、第二阶梯转轴组件、第三阶梯转轴组件、第四阶梯转轴组件、第一皮带支撑组件、第二皮带支撑组件、第一传送皮带、第二传送皮带、第三传送皮带、第四传送皮带、旋转编码器、底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主驱动轴组件等,传送皮带以一定的拉伸率或涨紧力套在第一阶梯转轴组件和第二阶梯转轴组件、第三阶梯转轴组件和第四阶梯转轴组件的圆弧形凹槽内,在每根皮带下方都有皮带支撑组件,防止皮带“塌腰”现象,提高了所传输透明平板的运动平直度,最大程度降低线扫描过程中由透明平板运动引起的误差,并最终保证线扫描图像中透明平板边缘或直线元素的直线度。上述专利文件的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阶梯转轴组件、第二阶梯转轴组件、第三阶梯转轴组件和第四阶梯转轴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上述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高,装配难度大,安装误差难以保证且维护保养困难,特别是皮带等易损件更换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块物料的传送机构,对于转轴、支撑座的加工精度要求低,安装方便,安装误差小,更换第一皮带非常方便,输送速度均匀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板块物料的传送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定位装置和至少两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转轴,各转轴并排设置,各转轴的第一端分别转动架设在对应的支撑座上,各转轴的第一端分别与驱动装置传动相连,各转轴的第二端之间传动连有至少两组第一皮带,各组第一皮带的上游和定位装置对接。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支撑座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位于中间的一支撑座上转动设有两根转轴,其中一根转轴与其相邻支撑座上的转轴连有至少两组第一皮带,另一根转轴与其相邻支撑座上的转轴之间连有两组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的上游与第一皮带的下游对接,所述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之间设有检测工位。在本技术中,设置了两根转轴的支撑座可以定义为双座,仅设置一根转轴的支撑座可以定义为单座。在第二皮带和第一皮带之间可以设置检测工位,比如玻璃检测工位,因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之间存在空隙,该空隙是因双座上的两转轴之间存在的间隙而形成的,利用该空隙能够对传送中的玻璃进行无遮拦的检测,能够准确的检测玻璃的缺陷。理论上而言,双座可以采用两个并列的单座代替,但采用两个并列的单座代替双座,可能会存在并列的单座上的转轴之间的间隙过大等情况,以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其他情况,因此,采用双座会更加适宜。进一步改进的,一种板块物料的传送机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上还设有托辊,所述托辊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托辊与第一皮带的内侧或第二皮带内侧相切。托辊对于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具有支撑作用,防止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在传送板块物料时,由于重力过大而使第一皮带或第二皮带下垂的情况。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均为圆皮带,采用圆皮带传送板块物料时,圆皮带和板块物料之间是相切的,因此,圆皮带和板块物料之间是线接触,便于板块物料的定位和传送,板块物料在传送过程中的位置不易产生较大的偏移。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支撑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内嵌设有轴承,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和转轴中部之间存在台阶,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的直径小于轴承的内径,所述转轴中部的直径大于轴承的内径,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穿过轴承后与固定环相连,所述转轴通过固定环锁紧在座体上;所述转轴的第二端设有皮带安装槽,各转轴通过皮带安装槽与第一皮带或第二皮带传动相连。通过固定环及转轴的第一端和转轴中部之间形成的台阶,能够将转轴卡在座体的轴承内,使转轴不会沿其轴向晃动。固定环可以采用螺母,相对应的,转轴的第一端可以设置外螺纹,螺母通过锁套在转轴的第一端,从而可以将转轴锁在座体上。进一步改进的,一种板块物料的传送机构还包括底板,所述支撑座设在底板上;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和两块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立设在底板上,两安装板相互平行,两安装板的同一端与第一皮带的上游对接,两安装板之间连有丝杆和滑杆;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调节板上嵌设有左旋螺母,所述第二调节板上嵌设有右旋螺母,所述丝杆通过左旋螺母穿设在第一调节板上,所述丝杆还通过右旋螺母穿设在第二调节板上,所述丝杆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分别滑动卡设在滑杆上。通过第一把手可以转动丝杆,通过转动丝杆可以使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在丝杆上相互靠拢或相互远离,从而可以使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相互靠拢和相互远离,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在丝杆和滑杆上滑动,优选的,滑杆的数量可以设置两根。因而,通过调节丝杆可以实现对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本技术的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可以通过固定块固定在第一调节板或第二调节板上,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的外形基本一样,其区别仅在于内部的螺纹不同。在将板块物料传送至第一皮带前,板块物料被放置在滑杆和丝杆上,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之间的距离,能够夹紧板块物料,从而实现对板块物料的定位。对板块物料定位完后,可以将板块物料传送至第一皮带上。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固定座,所述丝杆穿过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活动抵设至丝杆以用于固定丝杆。当将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之间的间距调好之后,可以采用固定销将丝杆抵住,防止丝杆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之间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优选的,固定销上可以设置一个第二把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上分别设有多个滚轮,所述滚轮的轮面与第一调节板或第二调节板相对,位于第一调节板上的各滚轮沿第一调节板板面成直线均匀分布,位于第二调节板上的各滚轮沿第二调节板板面成直线均匀分布,所述第一调节板上的各滚轮和第二调节板上的各滚轮分别相对。板块物料被放置在丝杆和滑杆上时,板块物料的两侧分别于第一调节板上滚轮和第二调节板上的滚轮接触,滚轮对板块物料具有导向作用,也便于板块物料在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之间滑动。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和传动轴,所述驱动件和传动轴传动相连,所述传动轴和各转轴的一端分别传动相连。驱动件为电机,驱动件可以设置在底板的底端,传动轴和驱动件之间采用皮带传动相连,传动轴和转轴的第一端之间可以采用齿轮机构传动相连,也可以采用皮带机构传动相连。进一步改进的,至少一转轴上设有转速检测装置,转速检测装置为速度传感器或编码器,用于检测转轴的转动速度。由于各转轴均是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各转轴是同步转动的,一般而言,仅需一根转轴上设置转速检测装置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各转轴的第一端转动,各转轴带动第一皮带转动,各组第一皮带上可以传送板块物料,比如玻璃等。在板块物料进入第一皮带前,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块物料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定位装置和至少两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转轴,各转轴并排设置,各转轴的第一端分别转动架设在对应的支撑座上,各转轴的第一端分别与驱动装置传动相连,各转轴的第二端之间传动连有至少两组第一皮带,各组第一皮带的上游和定位装置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块物料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定位装置和至少两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转轴,各转轴并排设置,各转轴的第一端分别转动架设在对应的支撑座上,各转轴的第一端分别与驱动装置传动相连,各转轴的第二端之间传动连有至少两组第一皮带,各组第一皮带的上游和定位装置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块物料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位于中间的一支撑座上转动设有两根转轴,其中一根转轴与其相邻支撑座上的转轴连有至少两组第一皮带,另一根转轴与其相邻支撑座上的转轴之间连有两组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的上游与第一皮带的下游对接,所述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之间设有检测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块物料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
所述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上还设有托辊,所述托辊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托辊与第一皮带的内侧或第二皮带内侧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块物料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均为圆皮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块物料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内嵌设有轴承,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和转轴中部之间存在台阶,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的直径小于轴承的内径,所述转轴中部的直径大于轴承的内径,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穿过轴承后与固定环相连,所述转轴通过固定环锁紧在座体上;
所述转轴的第二端设有皮带安装槽,各转轴通过皮带安装槽与第一皮带或第二皮带传动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美林王罡彭灿梁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讯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