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肠炎专用保留灌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102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放射性肠炎专用保留灌肠装置,包括灌肠鞘具和软导管,灌肠鞘具包括导向鞘、鞘具头端和填充橡皮囊,导向鞘为中空结构,鞘具头端设置在导向鞘的近端,软导管贯穿鞘具头端并延伸至导向鞘_的中空内部,填充橡皮囊一体成型套装在导向鞘_的外围,填充橡皮囊靠近鞘具头端的一侧设置有连通填充橡皮囊的注射通道,并且在注射通道上设置有阀门;软导管的远端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渗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注射通道向填充橡皮囊的内部注射生理盐水或气体,使得填充橡皮囊球形膨胀,卡住位于导向鞘远端的直肠,起到固定和防治灌肠液外渗的作用;通过观察鞘具头端外部的软导管上的刻度线可以精确调节软导管进入肠道的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性肠炎专用保留灌肠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灌肠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肠炎专用保留灌肠装置。
技术介绍
保留灌肠是将少量的药物灌入直肠或结肠,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放射性肠炎是目前腹盆腔恶性肿瘤经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药物保留灌肠是其主要且有效治疗方法,但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灌肠器难以满足其需求。现有的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放射性肠炎粘膜损伤可涉及直肠、结肠甚至小肠,往往存在多部位受损,这时候灌肠需要把药物精准送达受损部位,而目前灌肠器多难以满足此要求;(1)因黏膜吸收药物至少需要半小时时间,需要患者控制肛门括约肌保留药液,但临床上因放疗导致肛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很难做到长时间保留,因此需要外界装置辅助保留,目前灌肠器也难以满足此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放射性肠炎专用保留灌肠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药物精准送达受损部位以及药液在患部难以保留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射性肠炎专用保留灌肠装置,包括灌肠鞘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肠炎专用保留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肠鞘具(1)和软导管(2),所述灌肠鞘具(1)包括导向鞘(101)、鞘具头端(102)以及填充橡皮囊(103),所述导向鞘(101)为中空结构,所述鞘具头端(102)设置在所述导向鞘(101)的近端,所述软导管(2)贯穿所述鞘具头端(102)并延伸至所述导向鞘(101)_的中空内部,所述填充橡皮囊(103)一体成型套装在所述导向鞘(101)_的外围,所述填充橡皮囊(103)靠近所述鞘具头端(102)的一侧设置有连通所述填充橡皮囊(103)的注射通道(105),并且在所述注射通道(105)上设置有阀门(107);所述软导管(2)的远端的侧壁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肠炎专用保留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肠鞘具(1)和软导管(2),所述灌肠鞘具(1)包括导向鞘(101)、鞘具头端(102)以及填充橡皮囊(103),所述导向鞘(101)为中空结构,所述鞘具头端(102)设置在所述导向鞘(101)的近端,所述软导管(2)贯穿所述鞘具头端(102)并延伸至所述导向鞘(101)_的中空内部,所述填充橡皮囊(103)一体成型套装在所述导向鞘(101)_的外围,所述填充橡皮囊(103)靠近所述鞘具头端(102)的一侧设置有连通所述填充橡皮囊(103)的注射通道(105),并且在所述注射通道(105)上设置有阀门(107);所述软导管(2)的远端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渗液孔(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肠炎专用保留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具头端(102)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用于贯穿所述软导管(2)的贯穿孔(106),并且所述鞘具头端(102)的外侧壁设置为防滑齿轮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念家云王笑民杨国旺张青赵文洁丁彤晶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