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1878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替诺福韦艾拉酚中间体的制备,其步骤为:(1)以PMPA为原料,在第一反应溶剂中,与第一卤化试剂反应得到化合物1;(2)HPLC检测原料PMPA转化完全,蒸除溶剂;(3)化合物1与第二反应溶剂中与苯酚反应,得到化合物2。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化反应条件,剔除了不必要试剂如碱或缩合剂,原子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此外,使用物料便宜,收率高,可操作性强,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中间体的制备工艺,特别涉及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中间体的制备。
技术介绍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于2016年11月获得FDA的批准上市,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治疗乙肝药物。其中文化学名为N-[(S)-[(1R)-2-(6-氨基-9H-嘌呤-9-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苯氧基氧膦基]-L-丙氨酸-1-甲基乙基酯·半富马酸盐。结构式如下:目前适合规模化生产替诺福韦艾拉酚的方法,均是以替诺福韦(PMPA)为起始原料,通过氯化,成酚酯,氯化,酰胺化,即如下路线:以该路线为主要设计思路的专利主要有:专利CN103842366B,以PMPA为原料,制备高纯度的手性化合物3,手性纯度达到90%以上。该专利主要缺陷就是制备效率不高,在转构型过程中,需要比较长的反应时间,需要48-96h才能达到要求;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为在适宜碱存在下用亚磷酸三苯酯处理PMPA;亚磷酸三苯酯价格昂贵,并且是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专利CN201710005963.4,以PMPA为原料,通过PMPA双氯化后,通过一步法构建酚酯和酰胺化,该专利缩短了操作工艺,但在构建化合物TAF的手性时,有一半的消旋化产物,制备效率低。专利CN201610414329.1,提供了一种制备化合物的2的方法,该方法提供方案通过原料除水,加入碱,这一方面是增加试剂,成本增加,产生废物增加,另一方面,氯化亚砜和苯酚体系容易产生杂质,导致PMPA转化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从上述分析可知,制备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化合物2是重要的中间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原料便宜,反应温和,以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备替诺福韦艾拉酚中间体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下述技术方案:化合物2的合成一种化合物2的制备方法,其中X为卤基,其步骤为:(1)以PMPA为原料,在第一反应溶剂中,与第一卤化试剂反应得到化合物1;(2)HPLC检测原料PMPA转化完全,蒸除溶剂;(3)化合物1与第二反应溶剂中与苯酚反应,得到化合物2。在本专利技术化合物2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卤化试剂选自氯化亚砜,草酰氯,光气,三光气,三氯氧磷,三溴化磷,五溴化磷,三溴氧磷,草酰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第一卤化试剂为氯化亚砜。在本专利技术化合物2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卤化试剂使用1.5-10倍当量的氯化亚砜,更优选使用3倍当量的氯化亚砜。在本专利技术化合物2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反应溶剂可以选自芳香类溶剂、醚类溶剂和腈类溶剂的一种或多种。在本专利技术化合物2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芳香类溶剂例如选自甲苯,二甲苯,苯甲醚或氯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醚类溶剂例如选自如四氢呋喃,甲基四氢呋喃或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多种等;所述腈类溶剂例如选自乙腈和/或丙腈;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应溶剂为甲苯。在本专利技术化合物2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反应溶剂使用5-50ml/g的甲苯,优选使用10ml/g的甲苯。在本专利技术化合物2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苯酚的用量相对于PMPA为1.0-10倍摩尔当量。在本专利技术化合物2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反应溶剂可以选自氯代烃或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选自氯仿,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乙酸异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2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优化反应条件,剔除了不必要试剂如碱或缩合剂,原子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此外,使用物料便宜,收率高,可操作性强,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实施例1化合物1的制备1500mL的三口瓶中,加入PMPA(25g,0.082mol,含一分子水),乙腈(170ml),室温搅拌,加氯化亚砜(48.8,0.41mol),升温至70-80度,搅拌反应3h,取样溶于甲醇,HPLC检测原料PMPA转化完全,冷却至环境温度,减压蒸除溶剂,得浅黄色固体,直接用于下一步。实施例2化合物1的制备21L的三口瓶中,加入PMPA(10g,0.033mol),苯甲醚(500ml),室温搅拌,加氯化亚砜(32.0g),升温90-100度,搅拌反应3h,HPLC检测原料PMPA转化完全,冷却至环境温度,抽滤,苯甲醚洗涤后,得白色固体,直接用于下一步。实施例3化合物1的制备31L的三口瓶中,加入PMPA(10g,0.033mol),氯苯(500ml),室温搅拌,加氯化亚砜(64.0g),升温至100-120度,搅拌反应3h,HPLC检测原料PMPA转化完全,冷却至环境温度,抽滤,甲苯洗涤后,得白色固体,直接用于下一步。实施例4化合物1的制备45L的三口瓶中,加入PMPA(10g,0.033mol),二甲苯(100ml),0-5度搅拌,分批加如三光气(6.6g),搅拌,自然升至室温,反应3h,HPLC检测原料PMPA转化完全,蒸除溶剂,得白色固体,直接用于下一步。实施例5化合物1的制备55L的三口瓶中,加入PMPA(250g),甲苯(1.7L),室温搅拌,加氯化亚砜(618.0g),升温至80-90度,搅拌反应6h,HPLC检测原料PMPA转化完全,冷却至室温,迅速抽滤,滤饼甲苯(0.5Lx2)洗,得白色固体(310g,超重),直接用于下一步。实施例6化合物2的制备1500ml的三口瓶中,加入化合物1固体(31.0g粗品,理论值:28.1g),乙腈(125ml),搅拌,苯酚(10.0g),加毕,加热至60-75度,8h后,取样监控,原料转化完全,停止反应,将反应液直接旋干,加入冰水(50ml),溶清,内温控制在40度以下,以饱和氢氧化钠调节pH值12,搅拌半小时,二氯甲烷(2X100ml)萃取,水相以浓盐酸调节pH值3,过滤,滤饼烘干,得粗品,将粗品粉碎后,以甲醇热打浆5h,自然冷却至室温,抽滤,烘干,得灰白色固体化合物2(25.3g),收率80.0%,纯度为98.5%。HNMR(D2O,400MHz)δ8.200(s,1H),δ8.113(s,1H),δ7.113-7.094(td,2H),δ6.987(m,1H),δ6.580-6.600(td,2H),δ4.294-4.162(AB,2H),δ3.965(m,1H),δ3.965-3.453(AB,2H),δ1.183-1.168(d,3H).MS:[M-1]-:362.11。实施例7化合物2的制备22L三口瓶中,加入化合物1固体(155g粗品,理论值:140.5g),氯仿(750ml),分批加入苯酚(75g),室温搅拌30min,加热至50-55度,8h后,取样监控,原料转化完全,停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合物2的制备方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2的制备方法,



其中X为卤基,其步骤包括:(1)以PMPA为原料,在第一反应溶剂中,与第一卤化试剂反应得到化合物1;(2)HPLC检测原料PMPA转化完全,蒸除溶剂;(3)化合物1在第二反应溶剂中与苯酚反应,得到化合物2。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一卤化试剂选自氯化亚砜,草酰氯,光气,三光气,三氯氧磷,三溴化磷,五溴化磷,三溴氧磷,草酰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第一卤化试剂为氯化亚砜。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一卤化试剂使用1.5-10倍当量的氯化亚砜,优选使用3倍当量的氯化亚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一反应溶剂选自芳香类溶剂、醚类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海波陈斌王云德庄福君沈小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清松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