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窗的玻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96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用于车窗的玻璃结构,包括三边形的玻璃板和光源,玻璃板的高度和长度分别为H和L,玻璃板的顶部设有深度为D的导光V槽,0.05H≤D≤0.1H,玻璃板底部的端面上设有长度为K的发热膜,0.2L≤K0.5L,导光V槽与发热膜分为位于玻璃板的两个对角处,导光V槽的上方设有光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车窗的顶部设置有导光V槽,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导光V槽向两侧的下方实现配光照明,导光V槽的深度较小,不会对乘员的视野造成影响,此外,车窗起雾时,通过发热膜针对性较强的加热效果,能够有效除去玻璃板上一端的水雾,且长度较短的发热膜能够有效降低除雾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窗的玻璃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玻璃,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车窗的玻璃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玻璃是汽车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具有保护乘员安全以及防水、防尘、耐热和隔音等作用。车窗玻璃是指用于汽车侧面用以方便驾驶员或乘客贯穿外部环境的透明板结构。现有技术中,汽车车窗均为适应车窗形成的简单玻璃板结构,仅用作隔断,功能单一,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产品的多功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单一的玻璃板车窗结构很难满足当代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车窗的玻璃结构,能够为车窗两侧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且车窗起雾时能够有效除去一端的水雾。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车窗的玻璃结构,包括呈三边形的玻璃板和光源,玻璃板的高度和长度分别为H和L,玻璃板的顶部设有深度为D的导光V槽,0.05H≤D≤0.1H,玻璃板底部的端面上设有长度为K的发热膜,0.2L≤K0.5L,导光V槽与发热膜分为位于玻璃板的两个对角处,导光V槽的上方设有光源。进一步的,玻璃板为钢化玻璃。进一步的,玻璃板的一侧覆盖有纳米二氧化钛层。进一步的,玻璃板远离纳米二氧化钛层的一侧覆盖有保护膜层。进一步的,光源远离玻璃板的一侧设有置光座,光源安装于置光座中。进一步的,置光座的底部覆盖有反射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车窗的玻璃结构,在车窗的顶部设置有导光V槽,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导光V槽向两侧的下方实现配光照明,导光V槽的深度较小,不会对乘员的视野造成影响,能够有效确保驾驶的安全性,此外,车窗起雾时,通过发热膜针对性较强的加热效果,能够有效除去玻璃板上一端的水雾,安装使用时发热膜靠近后视镜设置,能够针对玻璃板靠近后视镜一端的水雾实现清除,从而能够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视野,且长度较短的发热膜能够有效降低除雾的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尺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沿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光路示意图。附图标记为:玻璃板10、导光V槽11、发热膜12、纳米二氧化钛层13、保护膜层14、光源20、置光座21、反射层22。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车窗的玻璃结构,包括三边形的玻璃板10和光源20,玻璃板10为具有两直角边一弧形边的三边形结构,光源20为普通的LED灯珠结构,玻璃板10的高度和长度分别为H和L,玻璃板10的顶部设有深度为D的导光V槽11,0.05H≤D≤0.1H,设置导光V槽11的深度足够小,能够避免降窗时影响驾驶员的视野,玻璃板10底部的端面上设有长度为K的发热膜12,优选地,发热膜12为电热膜,0.2L≤K0.5L,导光V槽11与发热膜12分为位于玻璃板10的两个对角处,即导光V槽11与发热膜12分为位于玻璃板10弧形边上的两端,安装使用时,本技术的玻璃用于前车窗,设置发热膜12位于靠近后视镜的一端,可提高加热除雾的针对性,且发热膜12的长度较短,能够有效减少能耗,导光V槽11的上方设有光源20,优选地,光源20可以为LED灯珠,一般光源20设置于车门框的顶部内侧,用于配合导光V槽11向两侧发光,通过光源20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导光V槽11上,通过导光V槽11将光线导向至两侧的下方出射,能够对车门两侧进行照明,在驾驶员或乘客上车时,可为车内外提供针对性强的照明效果,能够为驾驶员或乘客上车前观察车内环境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同时能够避免驾驶员或乘客在上车前因光线不足而踩空受伤。本技术在车窗的顶部设置有导光V槽11,光源20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导光V槽11向两侧的下方实现配光照明,导光V槽11的深度较小,不会对乘员的视野造成影响,能够有效确保驾驶的安全性,此外,车窗起雾时,通过发热膜12针对性较强的加热效果,能够有效除去玻璃板10上一端的水雾,安装使用时发热膜12靠近后视镜设置,能够针对玻璃板10靠近后视镜一端的水雾实现清除,从而能够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视野,且长度较短的发热膜12能够有效降低除雾的能耗。在本实施例中,玻璃板10为钢化玻璃,能够提高车窗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玻璃板10的一侧覆盖有纳米二氧化钛层13,纳米二氧化钛层13具有良好的抗污、隔热性能,可有减少车外的红外辐射能量经过玻璃窗进入车内,从而能够降低炎热天气下车内空调的能耗。基于上述实施例,玻璃板10远离纳米二氧化钛层13的一侧覆盖有保护膜层14,优选地,保护膜层14为PET层,PET全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蠕变性能,可有效避免玻璃板10被刮花,优选地,使用时,保护膜层14靠近车内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光源20远离玻璃板10的一侧设有置光座21,光源20安装于置光座21中,置光座21固定于车门框的顶部内侧。基于上述实施例,置光座21的底部覆盖有反射层22,通过反射层22能够有效收集光源20的能量,可有效减少能量损失。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窗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边形的玻璃板(10)和光源(20),所述玻璃板(10)的高度和长度分别为H和L,所述玻璃板(10)的顶部设有深度为D的导光V槽(11),0.05H≤D≤0.1H,所述玻璃板(10)底部的端面上设有长度为K的发热膜(12),0.2L≤K0.5L,所述导光V槽(11)与所述发热膜(12)分为位于所述玻璃板(10)的两个对角处,所述导光V槽(11)的上方设有光源(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窗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边形的玻璃板(10)和光源(20),所述玻璃板(10)的高度和长度分别为H和L,所述玻璃板(10)的顶部设有深度为D的导光V槽(11),0.05H≤D≤0.1H,所述玻璃板(10)底部的端面上设有长度为K的发热膜(12),0.2L≤K0.5L,所述导光V槽(11)与所述发热膜(12)分为位于所述玻璃板(10)的两个对角处,所述导光V槽(11)的上方设有光源(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窗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10)为钢化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道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银泰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