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装置和具有其的视觉假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47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入装置和具有其的视觉假体,所述植入装置包括:环形壳体,环形壳体内限定出容置腔,环形壳体为金属壳体且开设有缝隙;盖体,盖体封盖容置腔;线圈,线圈用于传递数据和/或能量,线圈设置于容置腔内;刺激电路板,刺激电路板的第一端连接线圈,刺激电路板的第二端为刺激端,所述第二端从所述环形壳体向外延伸。由此,植入装置体积小,而且通过在环形壳体设置缝隙,减小了容置腔内存在的屏蔽,减小了金属壳体在电磁感应下的涡流电流,降低了由于涡流电流导致的发热,保证了无线传输的效率,进而使得线圈的射频信号能稳定可靠地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入装置和具有其的视觉假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入式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植入装置和具有其的视觉假体。
技术介绍
视觉假体是为了帮助视网膜或者其它视觉器官发生病变的患者重新获得光明和视觉的植入式医疗器械。正常视觉的形成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如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将光刺激转换成电信号,在视网膜的各层细胞(如水平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等)编码之后,将神经冲动传输到视皮层。目前常用的一种视觉假体设计是将微电极植入物植入视网膜表面,从而帮助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外层视网膜变性疾病患者。该视觉假体包括植入件和外部件两个部分。植入件中的电子封装体缝合在眼球巩膜外侧,柔性刺激电路板穿过眼球壁,其端部的电极阵列通过固定钉固定在视网膜表面。外部件包括采集视频信息的摄像头,视频信息经过数据转换后无线传输给植入件的电子封装体,电极阵列通过电刺激的方式向视网膜传递刺激,传送到视网膜上的电脉冲信号刺激视网膜上仍保留功能的神经元,并将此刺激通过视觉神经传送到大脑,使患者产生视觉感知。相关技术中,植入件的电子封装体一般与线圈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环形壳体,所述环形壳体内限定出容置腔,所述环形壳体为金属壳体且开设有缝隙;/n盖体,所述盖体封盖所述容置腔;/n线圈,所述线圈用于传递数据和/或能量,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n刺激电路板,所述刺激电路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线圈,所述刺激电路板的第二端为刺激端,所述第二端从所述环形壳体向外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壳体,所述环形壳体内限定出容置腔,所述环形壳体为金属壳体且开设有缝隙;
盖体,所述盖体封盖所述容置腔;
线圈,所述线圈用于传递数据和/或能量,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刺激电路板,所述刺激电路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线圈,所述刺激电路板的第二端为刺激端,所述第二端从所述环形壳体向外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环形壳体设置有过线孔,所述刺激电路板经过所述过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与所述过线孔相连且呈倒T形孔,所述倒T形孔上下贯穿所述环形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上下贯穿所述环形壳体的顶部和底部且与所述过线孔周向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第一端的地线相连接,以形成电刺激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壳体设置有缝合钩,用于通过缝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聿昌庞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微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