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绿色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24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绿色印刷装置,包括支撑踏板,支撑柱,踏板杆,电机底座,驱动电机,可伸缩的印刷气味过滤筒结构,油墨吸收罩结构,可抓握固定垫梁杆结构,旋转轴,抽风扇叶,防护壳,连接管,缓冲气管,排气导管和排气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气筒和波纹伸缩管的设置,有利于上下调节导气筒的高度,方便对净化滤芯进行更换维护;净化滤芯的设置,有利于对印刷过程中的含有油墨的空气进行净化,提高绿色环保程度;吸油罩,导气弯管和手动控制阀门的设置,有利于根据印刷品尺寸大小的不同,调节导气弯管上手动控制阀门的开关和闭合;支撑踏板,支撑柱和踏板杆的设置,有利于起到支撑的作用,方便登上支撑踏板进行维护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绿色印刷装置
本技术属于印刷机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绿色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绿色印刷越来越成为了当今以及未来的印刷技术重点,绿色印刷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刷过程中产生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可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小,但是目前印刷技术不能实现对印刷品表面进行预热,导致印刷过程中由于表面有湿气,导致印刷后油墨会通过湿气滑动,造成印刷不合格的现象。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698182U,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印刷机用绿色印刷装置,包括印刷机本体和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壳体内部的顶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且位于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但是现有的绿色印刷装置还存在着不能够对印刷产生的墨气进行净化排放,绿色环保效果较差和与印刷机连接不方便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绿色印刷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绿色印刷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绿色印刷装置不能够对印刷产生的墨气进行净化排放,绿色环保效果较差和与印刷机连接不方便的问题。一种新型绿色印刷装置,包括支撑踏板,支撑柱,踏板杆,电机底座,驱动电机,可伸缩的印刷气味过滤筒结构,油墨吸收罩结构,可抓握固定垫梁杆结构,旋转轴,抽风扇叶,防护壳,连接管,缓冲气管,排气导管和排气罩,所述的支撑柱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踏板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踏板杆横向螺栓连接在支撑柱和支撑柱内侧之间位置;所述的电机底座螺栓连接在支撑踏板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驱动电机螺栓连接在电机底座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可伸缩的印刷气味过滤筒结构安装在防护壳和排气导管之间;所述的油墨吸收罩结构安装在缓冲气管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可抓握固定垫梁杆结构设置在可伸缩的印刷气味过滤筒结构的外表面;所述的旋转轴贯穿防护壳的左侧中间位置联轴器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抽风扇叶螺栓连接在旋转轴的右端并位于防护壳的内部;所述的防护壳螺栓连接在支撑踏板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连接管一端螺栓连接在防护壳的右侧中间位置,另一端螺纹连接在缓冲气管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排气罩螺纹连接在排气导管的内部左端位置;所述的可伸缩的印刷气味过滤筒结构包括导气筒,波纹伸缩管,固定卡座,净化滤芯和手握柄,所述的波纹伸缩管螺栓连接在导气筒的上端;所述的固定卡座分别螺钉连接在导气筒的内壁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净化滤芯卡接在固定卡座内;所述的手握柄螺钉连接在净化滤芯的下表面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油墨吸收罩结构包括防护罩板,固定耳板,安装固定孔,吸油罩,导气弯管和手动控制阀门,所述的固定耳板分别螺栓连接在防护罩板的左右两侧上下两部位置;所述的安装固定孔分别开设在固定耳板的内部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吸油罩分别镶嵌在防护罩板的内部;所述的导气弯管螺栓连接在吸油罩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手动控制阀门螺纹连接在导气弯管的正表面下部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可抓握固定垫梁杆结构包括横垫梁,支撑握杆,支撑套板,固定挂钩和缓冲垫,所述的支撑握杆一端螺栓连接在支撑套板的上表面,另一端螺栓连接在横垫梁的下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固定挂钩轴接在横垫梁的内部左上侧位置;所述的缓冲垫胶接在横垫梁的下表面左侧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导气筒采用厚度设置在一毫米至三毫米的不锈钢板筒;所述的导气筒的下端螺栓连接在防护壳的内部上侧位置,另一端螺钉连接在排气导管的内部下侧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波纹伸缩管具体采用PVC波纹管。优选的,所述的排气导管具体采用L型的不锈钢管;所述的排气导管的下表面螺钉连接有不锈钢挂环;所述的不锈钢挂环与固定挂钩挂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导气弯管的上端螺栓连接在缓冲气管的正表面下部位置并与其内部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垫具体采用椭圆形的橡胶垫;所述的缓冲垫的厚度设置在五毫米至十毫米。优选的,所述的横垫梁和支撑套板分别与导气筒的下部螺栓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排气罩通过排气导管和导气筒与防护壳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的吸油罩通过导气弯管和缓冲气管与防护壳的内部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的驱动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3I/RK15A-C的电机;所述的净化滤芯具体采用型号为FkhGHr921的滤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导气筒和波纹伸缩管的设置,有利于上下调节导气筒的高度,方便对净化滤芯进行更换维护。2.本技术中,所述的净化滤芯的设置,有利于对印刷过程中的含有油墨的空气进行净化,提高绿色环保程度。3.本技术中,所述的缓冲垫具体采用椭圆形的橡胶垫;所述的缓冲垫的厚度设置在五毫米至十毫米,有利于在调节导气筒高度的时候起到缓冲的作用。4.本技术中,所述的防护罩板,固定耳板和安装固定孔的设置,有利于与印刷装置进行连接固定,增加安装使用的便捷性。5.本技术中,所述的吸油罩,导气弯管和手动控制阀门的设置,有利于根据印刷品尺寸大小的不同,调节导气弯管上手动控制阀门的开关和闭合。6.本技术中,所述的驱动电机,旋转轴,抽风扇叶和防护壳的设置,有利于在印刷操作过程中起到抽风排气的作用,提高印刷车间环境质量。7.本技术中,所述的支撑踏板,支撑柱和踏板杆的设置,有利于起到支撑的作用,方便登上支撑踏板进行维护操作。8.本技术中,所述的排气导管的下表面螺钉连接有不锈钢挂环;所述的不锈钢挂环与固定挂钩挂接设置,有利于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增加对净化滤芯更换时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伸缩的印刷气味过滤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油墨吸收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抓握固定垫梁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踏板;2、支撑柱;3、踏板杆;4、电机底座;5、驱动电机;6、可伸缩的印刷气味过滤筒结构;61、导气筒;62、波纹伸缩管;63、固定卡座;64、净化滤芯;65、手握柄;7、油墨吸收罩结构;71、防护罩板;72、固定耳板;73、安装固定孔;74、吸油罩;75、导气弯管;76、手动控制阀门;8、可抓握固定垫梁杆结构;81、横垫梁;82、支撑握杆;83、支撑套板;84、固定挂钩;85、缓冲垫;9、旋转轴;10、抽风扇叶;11、防护壳;12、连接管;13、缓冲气管;14、排气导管;15、排气罩。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绿色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新型绿色印刷装置,包括支撑踏板(1),支撑柱(2),踏板杆(3),电机底座(4),驱动电机(5),可伸缩的印刷气味过滤筒结构(6),油墨吸收罩结构(7),可抓握固定垫梁杆结构(8),旋转轴(9),抽风扇叶(10),防护壳(11),连接管(12),缓冲气管(13),排气导管(14)和排气罩(15),所述的支撑柱(2)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踏板(1)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踏板杆(3)横向螺栓连接在支撑柱(2)和支撑柱(2)内侧之间位置;所述的电机底座(4)螺栓连接在支撑踏板(1)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驱动电机(5)螺栓连接在电机底座(4)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可伸缩的印刷气味过滤筒结构(6)安装在防护壳(11)和排气导管(14)之间;所述的油墨吸收罩结构(7)安装在缓冲气管(13)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可抓握固定垫梁杆结构(8)设置在可伸缩的印刷气味过滤筒结构(6)的外表面;所述的旋转轴(9)贯穿防护壳(11)的左侧中间位置联轴器连接在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抽风扇叶(10)螺栓连接在旋转轴(9)的右端并位于防护壳(11)的内部;所述的防护壳(11)螺栓连接在支撑踏板(1)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连接管(12)一端螺栓连接在防护壳(11)的右侧中间位置,另一端螺纹连接在缓冲气管(13)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排气罩(15)螺纹连接在排气导管(14)的内部左端位置;所述的可伸缩的印刷气味过滤筒结构(6)包括导气筒(61),波纹伸缩管(62),固定卡座(63),净化滤芯(64)和手握柄(65),所述的波纹伸缩管(62)螺栓连接在导气筒(61)的上端;所述的固定卡座(63)分别螺钉连接在导气筒(61)的内壁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净化滤芯(64)卡接在固定卡座(63)内;所述的手握柄(65)螺钉连接在净化滤芯(64)的下表面中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绿色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新型绿色印刷装置,包括支撑踏板(1),支撑柱(2),踏板杆(3),电机底座(4),驱动电机(5),可伸缩的印刷气味过滤筒结构(6),油墨吸收罩结构(7),可抓握固定垫梁杆结构(8),旋转轴(9),抽风扇叶(10),防护壳(11),连接管(12),缓冲气管(13),排气导管(14)和排气罩(15),所述的支撑柱(2)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踏板(1)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踏板杆(3)横向螺栓连接在支撑柱(2)和支撑柱(2)内侧之间位置;所述的电机底座(4)螺栓连接在支撑踏板(1)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驱动电机(5)螺栓连接在电机底座(4)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可伸缩的印刷气味过滤筒结构(6)安装在防护壳(11)和排气导管(14)之间;所述的油墨吸收罩结构(7)安装在缓冲气管(13)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可抓握固定垫梁杆结构(8)设置在可伸缩的印刷气味过滤筒结构(6)的外表面;所述的旋转轴(9)贯穿防护壳(11)的左侧中间位置联轴器连接在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抽风扇叶(10)螺栓连接在旋转轴(9)的右端并位于防护壳(11)的内部;所述的防护壳(11)螺栓连接在支撑踏板(1)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连接管(12)一端螺栓连接在防护壳(11)的右侧中间位置,另一端螺纹连接在缓冲气管(13)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排气罩(15)螺纹连接在排气导管(14)的内部左端位置;所述的可伸缩的印刷气味过滤筒结构(6)包括导气筒(61),波纹伸缩管(62),固定卡座(63),净化滤芯(64)和手握柄(65),所述的波纹伸缩管(62)螺栓连接在导气筒(61)的上端;所述的固定卡座(63)分别螺钉连接在导气筒(61)的内壁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净化滤芯(64)卡接在固定卡座(63)内;所述的手握柄(65)螺钉连接在净化滤芯(64)的下表面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绿色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墨吸收罩结构(7)包括防护罩板(71),固定耳板(72),安装固定孔(73),吸油罩(74),导气弯管(75)和手动控制阀门(76),所述的固定耳板(72)分别螺栓连接在防护罩板(71)的左右两侧上下两部位置;所述的安装固定孔(73)分别开设在固定耳板(72)的内部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万利姜博于德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立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