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出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30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出料设备,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该反应釜出料设备,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凹槽和通槽的内壁均与阀体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阀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凹槽内壁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密封垫的表面与环形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阀体通过螺栓与釜体固定连接,所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与活塞的表面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出料管、活塞、螺杆和第一齿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反应釜出料阀在使用时,在关闭阀芯后,少部分物料容易残留在阀体内,物料粘连在阀体的内壁上,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堵塞阀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出料设备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为一种反应釜出料设备。
技术介绍
反应釜出料设备为出料阀,出料阀大多安装在反应釜的底部,出料阀主要由阀体、阀芯、孔板、螺杆和手轮组成,阀芯与孔板的孔贴合,形成密封,防止物料从反应釜中流出,在反应釜中的物料反应完成后,转动手轮使阀芯与孔板分离,物料即可从孔板的孔中流入阀体中,从阀体的出料口流出。现有技术中,反应釜出料设备为出料阀,大多安装在反应釜的底部,出料阀的阀体上具有孔板,阀芯与孔板贴合,即可形成密封,在反应釜中的物料反应完成后,转动手轮使阀体与孔板分离,物料即可从反应釜内流入阀体中,再从阀体的出料口流出,由于阀芯较小而阀体内部的空间较大,在关闭阀芯后,少部分物料容易残留在阀体内,粘连在阀体的内壁上,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堵塞阀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出料设备,具备防止阀体堵塞的优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反应釜出料阀在使用时,在关闭阀芯后,少部分物料容易残留在阀体内,物料粘连在阀体的内壁上,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堵塞阀体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应釜出料设备,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凹槽和通槽的内壁均与阀体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阀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凹槽内壁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密封垫的表面与环形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阀体通过螺栓与釜体固定连接,所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与活塞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阀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位于圆槽的右侧,所述圆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壁与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顶部与活塞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阀体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套管和弹簧,所述套管的内壁与弹簧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弹簧活动套接在螺杆的表面,所述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手轮位于套管的下方,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所述第一齿盘位于套管与手轮之间,所述第一齿盘的顶部与套管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齿盘活动套接在螺杆的表面,所述手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盘,所述第二齿盘固定套接在螺杆的表面,所述第二齿盘与第一齿盘啮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垫的顶部为向上弯曲的曲面,所述环形槽的形状与密封垫的形状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管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斜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的底部镶嵌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与螺杆的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套管、弹簧、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的中心轴线均与螺杆的中心轴线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出料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反应釜出料设备,通过设置出料管、活塞、螺杆和第一齿盘,在使用时,转动手轮使活塞向下运动,当活塞的底部与圆槽内壁的底部接触时,活塞不在阻挡出料管,釜体内的物流可从出料管位置流出,当釜体内的物料流完后,反向转动手轮,使活塞沿着圆槽的内壁向上运动,活塞的表面与圆槽的内壁贴合,将圆槽内壁粘连的物料刮除,防止物料粘连在圆槽的内壁,当釜体内的物料流完后,只需反向转动手轮,使活塞沿着圆槽的内壁向上运动,将粘连在圆槽内壁的物料刮除,达到了防止阀体堵塞的效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反应釜出料阀在使用时,在关闭阀芯后,少部分物料容易残留在阀体内,物料粘连在阀体的内壁上,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堵塞阀体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阀体位置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齿盘位置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齿盘仰视图。图中:1、釜体;2、圆槽;3、通槽;4、阀体;5、密封垫;6、环形槽;7、活塞;8、出料管;9、螺纹槽;10、螺杆;11、套管;12、弹簧;13、手轮;14、第一齿盘;15、第二齿盘;16、轴承;1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4,一种反应釜出料设备,包括釜体1,釜体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7,凹槽17内壁的顶部开设有通槽3,凹槽17和通槽3的内壁均与阀体4的表面活动连接,阀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5,密封垫5与环形槽6的内壁紧密贴合形成密封,凹槽17内壁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6,密封垫5的表面与环形槽6的内壁活动连接,阀体4通过螺栓与釜体1固定连接,阀体4通过螺栓安装在凹槽17位置,阀体4的顶部设置有圆槽2,圆槽2的内壁与活塞7的表面活动连接,阀体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8,将出料管8与反应釜的输料管连接即可,出料管8位于圆槽2的右侧,圆槽2内壁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9,螺纹槽9的内壁与螺杆10的表面螺纹连接,螺杆10的顶部与活塞7的底部活动连接,阀体4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套管11和弹簧12,套管11对弹簧12起到导向作用,使弹簧12始终处于竖直运动状态,套管11的内壁与弹簧12的表面活动连接,弹簧12活动套接在螺杆10的表面,螺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轮13,手轮13位于套管11的下方,弹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14,第一齿盘14位于套管11与手轮13之间,第一齿盘14的顶部与套管11的底部活动连接,第一齿盘14活动套接在螺杆10的表面,手轮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盘15,第二齿盘15固定套接在螺杆10的表面,第二齿盘15与第一齿盘14啮合。具体的,密封垫5的顶部为向上弯曲的曲面,环形槽6的形状与密封垫5的形状相适配。本实施方案中,增加密封垫5与环形槽6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垫5的密封能力。具体的,出料管8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斜管。本实施方案中,使物料在斜管的作用下自动向下落。具体的,活塞7的底部镶嵌有轴承16,轴承16的内壁与螺杆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本实施方案中,轴承16减少活塞7与螺杆10之间的摩擦力。具体的,活塞7、套管11、弹簧12、第一齿盘14和第二齿盘15的中心轴线均与螺杆10的中心轴线重合。本实施方案中,螺杆10转动通过螺纹槽9带动活塞7向上或向下运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转动手轮13,手轮13带动螺杆10和第二齿盘15旋转,螺杆10与阀体4的螺纹槽9螺纹连接,螺杆10转动并向下运动,使第二齿盘15不在挤压第一齿盘14,第一齿盘14在弹簧12弹力作用下与套管11分离,螺杆10通过轴承16带动活塞7向下运动,当活塞7的底部与圆槽2内壁的底部接触时,活塞7不在阻挡出料管8,釜体1内的物流可从出料管8位置流出,当釜体1内的物料流完后,反向转动手轮13,手轮13带动螺杆10反向转动,螺杆10带动活塞7向上运动,使活塞7沿着圆槽2的内壁向上运动,活塞7的表面与圆槽2的内壁贴合,将圆槽2内壁粘连的物料刮除,防止物料粘连在圆槽2的内壁,手轮13带动第二齿盘15转动并向上运动,第二齿盘15与第一齿盘14啮合并挤压第一齿盘14,使第一齿盘14向上运动并挤压弹簧12,第二齿盘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出料设备,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内壁的顶部开设有通槽(3),所述凹槽(17)和通槽(3)的内壁均与阀体(4)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阀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5),所述凹槽(17)内壁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6),所述密封垫(5)的表面与环形槽(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阀体(4)通过螺栓与釜体(1)固定连接,所述阀体(4)的顶部设置有圆槽(2),所述圆槽(2)的内壁与活塞(7)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阀体(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8),所述出料管(8)位于圆槽(2)的右侧,所述圆槽(2)内壁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9),所述螺纹槽(9)的内壁与螺杆(10)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0)的顶部与活塞(7)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阀体(4)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套管(11)和弹簧(12),所述套管(11)的内壁与弹簧(12)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弹簧(12)活动套接在螺杆(10)的表面,所述螺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轮(13),所述手轮(13)位于套管(11)的下方,所述弹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14),所述第一齿盘(14)位于套管(11)与手轮(13)之间,所述第一齿盘(14)的顶部与套管(11)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齿盘(14)活动套接在螺杆(10)的表面,所述手轮(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盘(15),所述第二齿盘(15)固定套接在螺杆(10)的表面,所述第二齿盘(15)与第一齿盘(14)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出料设备,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内壁的顶部开设有通槽(3),所述凹槽(17)和通槽(3)的内壁均与阀体(4)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阀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5),所述凹槽(17)内壁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6),所述密封垫(5)的表面与环形槽(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阀体(4)通过螺栓与釜体(1)固定连接,所述阀体(4)的顶部设置有圆槽(2),所述圆槽(2)的内壁与活塞(7)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阀体(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8),所述出料管(8)位于圆槽(2)的右侧,所述圆槽(2)内壁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9),所述螺纹槽(9)的内壁与螺杆(10)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0)的顶部与活塞(7)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阀体(4)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套管(11)和弹簧(12),所述套管(11)的内壁与弹簧(12)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弹簧(12)活动套接在螺杆(10)的表面,所述螺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轮(13),所述手轮(13)位于套管(11)的下方,所述弹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王成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淳禧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