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沉淀池的自动化排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55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沉淀池的自动化排污装置,包括沉淀池、储水箱、第二水泵、进水管、底板、排污管、进污管和开关机构,开关机构包括固定杆、连杆、开关组件和开关单元,开关组件包括第一拉绳、限位杆、连接杆、限位板、移动板、限位块和滤网,开关单元包括第二拉绳和盖板,该用于沉淀池的自动化排污装置,通过电机和第一水泵的配合,使得絮凝剂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与污水更好的混合,提高净化的效率,与现有的开关机构相比,该开关机构是通过污水的冲击力和污水的压力实现对开关单元的密封,通过浮力球的浮力实现对开关组件的开启和闭合,且第二水泵只能抽取限位块之上的清水,通过设置在进水管上的滤网,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沉淀池的自动化排污装置
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沉淀池的自动化排污装置。
技术介绍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是一种净化水质的设备;沉淀池包括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新型沉淀池以及水平管沉淀池,传统的一般都是通过水泵先将清水抽出,然后再将底部的污水排出,这样在抽水的过程中难以控制抽水管的高度,使得污水也被抽出,降低了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沉淀池的自动化排污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沉淀池的自动化排污装置,包括沉淀池、储水箱、第二水泵、进水管、底板、排污管、进污管、单向阀和开关机构,所述储水箱设置在沉淀池的一侧,所述排污管和进污管均设置在沉淀池远离储水箱的一侧,所述排污管位于进污管的下方,所述底板向着排污管方向倾斜设置在沉淀池的底部,所述第二水泵和进水管均设置在储水箱内,所述第二水泵通过进水管与沉淀池连通,所述单向阀设置在进水管内,所述开关机构设置在沉淀池内,所述开关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沉淀池的自动化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储水箱(2)、第二水泵(13)、进水管(14)、底板(12)、排污管(24)、进污管(29)、单向阀(30)和开关机构,所述储水箱(2)设置在沉淀池(1)的一侧,所述排污管(24)和进污管(29)均设置在沉淀池(1)远离储水箱(2)的一侧,所述排污管(24)位于进污管(29)的下方,所述底板(12)向着排污管(24)方向倾斜设置在沉淀池(1)的底部,所述第二水泵(13)和进水管(14)均设置在储水箱(2)内,所述第二水泵(13)通过进水管(14)与沉淀池(1)连通,所述单向阀(30)设置在进水管(14)内,所述开关机构设置在沉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沉淀池的自动化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储水箱(2)、第二水泵(13)、进水管(14)、底板(12)、排污管(24)、进污管(29)、单向阀(30)和开关机构,所述储水箱(2)设置在沉淀池(1)的一侧,所述排污管(24)和进污管(29)均设置在沉淀池(1)远离储水箱(2)的一侧,所述排污管(24)位于进污管(29)的下方,所述底板(12)向着排污管(24)方向倾斜设置在沉淀池(1)的底部,所述第二水泵(13)和进水管(14)均设置在储水箱(2)内,所述第二水泵(13)通过进水管(14)与沉淀池(1)连通,所述单向阀(30)设置在进水管(14)内,所述开关机构设置在沉淀池(1)内,所述开关机构位于底板(12)上;
所述开关机构包括固定杆(15)、连杆(16)、开关组件和开关单元,所述连杆(16)设置在底板(12)的上方,所述固定杆(15)设置在连杆(16)与底板(12)之间,所述固定杆(15)的一端与底板(12)连接,所述固定杆(15)的另一端与连杆(16)的中部铰接,所述连杆(16)的一端位于进污管(29)的下方,所述开关组件和开关单元分别设置在连杆(16)的两端;
所述开关组件设置在进水管(14)的开口处,所述连杆(16)的一端位于进水管(14)的正上方,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拉绳(17)、限位杆(18)、连接杆(19)、限位板(20)、移动板(21)、限位块(22)和滤网(23),所述移动板(21)为圆柱型,所述滤网(23)设置在进水管(14)远离第二水泵(13)的一端上,所述限位板(18)设置在底板(12)上,所述移动板(21)设置在限位板(18)与滤网(23)之间,所述限位块(18)设置在底板(12)与滤网(23)之间,所述限位块(22)与滤网(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绳(17)、限位杆(18)和连接杆(19)均设置在连杆(16)与限位板(20)之间,所述限位杆(18)通过连接杆(19)与限位板(20)连接,所述限位杆(18)位于移动板(21)的上方,所述限位杆(18)远离连接杆(19)的一端设有导向孔,所述第一拉绳(17)设置在连杆(16)靠近限位杆(18)的一端,所述第一拉绳(17)的一端与移动板(21)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拉绳(1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佳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欧伊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