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灌肠用新型肛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10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儿灌肠用新型肛管,所述外管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条A,且外管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外管的一端设置有波纹软管,且外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管,外管对应内管的位置处开设有通道,内管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条B,且内管的一端设置有管头,所述内管位于外管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管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内管以及外管,能够根据小儿的体型适当的调节肛管的总体长度,适用于各种体型的小儿,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另外设置有固定块,在将肛管插入直肠的时候,将固定块抵在小儿的臀部,进一步的能够有效的将肛管固定,避免小儿乱动导致肛管掉落影响灌肠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灌肠用新型肛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小儿灌肠用新型肛管。
技术介绍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掌握灌肠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肛管(授权公告号CN201564863U),该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将肛管轻轻插图直肠内部后固定肛管,具有便于插入,灌肠效果好,杜绝交叉感染等优点,但是,小儿在灌肠过程中会乱动,这给小儿灌肠带来极大的不便,肛管容易掉落,另外小儿体型也会存在差距,指定长度的肛管通常不能对不同体型的小儿适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小儿灌肠用新型肛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儿灌肠用新型肛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儿灌肠用新型肛管,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条A,且外管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外管的一端设置有波纹软管,且外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管,所述外管对应内管的位置处开设有通道,所述内管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条B,且内管的一端设置有管头,所述内管位于外管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管螺纹,所述通道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波纹软管的一侧设置有进口。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包括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且移动块的两侧均设置有耳片,所述橡胶垫的内侧开设有通孔,所述耳片的表面均设置有粘粘片。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孔的内径与外管的外径相适配,且通孔与外管滑动连接,所述粘粘片的表面覆盖有一次性油纸,且粘粘片为一种丙烯酸胶材质的构件,所述粘粘片设置在耳片位于管头的一侧位置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管的外径与外管的内径一致,所述外管与波纹软管通过环氧树脂胶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管与外管均为一种聚乙烯材质的构件,且内管、外管的长度均为25c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波纹软管为一种软质硅胶材质的构件,所述进口与外界灌肠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有内管以及外管,能够根据小儿的体型适当的调节肛管的总体长度,适用于各种体型的小儿,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另外设置有固定块,在将肛管插入直肠的时候,将固定块抵在小儿的臀部,进一步的能够有效的将肛管固定,避免小儿乱动导致肛管掉落影响灌肠效果的问题,另外设置有波纹软管,使得肛管不会受连接管的牵引倾斜,在内管以及外管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能够有效的读出插入直肠内的总长度,便于医护人员精准的掌握,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小儿灌肠用新型肛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小儿灌肠用新型肛管中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小儿灌肠用新型肛管中固定块的截面图。图中:1、固定块;101、橡胶垫;102、耳片;103、通孔;104、粘粘片;105、移动块;2、刻度条A;3、刻度条B;4、管头;5、内管;6、外管;7、波纹软管;8、进口;9、管螺纹;10、通道;11、内螺纹。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小儿灌肠用新型肛管,包括外管6,外管6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条A2,且外管6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1,固定块1包括移动块105,移动块105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101,且移动块105的两侧均设置有耳片102,橡胶垫101的内侧开设有通孔103,耳片102的表面均设置有粘粘片104,推动移动块105,进一步的移动块105通过橡胶垫101在外管6的表面移动,从而移动块105移动至臀部位置处,通过粘粘片104粘贴在臀部皮肤,从而能够有效的将移动块105固定在臀部,橡胶垫101能够保证将移动块105卡在外管6的表面。通孔103的内径与外管6的外径相适配,且通孔103与外管6滑动连接,粘粘片104的表面覆盖有一次性油纸,且粘粘片104为一种丙烯酸胶材质的构件,粘粘片104设置在耳片102位于管头4的一侧位置处,外管6在通孔103内与橡胶垫101发生相对位移,一次性油纸的设置能够保证粘粘片104的胶面不被污染,丙烯酸胶材质的粘粘片104具有良好的粘粘效果。内管5与外管6均为一种聚乙烯材质的构件,且内管5、外管6的长度均为25cm,聚乙烯材质制造成本低廉,且具有卫生防污染性。外管6的一端设置有波纹软管7,波纹软管7为一种软质硅胶材质的构件,进口8与外界灌肠管连接,波纹软管7能够有效的折动转弯,使得肛管不会受连接管的牵引倾斜。外管6的内部设置有内管5,内管5的外径与外管6的内径一致,外管6与波纹软管7通过环氧树脂胶固定连接,内管5通过在外管6的内部啮合扭动,从而能够调节肛管的长度,环氧树脂胶能够在水中具有很好的连接效果。外管6对应内管5的位置处开设有通道10,内管5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条B3,且内管5的一端设置有管头4,内管5位于外管6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管螺纹9,通道10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内螺纹11,波纹软管7的一侧设置有进口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设备取出,将进口8与灌肠筒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根据小儿的体型来控制内管5在外管6的内部转动,从而能够有效的调节肛管的总长度然后用左手垫卫生纸将小儿的臀部分开,暴露肛门,用右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内7-10cm内,通过刻度条A2以及刻度条B3有效的判断肛管进入的长度,推动移动块105,进一步的移动块105通过橡胶垫101在外管6的表面移动,从而移动块105移动至臀部位置处,通过粘粘片104粘贴在臀部皮肤,从而能够有效的将移动块105固定在臀部,橡胶垫101能够保证将移动块105卡在外管6的表面从而外管6能够通过固定块1固定在肛门处。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灌肠用新型肛管,包括外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6)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条A(2),且外管(6)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1),所述外管(6)的一端设置有波纹软管(7),且外管(6)的内部设置有内管(5),所述外管(6)对应内管(5)的位置处开设有通道(10),所述内管(5)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条B(3),且内管(5)的一端设置有管头(4),所述内管(5)位于外管(6)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管螺纹(9),所述通道(10)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内螺纹(11),所述波纹软管(7)的一侧设置有进口(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灌肠用新型肛管,包括外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6)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条A(2),且外管(6)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1),所述外管(6)的一端设置有波纹软管(7),且外管(6)的内部设置有内管(5),所述外管(6)对应内管(5)的位置处开设有通道(10),所述内管(5)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条B(3),且内管(5)的一端设置有管头(4),所述内管(5)位于外管(6)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管螺纹(9),所述通道(10)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内螺纹(11),所述波纹软管(7)的一侧设置有进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灌肠用新型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包括移动块(105),所述移动块(105)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101),且移动块(105)的两侧均设置有耳片(102),所述橡胶垫(101)的内侧开设有通孔(103),所述耳片(102)的表面均设置有粘粘片(10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宁王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