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82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包括:一升降执行油缸、一安装托板以及至少一运水组件,所述升降执行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安装托板的下端面连接,所述安装托板的上端面用于安装所述下模座,所述安装托板内设有与所述下模冷却流道连通的一运水流道,所述运水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托板的下端面,且位于所述升降执行油缸的一侧,避免传统设计冷却水经过升降执行油缸的活塞杆进入所述下模冷却流道时在所述活塞杆的外壁上产生凝水,在活塞杆做上下往复运动时被刮落,防止因积水导致的机器腐蚀和安全事故,同时,也避免低温冷却水水温受外接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冷却效率和冷却效果,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
本技术涉及制盖机
,尤其涉及一种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
技术介绍
制造塑料瓶盖的机器设备多种多样,其中以模压制盖机最为常用。目前的模压制盖机均具有压制模组,该压制模组包括有旋转主体以及设置于旋转主体上用于压塑成型的预定数量的制盖模具。现有技术中,所述制盖模具包括有一上模座和一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安装在旋转主体上随同旋转,如图1所示,所述下模座6下方对应的设有一升降执行油缸2’,所述升降执行油缸2’选用的是单活塞双出杆油缸,其活塞杆4’内部贯穿设有与所述下模座6中的下模冷却流道连通的一运水流道5’,冷却水从所述运水流道5’中流过,这就导致活塞杆4’外壁与空气接触产生大量凝水,在所述活塞杆4’做上下往复运动时凝水会聚集顺油缸的缸体落下,进而导致机器上出现积水,积水会对机器造成腐蚀,同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且活塞杆4’做往复运动因摩擦会产生热量,进而会影响活塞杆4’内的冷却水水温,进而降低所述下模座6的冷却效果,增加冷却所需时间,影响产品质量,降低生产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凝水问题,同时提高了冷却效果。为达此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用于制盖机模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包括:一升降执行油缸、一安装托板以及至少一运水组件,所述升降执行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安装托板的下端面连接,所述安装托板的上端面用于安装制盖用的一下模座,所述安装托板内设有一运水流道,所述运水流道与所述下模座内的一下模冷却流道连通,所述运水流道包括一进液运水流道和一回液运水流道,所述进液运水流道和所述回液运水流道在所述安装托板的下端面相交,所述运水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托板的下端面,且位于所述升降执行油缸的一侧,所述运水组件均包括一中空管和套设在所述中空管外的一中空导向轴,所述中空管的内腔与所述进液运水流道连通,所述中空管的外壁与所述中空导向轴的内壁之间形成的一运水间隙与所述回液运水流道连通。优选的,所述下模冷却流道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座底部的一下模进液流道和一下模回液流道,所述下模进液流道和所下模回液流道分别连通的所述进液运水流道和所述回液运水流道。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的所述下模进液流道和所下模回液流道分别与所述进液运水流道和所述回液运水流道连接处均设有一第一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导向轴与所述安装托板的下端面连接处设有一第二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导向轴远离所述安装托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中空管的内腔连通的一进液嘴,所述中空导向轴靠近所述进液嘴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一回液出口。优选的,所述安装托板与所述升降执行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螺钉连接或焊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所述运水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托板的下端面,且位于所述升降执行油缸的一侧,采用外置独立的运水组件实现冷却水的输送,即采用管套管的方式运送冷却水,避免传统设计冷却水经过升降执行油缸的活塞杆进入所述下模冷却流道时在所述活塞杆的外壁上产生凝水,在活塞杆做上下往复运动时被刮落,防止因积水导致的机器腐蚀和安全事故,本技术,其中低温冷却沿所述中空管的内腔运送,其升温冷却沿所述运水间隙运送,这样也就实现了低温冷却却水和升温冷却水之间进行了一次换热,保证出来的升温冷却水温度不会太高,再进入制冷设备时需要达到低温冷却水的温差相对会低,减少外部制冷设备的负荷,同时也避免低温冷却水水温受外接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冷却效率和冷却效果,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制盖模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液嘴,2、2’-升降执行油缸,3-中空导向轴,3a-运水间隙,3b-回液出口,4、4’-活塞杆,5-安装托板,5’-运水通道,5a-上端面,5b-下端面,5c-进液运水流道,5d-回液运水流道,6-下模座,7-中空管,7a-内腔,8-运水组件,61-下模型面,62-下模回液流道,63-下模进液流道,64-第一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实施例以下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用于模压制盖机,所述模压制盖机均具有压制模组,该压制模组包括有旋转主体以及设置于旋转主体上用于压塑成型的预定数量的制盖模具,其中所述制盖模具包括:一上模座(图未示)和一下模座6,所述上模座(图未示)的一上模型面(图未示)和所述下模座6的一下模型面61配合形成有一瓶盖型腔(图未示),所述上模型(图未示)面为凸面,所述下模型面61为凹面,所述上模座(图未示)和所述下模座6内分别设有用于冷却所述瓶盖型腔的一上模冷却流道(图未示)和一下模冷却流道,其中所述下模冷却流道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座6底部的一下模进液流道63和一下模回液流道62。参阅图2、图3和图4,所述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包括:一升降执行油缸2、一安装托板5以及至少一运水组件8,所述安装托板5的一下端面5b通过螺钉连接或焊接的方式与所述升降执行油缸2的一活塞杆4的端部连接,所述安装托板5的一上端面5a安装有至一个所述下模座6,如图2或图3,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为一个或两个所述下模座6,具体参阅到图3和图4,所述安装托板5内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下模座6的所述下模冷却流道连通的一运水流道,其中所述运水流道包括分别与所述下模进液流道63和所述下模回液流道62连通的一进液运水流道5c和一回液运水流道5d,其中同一所述运水流道的所述进液运水流道5c和回液运水流道5d在所述安装托板5的下端面5b相交,所述安装托板5的下端面5b设有一对所述运水组件8,在本实施例中,该对运水组件8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升降执行油缸2的两侧,该对运水组件8贯穿过模压制盖机中的一安装架(图未示)并与其间隙配合,在其配合处设有适配的一轴瓦或直线轴承,利用该对运水组件8实现对上下往复运动的所述安装托板5在周向运动的限制,即保持与上模座(图未示)准确配合。其中,该对运水组件8均包括一中空管7和套设在所述中空管7外的一中空导向轴3,其中,所述中空管7插接在所述进液运水流道5c内,所述中空导向轴3通过一第二密封圈(图未示)与所述安装托板5的下端面5b密封安装,所述中空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用于制盖机模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包括:一升降执行油缸、一安装托板以及至少一运水组件,所述升降执行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安装托板的下端面连接,所述安装托板的上端面用于安装制盖用的一下模座,所述安装托板内设有一运水流道,所述运水流道与所述下模座内的一下模冷却流道连通,所述运水流道包括一进液运水流道和一回液运水流道,所述进液运水流道和所述回液运水流道在所述安装托板的下端面相交,所述运水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托板的下端面,且位于所述升降执行油缸的一侧,所述运水组件均包括一中空管和套设在所述中空管外的一中空导向轴,所述中空管的内腔与所述进液运水流道连通,所述中空管的外壁与所述中空导向轴的内壁之间形成的一运水间隙与所述回液运水流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用于制盖机模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包括:一升降执行油缸、一安装托板以及至少一运水组件,所述升降执行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安装托板的下端面连接,所述安装托板的上端面用于安装制盖用的一下模座,所述安装托板内设有一运水流道,所述运水流道与所述下模座内的一下模冷却流道连通,所述运水流道包括一进液运水流道和一回液运水流道,所述进液运水流道和所述回液运水流道在所述安装托板的下端面相交,所述运水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托板的下端面,且位于所述升降执行油缸的一侧,所述运水组件均包括一中空管和套设在所述中空管外的一中空导向轴,所述中空管的内腔与所述进液运水流道连通,所述中空管的外壁与所述中空导向轴的内壁之间形成的一运水间隙与所述回液运水流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运水的制盖机模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冷却流道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座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信祥李平生苏继前张龙锋吕云东莫容镔邝友荣杨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晶品智能压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