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07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和系统。一种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包括:移动横轴、移动电机、移动支架、检测部件;所述移动支架装设在所述移动横轴上,通过所述移动电机驱动其在所述移动横轴上移动;所述移动支架具有U形凹槽;所述检测部件装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检测部件包括两个检测相机和若干照明灯;两个所述检测相机装设在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个内表面上,所述照明灯均匀排列在两个所述检测相机的周围。本装置通过多维空间结构光源以及分布式布置相机架构,对缺陷进行了多维分析,剔除了复杂环境带来的干扰,同时提高了对微小、隐蔽的缺陷的检测强度,对缺陷的检测和分类更加精准可靠,使得检测效率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和系统
本技术涉及板材缺陷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板材、片材在消费市场、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新能源的发展使得以光伏玻璃为代表的新型片材进入高速发展期,市场需求与日剧增。同时,汽车玻璃、液晶平板玻璃、有机玻璃片材发展势头也是蒸蒸日上。这类玻璃对外形、尺寸、通透性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于此类玻璃来说,边缘的划伤、擦伤、过磨、过抛、雕刻印、砂崩会影响外观美观性;边缘的结石、气泡、断裂、爆边、夹杂物会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稳定性。但是,由于材料边缘经过打磨处理,呈圆弧状,这些复杂工序的引入使得边缘缺陷位置、类型非常复杂,缺陷检测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玻璃工件在产线上传送时,会在输送线上出现不可避免的左右偏转,使得其到达检测位置时边缘形态未知,这又给缺陷检测带来了进一步的困难。目前,异形材料目前应用越来越多,三角形、五边星等形状使得边缘检测难度进一步加大。现有的针对边缘检测的装置有几种,但都有着自身局限性。申请号为201010130696.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板材边部通孔缺陷检测装置,通过使用光传感器接受板材下面光源能量来判断板材是否存在通孔。该方案只能检测通孔缺陷占比极其小的孔缺陷,且检测材料只适用于不透光材料。申请号为201610550031.3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玻璃基板的边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通过使用四个由线阵相机与LCD光源组成的检测器检测,其中左右检测器与玻璃流动方向平行,前后检测器与流动方向垂直。玻璃流动左右检测器检测,然后停止使用前后检测器检测。该方式能够检测玻璃四个边的缺陷,但是局限性明显。首先,一个检测器负责一条边,但由于很多玻璃边缘呈圆弧形,这将导致只由一个相机构成的检测器无法检测圆弧上的缺陷,尤其是对划伤、擦伤、沙崩、雕刻印等完全无法检测。其次,前后检测每次都需要玻璃停止运动,这样会极大削减产能,并且对辊道加减速有特殊要求,不节能并且稳定性差。再者,玻璃到达检测位时角度存在偏差的时候,该方案无法检测。申请号为201720552649.3的专利文献公开了基板边部检测设备,使用一个相机与三个三棱镜配合用来检测边缘,该方案通过三个方向来检测一个边,在某些种类缺陷检测上效果良好,但也存在诸多不足。首先,作为反射器件使用的三棱镜极易磨损甚至损坏,稳定性差。其次,方案中三棱镜角度固定后,同样会出现圆弧缺陷难以采集的问题,方案并没考量边缘的复杂情况,更多的是检测边部的正反面缺陷,这部分正反面缺陷检测设备已经能够做到检测好。再则,工件如果在运动方向有偏移,会使得在检测位置状态发生改变,该方案将无法实现缺陷精确检测。最后,无法实现在玻璃运动垂直方向的边缘检测。申请号为201721056128.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玻璃基板边部检测装置,使用距离传感器,感应玻璃与检测装置的距离,能够检测明显的缺口缺陷,但是局限性太大。无法检测除大缺口以外的任何缺陷,精度非常差。极容易受到传动带来抖动、偏转影响。综上所述,本领域依然存在极大不足,亟需技术人再进一步的进行创造与技术。总的来看,目前方案普遍存在无法检测圆弧缺陷问题,并且稳定性差无法适应复杂的现场环境。同时,均没有考虑不同宽度玻璃同时在线的情况,且对异形玻璃均没有涉及。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和系统,能够检测圆弧边缘的缺陷,同时能够检测不同宽度或者异性板材的边缘的缺陷,并提高系统稳定性,能够在复杂的现场环境中实现高效的边部检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包括:移动横轴、移动电机、移动支架、检测部件;所述移动支架装设在所述移动横轴上,通过所述移动电机驱动其在所述移动横轴上移动;所述移动支架具有U形凹槽;所述检测部件装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检测部件包括两个检测相机和若干照明灯;两个所述检测相机装设在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个内表面上,所述照明灯均匀排列在两个所述检测相机的周围。优选的所述的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所述检测相机为高频高分辨率面阵相机或线阵相机。优选的所述的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所述检测相机的镜头与板材面形成的角度为30°-60°。优选的所述的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还包括移动PLC控制器,用于按照响应的指令驱动所述移动电机。一种板材边缘缺陷检测系统,包括:定位组件、检测组件、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预处理器和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所述预处理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相机、若干定位滚轮、定位PLC控制器;所述定位相机、所述定位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预处理器连接;若干所述定位滚轮分别与所述定位PLC控制器连接;所述定位滚轮用于夹紧板材并调整板材的形态,并将板材移动到所述检测组件上;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移动装置,且分别与所述预处理器连接;所述移动装置,用于按照预定速度和预定方向移动板材;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均采用所述的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的板材边缘缺陷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装设在第一预定位置的第一横向检测装置、装设在第二预定位置的第二横向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横向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横向检测装置为相同的横检装置,分别与所述预处理器连接;所述横检装置包括:横向上检测带和横向下检测带;所述横向上检测带和所述横向下检测带为相同的横向检测带;所述横向检测带,包括若干横检相机、分布在所述横检相机的若干横检照明灯,所述若干横检相机分别与所述预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检测装置的横检相机的朝向为对着板材运动方向;所述第二横向检测装置的横检相机的朝向为顺着板材运动方向。优选的所述的板材边缘缺陷检测系统,所述服务器为塔式服务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和系统,具有以下效果:1、本装置通过多维空间结构光源以及分布式布置相机架构,对缺陷进行了多维分析,剔除了复杂环境带来的干扰,同时提高了对微小、隐蔽的缺陷的检测强度,对缺陷的检测和分类更加精准可靠,使得检测效率大大提升。同时由于两个不同角度的检测模块,可以全方位覆盖材料边缘,消除了以往技术有盲点的缺陷,使得检测更完整、准确、可靠。2、本装置能够检测不同宽度的异形和非异形板材,能够检测其他技术无法检测的板材、片材,满足所有目前市场需求,同时由于材料在整个检测中并不需要停止或者是降低板材的移动速度,检测速度显著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结构的沿移动横轴的截面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检测装置中检测部件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检测装置的一种使用方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板材边缘缺陷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板材边缘缺陷检测系统的结构简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板材边缘缺陷检测方法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横轴、移动电机、移动支架、检测部件;所述移动支架装设在所述移动横轴上,通过所述移动电机驱动其在所述移动横轴上移动;/n所述移动支架具有U形凹槽;所述检测部件装设在所述凹槽内;/n所述检测部件包括两个检测相机和若干照明灯;两个所述检测相机装设在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个内表面上,所述照明灯均匀排列在两个所述检测相机的周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横轴、移动电机、移动支架、检测部件;所述移动支架装设在所述移动横轴上,通过所述移动电机驱动其在所述移动横轴上移动;
所述移动支架具有U形凹槽;所述检测部件装设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检测部件包括两个检测相机和若干照明灯;两个所述检测相机装设在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个内表面上,所述照明灯均匀排列在两个所述检测相机的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相机为高频高分辨率面阵相机或线阵相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相机的镜头与板材面形成的角度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边缘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PLC控制器,用于按照响应的指令驱动所述移动电机。


5.一种板材边缘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检测组件、控制组件;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预处理器和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所述预处理器连接;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相机、若干定位滚轮、定位PLC控制器;所述定位相机、所述定位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预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雄斌王罡彭灿梁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讯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