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液冷凝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56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液冷凝分离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冷凝仓、集液仓、以及与所述集液仓底部连接的防臭排水管;冷凝仓分为第一冷凝仓和第二冷凝仓且第一冷凝仓和第二冷凝仓通过通过中间隔断分开;集液仓分为第一集液仓和第二集液仓且第一集液仓和所述第二集液仓之间具有内部通道;第一冷凝仓的一端连接进气口,另一端通过第一连通弯管连通第一集液仓,第一集液仓通过内部通道连通第二集液仓,第二集液仓通过第二连通弯管连通第二冷凝仓的一端,第二冷凝仓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位于冷凝仓上与进气口同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垃圾处理器产生的气体不会泄露到空气外面,只有冷凝水通过排水口排出;产生的废气不会扩散到空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液冷凝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液冷凝分离装置,属于环保设备

技术介绍
:餐厨垃圾的成分复杂,主要是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特点是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可转化为新的资源,高有机物含量的特点使其经过严格处理后可作为肥料、饲料,也可产生沼气用作燃料或发电,油脂部分则可用于制备生物燃料。目前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将餐厨垃圾进行讲解后生产肥料或者饲料。垃圾处理器降解室内的气体水蒸气含量较高,进行废气处理的首要步骤是进行冷凝汽液分离,现有的气液分离装置一般结构比较庞大,有的还内置换热器,不适用于家庭小型化的餐厨垃圾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液冷凝分离装置,使得垃圾处理器产生的气体不会泄露到空气外面,只有冷凝水通过排水口排出;产生的废气不会扩散到空气中;特点是构造简单,零部件少适用家用小型化的特点。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液冷凝分离装置,包括冷凝仓、集液仓、以及与所述集液仓底部连接的防臭排水管;所述冷凝仓分为第一冷凝仓和第二冷凝仓且所述第一冷凝仓和第二冷凝仓通过通过中间隔断分开;所述集液仓分为第一集液仓和第二集液仓且所述第一集液仓和所述第二集液仓之间具有内部通道;所述第一冷凝仓的一端连接进气口,另一端通过第一连通弯管连通第一集液仓,所述第一集液仓通过内部通道连通第二集液仓,第二集液仓通过第二连通弯管连通所述第二冷凝仓的一端,所述第二冷凝仓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位于冷凝仓上与进气口同一侧。所述的汽液冷凝分离装置,所述防臭排水管包括一个U型弯管,所述U型弯管上通过一个支管连接所述的集液仓底部,所述U型弯管上设置有排水口且所述支管与U型弯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排水口的水平高度下方,所述排水口分两侧设置两个。所述的汽液冷凝分离装置,所述冷凝仓从进气口/排气口方向到集液仓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倾斜角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8°。所述的汽液冷凝分离装置,所述冷凝仓中沿进气口方向到集液仓方向内部上下分别设置有U型冷凝凹槽。所述的汽液冷凝分离装置,所述冷凝仓采用光催化剂树脂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冷凝仓的内壁上涂覆有光催化剂材料层。所述的汽液冷凝分离装置,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密封圈。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将垃圾处理器降解室内的气体通过轴流风扇加压从进气口进入第一冷凝仓;第一冷凝仓内设有U型冷凝槽用来加速热空气的冷凝产生液体,冷凝仓设置坡度诱导冷凝水进入集液仓,然后液体通过排水口排出;气体再通过第二连通弯管进入第二冷凝仓进一步冷凝;最后气体通过排气口排回降解室完成一个冷凝循环;本专利技术的气液冷凝分离装置使得垃圾处理器产生的气体直接从进气口进入冷凝仓中,不会泄露到空气外面,只有冷凝水通过排水口排出;且排水口处设置了防臭排水管,产生的废气不会扩散到空气中;特点是构造简单,零部件少适用家用小型化的特点。2.本专利技术的冷凝仓从进气口方向到集液仓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倾斜角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8°便于液体流入集液仓,同时冷凝仓中沿进气口方向到集液仓方向内部上下分别设置有U型冷凝凹槽,诱导冷凝,提高冷凝效果。3.本专利技术的防臭排水管包括一个U型弯管,所述U型弯管上通过一个支管连接所述的集液仓底部,所述U型弯管上设置有排水口且所述支管与U型弯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排水口的水平高度下方,这样使得集液仓中的废水通过支管进入U型弯管后在U型弯管的底部集聚,而排水口设置在上方,达到水封的效果,避免排水口处发散异味。所述排水口分两侧设置两个,在设备安装的过程中,根据空间任选一个排水口进行排放,另一个通过盲板封堵,使得设备安装不受空间限制,使用更加灵活。4.本专利技术的冷凝仓采用光催化剂树脂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冷凝仓的内壁上涂覆有光催化剂材料层,光催化剂材料具有良好的分解有机物去除异物的功效,使得本专利技术使用起来更加清洁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图2的A-A剖面图。图中:1、第一冷凝仓;2、第二冷凝仓;3、中间隔断;4、第一集液仓;5、第二集液仓;6、进气口;7、第一连通弯管;8、第二连通弯管;9、排气口;10、U型弯管;11、支管;12、排水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汽液冷凝分离装置,包括冷凝仓、集液仓、以及与所述集液仓底部连接的防臭排水管;所述冷凝仓分为第一冷凝仓1和第二冷凝仓2且所述第一冷凝仓和第二冷凝仓通过通过中间隔断3分开;所述集液仓分为第一集液仓4和第二集液仓5且所述第一集液仓和所述第二集液仓之间具有内部通道;所述第一冷凝仓的一端连接进气口6,另一端通过第一连通弯管7连通第一集液仓,所述第一集液仓通过内部通道连通第二集液仓,第二集液仓通过第二连通弯管8连通所述第二冷凝仓的一端,所述第二冷凝仓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口9,所述排气口位于冷凝仓上与进气口同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汽液冷凝分离装置,所述防臭排水管包括一个U型弯管10,所述U型弯管上通过一个支管11连接所述的集液仓底部,所述U型弯管上设置有排水口12且所述支管与U型弯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排水口的水平高度下方,所述排水口分两侧设置两个。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汽液冷凝分离装置,所述冷凝仓从进气口/排气口方向到集液仓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倾斜角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8°。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汽液冷凝分离装置,所述冷凝仓中沿进气口方向到集液仓方向内部上下分别设置有U型冷凝凹槽。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汽液冷凝分离装置,所述冷凝仓采用光催化剂树脂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冷凝仓的内壁上涂覆有光催化剂材料层。本实施例中的光催化剂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锆、三氧化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汽液冷凝分离装置,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密封圈。工作过程:从垃圾处理器降解室中出来的废气在旋流风机的加压下,直接从进气口进入第一冷凝仓,与冷凝仓的内壁接触进行冷凝,液体顺着冷凝仓倾斜的方向从第一连通弯管流入集液仓,气体顺着第一冷凝仓内壁的上方进入集液仓以后向上运行从第二连通弯管再进入第二冷凝仓,进一步冷凝后气体从排气口排出,液体沿着冷凝仓的坡度进入集液仓最后通过防臭排水管排出。本专利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等同替换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液冷凝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冷凝仓、集液仓、以及与所述集液仓底部连接的防臭排水管;/n所述冷凝仓分为第一冷凝仓和第二冷凝仓且所述第一冷凝仓和第二冷凝仓通过通过中间隔断分开;/n所述集液仓分为第一集液仓和第二集液仓且所述第一集液仓和所述第二集液仓之间具有内部通道;/n所述第一冷凝仓的一端连接进气口,另一端通过第一连通弯管连通第一集液仓,所述第一集液仓通过内部通道连通第二集液仓,第二集液仓通过第二连通弯管连通所述第二冷凝仓的一端,所述第二冷凝仓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位于冷凝仓上与进气口同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液冷凝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冷凝仓、集液仓、以及与所述集液仓底部连接的防臭排水管;
所述冷凝仓分为第一冷凝仓和第二冷凝仓且所述第一冷凝仓和第二冷凝仓通过通过中间隔断分开;
所述集液仓分为第一集液仓和第二集液仓且所述第一集液仓和所述第二集液仓之间具有内部通道;
所述第一冷凝仓的一端连接进气口,另一端通过第一连通弯管连通第一集液仓,所述第一集液仓通过内部通道连通第二集液仓,第二集液仓通过第二连通弯管连通所述第二冷凝仓的一端,所述第二冷凝仓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位于冷凝仓上与进气口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冷凝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臭排水管包括一个U型弯管,所述U型弯管上通过一个支管连接所述的集液仓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一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