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智能化废料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44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4
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智能化废料回收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面四角分别设有移动轮,车体内设有集尘盒,集尘盒的顶面连接风管的一端,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料槽的底部,料槽内设有斜向的筛板,料槽的外周开设第一透槽,第一透槽的底部与筛板的底部平齐。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室内美观性装修的后续清理,如金属吊顶安装,可对地面上的轻质小型杂物进行清扫收集,并初步将杂物进行分类,以便回收,且清扫过程中通过吸尘风机的工作能够减轻扬尘,能够节省人们手动拾取可回收废料的时间,且其通过机械结构与智能模块相配合,既能够满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用需求,也能够控制成本,适宜推广使用,尤其适用于商场、写字楼的装修后期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智能化废料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智能化废料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其所涉及的学科也很广泛,在对建筑室内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如吊顶、墙体涂料等,完工后需要对环境进行整理,一些负责的工人会在废料中挑选出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如打铆钉、螺钉掉落的完好配件,但效率极低,较为马虎的工人直接将之归为废料丢弃,造成浪费,且会拉高设计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智能化废料回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智能化废料回收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面四角分别设有移动轮,车体内设有集尘盒,集尘盒的顶面连接风管的一端,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料槽的底部,料槽内设有斜向的筛板,料槽的外周开设第一透槽,第一透槽的底部与筛板的底部平齐,车体内设有集废盒,筛板的底部朝向集废盒,料槽的上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辊筒,两第一辊筒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辊筒的外周均开设数排第一通孔,第一辊筒的外周均覆有一层弹性膜,弹性膜上均开设同样的第一通孔,第一辊筒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二辊筒,第二辊筒的外周均开设数排第二通孔,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一端分别轴承连接管道的一端,管道的另一端均与车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管道均与风管通过管路连接,风管上设有吸尘风机,车体内设有传送系统,传送系统的上端位于第二辊筒上方,传送系统的下端位于车体外,车体的外周设有朝向传送系统下端的毛刷辊,毛刷辊的外周能与地面接触配合。如上所述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智能化废料回收装置,所述的传送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带轮,其中两个带轮位于第二辊筒的上方,另一个带轮位于车体底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皮带的外周固定安装数个挡板,车体底部开设第二透槽,皮带和挡板均从第二透槽内穿过。如上所述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智能化废料回收装置,所述的车体内设有两个支撑轮,支撑轮的外周均与皮带的外周接触配合。如上所述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智能化废料回收装置,所述的毛刷辊通过辊架连接车体,辊架上设有第一齿带轮,毛刷辊的一端固定安装第一齿轮,车体底部带轮的一端固定安装同样的齿轮带,两第一齿带轮之间通过第一齿传送带连接,第一齿传送带与第一齿轮啮合。如上所述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智能化废料回收装置,所述的第一辊筒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第一链轮,第二辊筒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第二链轮,同侧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其中一个第一链轮的一端固定安装第二齿带轮,车体上通过转轴安装一个同样的第二齿带轮,两第二齿带轮之间通过第二齿传送带连接,另一个第一链轮的一端固定安装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二齿传送带啮合。如上所述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智能化废料回收装置,所述的车体的外周设置两个可翻折开合的车门。如上所述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智能化废料回收装置,所述的移动轮和吸尘风机分别电路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设于车体外周,集尘盒和集废盒内分别设有用以检测剩余容量的检测传感器,车体外周设置警示灯,检测传感器和警示灯分别与控制器电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可采用遥控移动或自动探测路线行走的方式,遥控车或自动扫地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技术均已公开上述移动方式,在此不再赘述,毛刷辊和传送系统相配合能够将地面上的建筑残余材料输送至两第二辊筒之间,左侧的第二辊筒顺时针转动,右侧的第二辊筒逆时针转动,两第二辊筒之间的间距是两第一辊筒间距的1.5-2倍,两弹性膜的间距小于2.8mm,弹性膜的厚度大于0.2mm,两第二辊筒碾压所收集的废料,硬质的边角料通常具有较为锋利的切口,通过第二辊筒的碾压能够使其趋于柔和,后续处理时,既能够防止划伤工作人员,也能够避免划破收集袋等,同时,控制器控制吸尘风机进入工作状态,一部分碎屑和粉末直接通过第二通孔、管道、管路、风管进入集尘盒内,未被碾碎的废料落在两个第一辊筒之间,由于第一辊筒的外周设有弹性膜,硬质废料如螺丝、金属吊顶边角料、铁丝头、铆钉等,会被挤压入两弹性膜之间,然后从其内掉落并落在筛板上,软质聚合废料如涂料块、腻子块等,会被第二辊筒碾碎,碾碎后的结块废料的直径小于2.8mm,可穿过筛板,继而通过风管进入集尘盒内,被筛板阻挡的其他废料在重力作用下沿筛板向下滑动落入集废盒内。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室内美观性装修的后续清理,如金属吊顶安装,可对地面上的轻质小型杂物进行清扫收集,并初步将杂物进行分类,以便回收,且清扫过程中通过吸尘风机的工作能够减轻扬尘,能够节省人们手动拾取可回收废料的时间,且其通过机械结构与智能模块相配合,既能够满足本专利技术的使用需求,也能够控制成本,适宜推广使用,尤其适用于商场、写字楼的装修后期清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驱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模块框图;图4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智能化废料回收装置,如图所示,包括车体1,车体1的底面四角分别设有移动轮2,移动轮2带有动力装置,车体1内设有集尘盒3,其底面与车体1的内壁底面接触配合,集尘盒3的顶面连接风管4的一端,风管4的另一端连接料槽5的底部,料槽5的顶部开口且其底部为锥形结构,以聚集收集的物料至其底部,集尘盒3顶面开孔,风管4从孔内穿过且与之接触配合,以便于后期取出集尘盒3,风管4与料槽5可为固定连接,料槽5内设有斜向的筛板6,筛板6的外周与料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为焊接,筛板6的网眼直径小于3mm,筛板6与水平面之间有夹角α,α=5-15°,料槽5的外周开设第一透槽7,纵向设置且与料槽5内部相通,第一透槽7的底部与筛板6的底部平齐,车体1内设有集废盒8,其顶面开口,筛板6的底部朝向集废盒8,料槽5的上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辊筒9,两第一辊筒9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辊筒9的外周均开设数排第一通孔10,均匀分布于第一辊筒9上,第一辊筒9的外周均覆有一层弹性膜11,弹性膜11上均开设同样的第一通孔10,第一辊筒9与弹性膜11上的第一通孔10一一对应,第一辊筒9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二辊筒12,第一辊筒9和第二辊筒12的两端封闭且内部中空,均为硬质材料制成,第二辊筒12的外周均开设数排第二通孔13,均匀分布于第二辊筒12上,第一辊筒9和第二辊筒12的一端分别轴承连接管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智能化废料回收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的底面四角分别设有移动轮(2),其特征在于:车体(1)内设有集尘盒(3),集尘盒(3)的顶面连接风管(4)的一端,风管(4)的另一端连接料槽(5)的底部,料槽(5)内设有斜向的筛板(6),料槽(5)的外周开设第一透槽(7),第一透槽(7)的底部与筛板(6)的底部平齐,车体(1)内设有集废盒(8),筛板(6)的底部朝向集废盒(8),料槽(5)的上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辊筒(9),两第一辊筒(9)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辊筒(9)的外周均开设数排第一通孔(10),第一辊筒(9)的外周均覆有一层弹性膜(11),弹性膜(11)上均开设同样的第一通孔(10),第一辊筒(9)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二辊筒(12),第二辊筒(12)的外周均开设数排第二通孔(13),第一辊筒(9)和第二辊筒(12)的一端分别轴承连接管道(14)的一端,管道(14)的另一端均与车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管道(14)均与风管(4)通过管路连接,风管(4)上设有吸尘风机,车体(1)内设有传送系统,传送系统的上端位于第二辊筒(12)上方,传送系统的下端位于车体(1)外,车体(1)的外周设有朝向传送系统下端的毛刷辊(15),毛刷辊(15)的外周能与地面接触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智能化废料回收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的底面四角分别设有移动轮(2),其特征在于:车体(1)内设有集尘盒(3),集尘盒(3)的顶面连接风管(4)的一端,风管(4)的另一端连接料槽(5)的底部,料槽(5)内设有斜向的筛板(6),料槽(5)的外周开设第一透槽(7),第一透槽(7)的底部与筛板(6)的底部平齐,车体(1)内设有集废盒(8),筛板(6)的底部朝向集废盒(8),料槽(5)的上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辊筒(9),两第一辊筒(9)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辊筒(9)的外周均开设数排第一通孔(10),第一辊筒(9)的外周均覆有一层弹性膜(11),弹性膜(11)上均开设同样的第一通孔(10),第一辊筒(9)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二辊筒(12),第二辊筒(12)的外周均开设数排第二通孔(13),第一辊筒(9)和第二辊筒(12)的一端分别轴承连接管道(14)的一端,管道(14)的另一端均与车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管道(14)均与风管(4)通过管路连接,风管(4)上设有吸尘风机,车体(1)内设有传送系统,传送系统的上端位于第二辊筒(12)上方,传送系统的下端位于车体(1)外,车体(1)的外周设有朝向传送系统下端的毛刷辊(15),毛刷辊(15)的外周能与地面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智能化废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带轮(16),其中两个带轮(16)位于第二辊筒(12)的上方,另一个带轮(16)位于车体(1)底部,带轮(16)通过皮带(17)连接,皮带(17)的外周固定安装数个挡板(18),车体(1)底部开设第二透槽(19),皮带(17)和挡板(18)均从第二透槽(19)内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艺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颖琪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