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滑性能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954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胎领域,公开了具有防滑性能的轮胎,其包括轮胎本体(1),轮胎本体(1)包括内胎(2)和外胎(3),还包括安装在内胎(2)和外胎(3)之间的连接柱(4),外胎(3)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31),凹槽(31)内设有防滑钉(5),每个连接柱(4)均对应有一个防滑钉(5),当轮胎腔(10)内部气压降低时,外胎(3)在挤压过程中向内塌陷,连接柱(4)支撑防滑钉(5)伸出凹槽(31)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滑钉和连接柱的设置,使本申请能适用于不同的路面,且切换手段简单,不仅能在正常路面上行驶,也能在雪地或沙地等路面条件恶劣的地方行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防滑性能的轮胎
本技术涉及轮胎
,尤其涉及了一种具有防滑性能的轮胎。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车辆所使用的普通橡胶轮胎大多是带花纹的,其花纹虽各有不同,能起一定的增大摩擦力和防滑作用,但仍然存在着尚需解决的技术问题:1、当遇到冰雪覆盖或泥泞的道路时,无论何种花纹的轮胎都会出现打滑现象,导致车辆失去控制,造成轮胎磨损、能源浪费、交通堵塞、车辆损失等;2、以往为了避免车轮打滑需要在轮胎上捆绑铁链或绳索等物,或在道路上抛洒沙土等,费时费力给生活工作造成诸多不便。目前,专利名称为具有防滑性能的轮胎,专利号为201510645744.3的专利技术专利,解决了防滑的问题,但还存在无法切换防滑性能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切换防滑性能的缺点,提供了具有防滑性能的轮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具有防滑性能的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轮胎本体包括内胎和外胎,还包括安装在内胎和外胎之间的连接柱,连接柱有多根且均匀分布在内胎和外胎之间,内胎的外壁、外胎的内壁和连接柱外壁之间形成密封的轮胎腔,外胎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位于连接柱向外延伸的延长线上,凹槽内设有防滑钉,每个连接柱均对应有一个防滑钉,防滑钉的高度小于凹槽的高度,当轮胎腔内部气压降低时,外胎在挤压过程中向内塌陷,连接柱支撑防滑钉伸出凹槽外。作为优选,连接柱为空心柱体,连接柱的内腔中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均固装在连接柱两端上。作为优选,外胎的内壁上还设有向内凸起的支撑台,每个凹槽均对应设有一个支撑台,凹槽和支撑台的连接延长线与轮胎本体的圆心重合,支撑台的厚度大于外胎的厚度,连接柱与支撑台固接。作为优选,防滑钉为金属钉体,防滑钉的内端直径大于防滑钉的外端直径。作为优选,防滑钉的外壁上设有防滑凸条。作为优选,防滑钉的外端设有橡胶防滑套。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防滑钉和连接柱的设置,使本申请能适用于不同的路面,且切换手段简单,不仅能在正常路面上行驶,也能在雪地或沙地等路面条件恶劣的地方行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防滑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轮胎本体、2—内胎、3—外胎、4—连接柱、5—防滑钉、6—弹簧、10—轮胎腔、31—凹槽、32—支撑台、51—防滑凸条、52—橡胶防滑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具有防滑性能的轮胎,包括轮胎本体1,轮胎本体1包括内胎2和外胎3,还包括安装在内胎2和外胎3之间的连接柱4,连接柱4圆周分布,连接柱4有多根且均匀分布在内胎2和外胎3之间,内胎2的外壁、外胎3的内壁和连接柱4外壁之间形成密封的轮胎腔10,轮胎腔10内进行充气并使充气后的轮胎本体1可以正常使用,外胎3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31,凹槽31位于连接柱4向外延伸的延长线上,凹槽31内设有防滑钉5,每个连接柱4均对应有一个防滑钉5,防滑钉5的高度小于凹槽31的高度,当轮胎腔10内部气压降低时,外胎3在挤压过程中向内塌陷,连接柱4支撑防滑钉5伸出凹槽31外。连接柱4为空心柱体,连接柱4的内腔中安装有弹簧6,弹簧6的两端均固装在连接柱4两端上。通过弹簧6的设计,能增加连接柱4的稳定性和支撑力。在雪天时会导致路面湿滑,常常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或者在叫松软的路面上,车轮容易打滑,因此设计了一款具有防滑性能的轮胎。本轮胎在正常的天气下,使用者对轮胎腔10内进行充气并使其能和普通轮胎一样拥有正常的胎压,轮胎腔10内充满气体并使外胎3膨胀,此时的防滑钉5缩在凹槽31内且不与地面接触,这种情况下多用于干燥、摩擦力本身较大的路面。而当路面积雪或路面松软时,使用者可适当对轮胎进行放气,使轮胎腔10的压力减小,此时的外胎3表面塌陷,但连接柱4由于其支撑作用推动防滑钉5保持原位置,防滑钉5伸出凹槽31外并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能与地面接触实现较大的抓地力,防止车轮原地打滑。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外胎3的内壁上还设有向内凸起的支撑台32,每个凹槽31均对应设有一个支撑台32,凹槽31和支撑台32的连接延长线与轮胎本体1的圆心重合,支撑台32的厚度大于外胎3的厚度,连接柱4与支撑台32固接。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防滑钉5为金属钉体,防滑钉5的内端直径大于防滑钉5的外端直径。防滑钉5的外壁上设有防滑凸条51。伸出连接柱4外的防滑钉5通过防滑凸条51增加摩擦力。防滑钉5的外端设有橡胶防滑套52。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防滑性能的轮胎,包括轮胎本体(1),其特征在于:轮胎本体(1)包括内胎(2)和外胎(3),还包括安装在内胎(2)和外胎(3)之间的连接柱(4),连接柱(4)有多根且均匀分布在内胎(2)和外胎(3)之间,内胎(2)的外壁、外胎(3)的内壁和连接柱(4)外壁之间形成密封的轮胎腔(10),外胎(3)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31),凹槽(31)位于连接柱(4)向外延伸的延长线上,凹槽(31)内设有防滑钉(5),每个连接柱(4)均对应有一个防滑钉(5),防滑钉(5)的高度小于凹槽(31)的高度,当轮胎腔(10)内部气压降低时,外胎(3)在挤压过程中向内塌陷,连接柱(4)支撑防滑钉(5)伸出凹槽(31)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防滑性能的轮胎,包括轮胎本体(1),其特征在于:轮胎本体(1)包括内胎(2)和外胎(3),还包括安装在内胎(2)和外胎(3)之间的连接柱(4),连接柱(4)有多根且均匀分布在内胎(2)和外胎(3)之间,内胎(2)的外壁、外胎(3)的内壁和连接柱(4)外壁之间形成密封的轮胎腔(10),外胎(3)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31),凹槽(31)位于连接柱(4)向外延伸的延长线上,凹槽(31)内设有防滑钉(5),每个连接柱(4)均对应有一个防滑钉(5),防滑钉(5)的高度小于凹槽(31)的高度,当轮胎腔(10)内部气压降低时,外胎(3)在挤压过程中向内塌陷,连接柱(4)支撑防滑钉(5)伸出凹槽(3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滑性能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连接柱(4)为空心柱体,连接柱(4)的内腔中安装有弹簧(6),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杨爱林张扬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台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