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02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车门锁把手结构包括把手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把手组件具有相对车门总成转动的解锁状态和被第一限位组件锁定的第一锁定状态或被第二限位组件锁定的第二锁定状态或被第一限位组件及第二限位组件同时锁定的第三锁定状态,在第一锁定状态、第二锁定状态和第三锁定状态下通过锁体组件与把手组件的配合实现对车门总成的开锁和上锁,从而使得把手组件能够在车门内外均实现上锁和开锁,车辆在不平坦路面等特殊路况下行驶过程中,车门不会被打开,提高车门锁把手结构的稳定可靠性,提高对车门的防护性能和对乘客的保护作用,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和具有该车门锁把手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门锁是汽车车身的重要部件组成部分,是一个集安全性、装饰性和工艺性为一体的特殊部件。汽车门锁主要包括锁体、锁芯和驱动机构。锁体是门锁的主要部分,一般安装在汽车车门上。锁芯作为与锁体配合的部分,通常安装在车身上与锁体对应。驱动机构是指钥匙开锁、手柄开锁等动作和力的传递构件。车门锁系统最重要的要求就是稳定、可靠。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门锁的功能和种类日益繁多,现有的车门锁重量普遍较大,不适用于小型车门。对于某些使用环境特殊的车辆,当在不平坦路面行驶时,车辆振动明显,现有的车门锁的稳定可靠性在车辆振动过程中大打折扣,降低了对车门的防护作用,甚至造成车门打开,乘客被甩出车外,给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机构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车门把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车门锁把手结构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门锁把手结构,包括:把手组件,与安装在车门总成上的锁体组件配合地设置在所述车门总成上;及第一限位组件,设于所述锁体组件上并布置在所述把手组件上方,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把手组件的中心轴线;第二限位组件,固设于所述把手组件上并布置在所述把手组件下方,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把手组件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在关门状态时可与所述车门总成插接;所述把手组件具有在所述锁体组件处于开锁状态时相对于所述车门总成转动的解锁状态,和在关门状态时被所述第一限位组件锁定的第一锁定状态或被所述第二限位组件锁定的第二锁定状态或被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同时锁定的第三锁定状态;在所述第一锁定状态、第二锁定状态和第三锁定状态下,通过所述锁定组件与所述把手组件配合实现对所述车门总成上锁和开锁。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组件具有在车门处于关门状态时,限位在过把手组件的转动轴线并垂直于所述把手组件的转动轴线的水平线以下的第一位置;及处于开门状态时,限位在所述水平线以上的第二位置,受关门操作触发,所述把手组件由所述第二位置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把手组件与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把手组件之间形成有夹角。进一步地,所述锁体组件包括:锁芯,安装在所述车门总成上的锁壳内,可受开锁部件触发以对所述车门总成进行上锁或开锁;套管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车门总成上且其中心轴线与所述锁芯的中心轴线平行间隔布置;所述把手组件套接于所述套管组件内,且在上锁时所述锁芯穿过开设于所述套管组件上的让位槽并与所述把手组件连接以对所述把手组件进行锁定,使得所述把手组件切换至锁定状态。进一步地,所述锁芯包括:锁芯本体,具有轴向延伸至所述车门总成内侧的第一延伸部;锁止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并由所述第一延伸部外侧壁径向向外凸出延伸;在所述锁体组件上锁时,所述锁止部受开锁部件触发依次嵌入所述让位槽和开设于所述把手组件上的卡槽中,以锁定所述把手组件,限制其相对于所述套管组件发生轴向移动和周向转动,使得对所述车门总成进行上锁。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组件包括:轴套,设置于所述车门总成上,包括设于所述车门总成内侧的第一轴套部和设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的第二轴套部,所述第一轴套部和所述第二轴套部之间形成有径向凸出于所述轴套外壁面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抵接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所述把手组件套接于所述轴套内;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二轴套部外侧并抵接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所述第二轴套部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套管外侧,所述第二轴套部伸入所述套管内部的外壁面与所述套管的内壁面之间围合有供所述把手组件轴向移动的第三空腔;所述让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一轴套部的上侧壁且径向贯穿所述上侧壁。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组件包括:内把手组件,设置于所述车门总成内侧;外把手组件,同轴套接于所述内把手组件面向所述车门总成的一侧并设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所述内把手组件和所述外把手组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座,设置在所述车门总成上且布置在所述套管组件下方,所述限位座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套管组件的中心轴线平行间隔布置;限位件,可与所述限位座配合地设置于所述内把手组件上,其中心轴线与所述限位座上的第二限位孔的中心轴线共线并与所述把手组件的转动轴线平行间隔布置;在关门状态的所述把手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通过在所述车门总成外侧操作所述外把手组件沿轴向向外移动,所述限位件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并通过所述锁体组件对所述把手组件锁定使得所述把手组件处于第二锁定状态完成所述车门总成上锁;在关门状态的所述把手组件处于所述第二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车门总成外侧通过开锁部件触发所述锁体组件解锁并通过操作所述外把手组件沿轴向向内移动,所述限位件脱出所述第二限位孔,使得所述把手组件切换至解锁状态,通过转动所述外把手组件实现开门。进一步地,所述内把手组件包括:第一转轴部,内具有供所述外把手组件套接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限位孔开设于所述第一转轴部的上侧壁;第一把手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部远离所述外把手组件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外把手组件包括:第二转轴部,部分套接于所述轴套内侧,部分延伸入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卡槽设于所述第二转轴部上,所述第二转轴部与所述轴套之间形成有与开设于所述第二转轴部内部的注油道连通的滑道;第二把手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部远离所述内把手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把手部面向所述第二转轴部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内把手组件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转轴部的外壁间形成有供所述套管组件轴向移动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轴套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延伸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三空腔内;及套接于所述第二轴套部外壁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内壁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底壁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凸出部上;所述弹性件对所述把手组件施加趋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的偏压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门锁把手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门锁把手结构,通过设置把手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使得把手组件具有相对车门总成转动的解锁状态和被第一限位组件锁定的第一锁定状态或被第二限位组件锁定的第二锁定状态或被第一限位组件及第二限位组件同时锁定的第三锁定状态,在第一锁定状态、第二锁定状态和第三锁定状态下通过锁体组件与把手组件的配合实现对车门总成的开锁和上锁,从而使得把手组件能够在车门内外均实现上锁和开锁,车辆在不平坦路面等特殊路况下行驶过程中,车门不会被打开,提高车门锁把手结构的稳定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把手组件,与安装在车门总成上的锁体组件配合地设置在所述车门总成上;及/n第一限位组件,设于所述锁体组件上并布置在所述把手组件上方,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把手组件的中心轴线;/n第二限位组件,固设于所述把手组件上并布置在所述把手组件下方,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把手组件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在关门状态时可与所述车门总成插接;/n所述把手组件具有在所述锁体组件处于开锁状态时相对于所述车门总成转动的解锁状态,和在关门状态时被所述第一限位组件锁定的第一锁定状态或被所述第二限位组件锁定的第二锁定状态或被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同时锁定的第三锁定状态;/n在所述第一锁定状态、第二锁定状态和第三锁定状态下,通过所述锁定组件与所述把手组件配合实现对所述车门总成上锁和开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组件,与安装在车门总成上的锁体组件配合地设置在所述车门总成上;及
第一限位组件,设于所述锁体组件上并布置在所述把手组件上方,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把手组件的中心轴线;
第二限位组件,固设于所述把手组件上并布置在所述把手组件下方,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把手组件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在关门状态时可与所述车门总成插接;
所述把手组件具有在所述锁体组件处于开锁状态时相对于所述车门总成转动的解锁状态,和在关门状态时被所述第一限位组件锁定的第一锁定状态或被所述第二限位组件锁定的第二锁定状态或被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同时锁定的第三锁定状态;
在所述第一锁定状态、第二锁定状态和第三锁定状态下,通过所述锁定组件与所述把手组件配合实现对所述车门总成上锁和开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具有在所述车门总成处于关门状态时,限位在过把手组件的转动轴线并垂直于所述把手组件的转动轴线的水平线以下的第一位置;及处于开门状态时,限位在所述水平线以上的第二位置,受关门操作触发,所述把手组件由所述第二位置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把手组件与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把手组件之间形成有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组件包括:
锁芯,安装在所述车门总成上的锁壳内,可受开锁部件触发以对所述车门总成进行上锁或开锁;
套管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车门总成上且其中心轴线与所述锁芯的中心轴线平行间隔布置;
所述把手组件套接于所述套管组件内,且在上锁时所述锁芯穿过开设于所述套管组件上的让位槽并与所述把手组件连接以对所述把手组件进行锁定,使得所述把手组件切换至锁定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包括:
锁芯本体,具有轴向延伸至所述车门总成内侧的第一延伸部;
锁止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并由所述第一延伸部外侧壁径向向外凸出延伸;
在所述锁体组件上锁时,所述锁止部受开锁部件触发依次嵌入所述让位槽和开设于所述把手组件上的卡槽中,以锁定所述把手组件,限制其相对于所述套管组件发生轴向移动和周向转动,使得对所述车门总成进行上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组件包括:
轴套,设置于所述车门总成上,包括设于所述车门总成内侧的第一轴套部和设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的第二轴套部,所述第一轴套部和所述第二轴套部之间形成有径向凸出于所述轴套外壁面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抵接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所述把手组件套接于所述轴套内;
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二轴套部外侧并抵接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
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武高潘刘海根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