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伟聪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轮胎陷坑无需拆卸的便捷自救脱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68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脱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轮胎陷坑无需拆卸的便捷自救脱困器,包括轮胎,所述轮胎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表面套接有套筒,套筒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摆动板,所述转轴的内部且位于轮胎与套筒之间套接有隔离器,支架的上表面套接有依次贯穿隔离器和套筒的从动轴,所述从动盘的下部设置有摩擦片当汽车陷入坑里时,手动将连接杆向外拉动,挤压从动盘和摩擦片接触,限位块与限位槽接触锁死,使原本固定不动的摆动板此时随转轴也就是轮胎同轴转动,在三个摆动板的共同作用下,增大轮胎的运动范围,撑起轮胎,由于该结构一次安装便可始终在车上。

A kind of convenient self rescue device for car tire pit without dis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轮胎陷坑无需拆卸的便捷自救脱困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脱困
,具体为一种汽车轮胎陷坑无需拆卸的便捷自救脱困器。
技术介绍
汽车的专利技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仅要求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也要求汽车的多功能性,但是当汽车行驶在沙漠中或者泥泞的土路上时,由于天气条件或者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些路况较差的泥路上,不仅雨后整体路面较滑,而且泥坑较多,泥坑更深,加大了汽车轮胎陷入坑里的可能性,轮胎一旦陷入其中,就很难出来,如果去找拖车或者人力抬动,费时且费力,市场上就这一问题专利技术了很多脱困设备,但目前的脱困设备需要在车轮陷入坑里之后再安装脱困设备,如果陷入的条件比较恶劣且不易安装时,就派不上用场,另一方面当车辆从坑里出来时,还需花费时间去拆卸,效率低下且繁琐,因此新型的自救脱困器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帮助车辆快速脱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轮胎陷坑无需拆卸的便捷自救脱困器,包括轮胎,所述轮胎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表面套接有套筒,套筒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摆动板,所述转轴的内部且位于轮胎与套筒之间套接有隔离器;所述隔离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上表面套接有依次贯穿隔离器和套筒的从动轴,从动轴远离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盘,从动盘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压盘,压盘的上部均活动连接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远离压盘的一端与支架内部上壁活动连接,所述从动盘的下部设置有摩擦片,摩擦片的上部与支架固定连接,摩擦片远离从动盘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的表面与转轴啮合,所述从动轴远离隔离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套筒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汽车陷入坑里时,手动将连接杆向外拉动,挤压从动盘和摩擦片接触,限位块与限位槽接触锁死,使原本固定不动的摆动板此时随转轴也就是轮胎同轴转动,在三个摆动板的共同作用下,增大轮胎的运动范围,撑起轮胎,由于该结构一次安装便可始终在车上,不需要重复拆卸,且自重较轻,安装方便快捷,从而达到帮助车辆脱困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支架与摩擦片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摆动板的数量为三个,且摆动板的倾斜角度大于15°。优选的,所述摆动板与套筒的连接处与轮胎和轮毂的连接处是同一位置,且摆动板与套筒处于轮胎的背面。优选的,所述轮胎的上方设置有挡泥瓦,整个脱困装置便在挡泥瓦的下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脱困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脱困轮胎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限位锁死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齿轮与转接啮合示意图。图中:1-轮胎、2-转轴、3-套筒、4-连接杆、5-摆动板、6-隔离器、7-支架、8-从动轴、9-从动盘、10-压盘、11-压紧弹簧、12-摩擦片、13-齿轮、14-限位块、15-限位槽、16-螺栓、17-轮毂、18-挡泥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汽车轮胎陷坑无需拆卸的便捷自救脱困器,包括轮胎1,轮胎1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转轴2,轮胎1的上方设置有挡泥瓦18,整个脱困装置便在挡泥瓦18的下方,转轴2的表面套接有套筒3,套筒3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当轮胎1陷坑时,手动拉动连接杆4,将隔离器6向前移动,使从动轴8挤压从动盘9与摩擦片12发生接触,齿轮13啮合转轴转动,套筒3内的限位块14与限位槽15接触使之锁定,从而使套筒3上的摆动板5能跟随轮胎1转动,,连接杆4远离套筒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摆动板5,摆动板5与套筒3的连接处与轮胎1和轮毂17的连接处是同一位置,且摆动板5与套筒3处于轮胎1的背面,摆动板5的数量为三个,且摆动板5的倾斜角度大于15°,转轴2的内部且位于轮胎1与套筒3之间套接有隔离器6,隔离器6也就是离合器,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总成件,通常离合器与发动机曲轴的飞轮组安装在一起,是发动机与汽车传动系之间切断和传递动力的部件,汽车从起步到正常行驶的整个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操纵离合器,使发动机和传动系暂时分离或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传动系输出的动力;隔离器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架7,支架7与摩擦片12通过螺栓16连接,支架7的上表面套接有依次贯穿隔离器6和套筒3的从动轴8,从动轴8远离套筒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盘9,从动盘9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压盘10,压盘10的上部均活动连接有压紧弹簧11,压紧弹簧11远离压盘10的一端与支架7内部上壁活动连接,从动盘9的下部设置有摩擦片12,摩擦片12的上部与支架7固定连接,摩擦片12远离从动盘9固定连接有齿轮13,齿轮13的表面与转轴2啮合,从动轴8远离隔离器6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4,套筒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15。在使用时,汽车正常行驶时,摆动板5和连接杆4处于轮胎1和挡泥瓦18之间,不会影响汽车外观,当轮胎1陷坑时,手动拉动连接杆4,将隔离器6向前移动,使从动轴8挤压从动盘9与摩擦片12发生接触,齿轮13啮合转轴转动,套筒3内的限位块14与限位槽15接触使之锁定,从而使套筒3上的摆动板5能跟随轮胎1转动,压盘10和压紧弹簧11在接触瞬间起到缓冲振动的作用,使之接触更为平稳。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轮胎陷坑无需拆卸的便捷自救脱困器,包括轮胎(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1)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转轴(2),转轴(2)的表面套接有套筒(3),套筒(3)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远离套筒(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摆动板(5),所述转轴(2)的内部且位于轮胎(1)与套筒(3)之间套接有隔离器(6);/n所述隔离器(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架(7),支架(7)的上表面套接有依次贯穿隔离器(6)和套筒(3)的从动轴(8),从动轴(8)远离套筒(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盘(9),从动盘(9)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压盘(10),压盘(10)的上部均活动连接有压紧弹簧(11),压紧弹簧(11)远离压盘(10)的一端与支架(7)内部上壁活动连接,所述从动盘(9)的下部设置有摩擦片(12),摩擦片(12)的上部与支架(7)固定连接,摩擦片(12)远离从动盘(9)固定连接有齿轮(13),齿轮(13)的表面与转轴(2)啮合,所述从动轴(8)远离隔离器(6)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4),套筒(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轮胎陷坑无需拆卸的便捷自救脱困器,包括轮胎(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1)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转轴(2),转轴(2)的表面套接有套筒(3),套筒(3)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远离套筒(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摆动板(5),所述转轴(2)的内部且位于轮胎(1)与套筒(3)之间套接有隔离器(6);
所述隔离器(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架(7),支架(7)的上表面套接有依次贯穿隔离器(6)和套筒(3)的从动轴(8),从动轴(8)远离套筒(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盘(9),从动盘(9)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压盘(10),压盘(10)的上部均活动连接有压紧弹簧(11),压紧弹簧(11)远离压盘(10)的一端与支架(7)内部上壁活动连接,所述从动盘(9)的下部设置有摩擦片(12),摩擦片(12)的上部与支架(7)固定连接,摩擦片(12)远离从动盘(9)固定连接有齿轮(13),齿轮(13)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伟聪
申请(专利权)人:欧伟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