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98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过滤器包括:一外壳;一安装在外壳的上端的端盖,一设于外壳和端盖之间的密封圈,一滤芯固定架;以及一安装于滤芯固定架上的滤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烟气流经滤芯的方式,烟气进入过滤器底部,经扩散的方式经过过滤芯进行过滤,提升了过滤效率和增加了滤芯的寿命;进一步的,增加滤芯安装用的沟槽,使得过滤芯安装简单、便捷,并且不易偏斜堵住烟气进口;外壳选装排水口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烟气环境,当烟气中湿度较大时,可以及时的排出冷凝液,防止浸泡滤芯,延长滤芯的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过滤器。
技术介绍
烟气过滤器100是用于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中的一种过滤器,如图1所示,其主要作用是将烟气中所含有颗粒物过滤出来,防止颗粒物进入后端的分析仪200中,造成分析仪200的堵塞和损害。目前CEMS系统中常用的烟气过滤器100结构如图2所示烟气过滤器100包括:外罩1’、端盖2’、滤芯3’、滤芯固定架4’和密封垫圈5’;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滤芯3’装在透明的外罩1’内,当烟气通过滤芯3’时,将烟气中所含有的颗粒物过滤出来,烟气过滤器100内的滤芯3’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堵塞和过滤性能下降的现象,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滤芯3’,需要将外罩1’取下,取出内部的滤芯3’,更换新的滤芯3’,再装上外罩1’。此类烟气过滤器100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缺点:1.在更换滤芯3’时,滤芯3’不易安装,容易偏移;2.因进气口位于滤芯3’一侧,易造成滤芯3’局部过度使用;3.由于烟气内的湿度较大,在烟气过滤器100内容易产生液态水累积,对滤芯3’易造成浸泡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烟气过滤器,提升了过滤效率和增加了滤芯的寿命,滤芯安装简单、便捷,并且不易偏斜堵住烟气进口,还可以防止浸泡过滤芯。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烟气过滤器包括:一上端为敞口的外壳;一安装在外壳的上端的端盖,其包括:一端盖本体,设置于端盖本体上的一第一安装孔和一第二安装孔,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的一进气端接头和一出气端接头;端盖本体底面上开设有一第一盲孔和一第二盲孔,其中第一盲孔沿端盖本体的中轴线延伸并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第二盲孔与第二安装孔连通;一设于外壳和端盖之间的密封圈;一设置在外壳内的滤芯固定架,其包括一杆状部和设于该杆状部下端的盘状部,其中杆状部的上端安装于第一盲孔中,该杆状部沿轴向开设一贯穿杆状部和盘状部的通孔;以及一安装于滤芯固定架上的滤芯,第二盲孔与杆状部的径向距离小于滤芯的内壁与杆状部的径向距离。上述的烟气过滤器中外壳的下端设有一排水;优选的,排水口通过管道与一蠕动泵连接。上述的烟气过滤器中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设于端盖本体的外缘上。上述的烟气过滤器中第一盲孔与第二盲孔平行。上述的烟气过滤器中第一安装孔和/或第二安装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盲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上述的烟气过滤器中端盖上设有用于密封圈安装的第一沟槽。上述的烟气过滤器中杆状部的上端螺纹安装于第一盲孔中。上述的烟气过滤器中端盖的底面和盘状部的顶面分别设有一用于安装滤芯的上端和下端安装的第二沟槽和第三沟槽。本技术改变了烟气流经滤芯的方式,烟气进入过滤器底部,经扩散的方式经过过滤芯进行过滤,提升了过滤效率和增加了滤芯的寿命;进一步的,增加滤芯安装用的沟槽,使得过滤芯安装简单、便捷,并且不易偏斜堵住烟气进口;外壳选装排水口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烟气环境,当烟气中湿度较大时,可以及时的排出冷凝液,防止浸泡滤芯,延长滤芯的使用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改进前烟气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烟气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3,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烟气过滤器100包括:一上端为敞口、下端设有一排水口11的外壳1;一安装在外壳1的上端的端盖2,其包括一端盖本体21,设置于端盖本体21的外缘上的第一安装孔和一第二安装孔,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的一进气端接头22和一出气端接头23;端盖本体21底面上开设有一第一盲孔24和一第二盲孔25,其中第一盲孔24沿端盖本体21的中轴线延伸并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第二盲孔25与第二安装孔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盲孔24与第二盲孔25平行,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盲孔24的延伸方向垂直;一设于外壳1和端盖2之间的密封圈3,本实施例中端盖2上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3的第一沟槽26;一设置在外壳1内的滤芯固定架4,其包括一杆状部41和设于该杆状部41下端的盘状部42,其中杆状部41的上端安装于第一盲孔24中,该杆状部41沿其中轴线开设一贯穿杆状部41和盘状部42的通孔43,本实施例中杆状部41的上端螺纹安装于第一盲孔24中;一安装于滤芯固定架4上的滤芯5,第二盲孔25与杆状部41的径向距离小于滤芯5的内壁与杆状部41的径向距离;本实施例中,端盖2的底面和盘状部42的顶面分别设有一用于安装滤芯5的上端和下端安装的第二沟槽27和第三沟槽44;以及一通过管道与排水口11出口连接的蠕动泵(图中未示出)。本技术的使用,进气端接头22与烟气管道连接,烟气经进气端接头22进入第一盲孔24后进入通孔43中,然后从通孔43中出来进入外壳2中,烟气经过滤芯5的过滤进入滤芯5内部进入第二盲孔25后从出气端接头23中流出,当烟气中湿度较大时,可以利用蠕动泵及时的从排水口11排出冷凝液,防止浸泡滤芯5,延长滤芯5的使用周期。本技术的烟气过滤器改变了烟气流经滤芯的方式,烟气进入过滤器底部,经扩散的方式经过过滤芯进行过滤,提升了过滤效率和增加了滤芯的寿命;增加滤芯安装用的第二沟槽和第三沟槽,使得过滤芯安装简单、便捷,并且不易偏斜堵住烟气进口;外壳选装排水口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烟气环境,当烟气中湿度较大时,可以及时的排出冷凝液,防止浸泡滤芯,延长滤芯的使用周期。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技术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一上端为敞口的外壳;/n一安装在外壳的上端的端盖,其包括:/n一端盖本体,设置于端盖本体上的一第一安装孔和一第二安装孔,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的一进气端接头和一出气端接头;端盖本体底面上开设有一第一盲孔和一第二盲孔,其中第一盲孔沿所述端盖本体的中轴线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二盲孔与第二安装孔连通;/n一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端盖之间的密封圈;/n一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滤芯固定架,其包括一杆状部和设于该杆状部下端的盘状部,其中杆状部的上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盲孔中,该杆状部沿轴向开设一贯穿所述杆状部和所述盘状部的通孔;以及/n一安装于所述滤芯固定架上的滤芯,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杆状部的径向距离小于所述滤芯的内壁与所述杆状部的径向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上端为敞口的外壳;
一安装在外壳的上端的端盖,其包括:
一端盖本体,设置于端盖本体上的一第一安装孔和一第二安装孔,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的一进气端接头和一出气端接头;端盖本体底面上开设有一第一盲孔和一第二盲孔,其中第一盲孔沿所述端盖本体的中轴线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二盲孔与第二安装孔连通;
一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端盖之间的密封圈;
一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滤芯固定架,其包括一杆状部和设于该杆状部下端的盘状部,其中杆状部的上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盲孔中,该杆状部沿轴向开设一贯穿所述杆状部和所述盘状部的通孔;以及
一安装于所述滤芯固定架上的滤芯,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杆状部的径向距离小于所述滤芯的内壁与所述杆状部的径向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一排水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王成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淳禧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