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薄铜片引线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154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厚薄铜片引线框架结构,它包括塑封料、第一底部框架、第二底部框架、芯片和铜跳线,所述第一底部框架和第二底部框架固定在塑封料的底部,所述芯片的底部通过焊料固定在第一底部框架的顶部,所述铜跳线的厚端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底部通过焊料固定在芯片的顶部,所述凸台与芯片的连接部位呈圆弧形,所述铜跳线的薄端通过焊料固定在第二底部框架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厚薄铜片引线框架结构,采用厚薄铜跳线,同时设计凸台为圆弧结构,采用顶部、底部双面露铜设计,提高了芯片的性能,散热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厚薄铜片引线框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厚薄铜片引线框架结构,属于二极管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半导体引线框架均为同一厚度,此方式优点为加工方便,价格低廉,缺点难以满足更高的二极管器件要求。为了更高的可靠性能,在产品工作时能最大的散发其产生的热量,为了解决此难题,很多厂家采用底板露铜设计,单一的底部露铜设计已经无法满足散热要求,必须另寻方法。同时如何才能将芯片能力发挥最大化,也是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厚薄铜片引线框架结构,采用厚薄铜跳线,同时设计凸台为圆弧结构,采用顶部、底部双面露铜设计,提高了芯片的性能,散热效果更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厚薄铜片引线框架结构,它包括塑封料、第一底部框架、第二底部框架、芯片和铜跳线,所述第一底部框架和第二底部框架固定在塑封料的底部,所述芯片的底部通过焊料固定在第一底部框架的顶部,所述铜跳线的厚端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底部通过焊料固定在芯片的顶部,所述凸台与芯片的连接部位呈圆弧形,所述铜跳线的薄端通过焊料固定在第二底部框架的顶部。进一步,所述铜跳线的厚端与薄端的过渡面底部设置有倒钩式挡锡槽。进一步,并所述采用顶部、底部双面露铜设计。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铜跳线结构采用厚薄铜片,与芯片接触采用圆弧设计,能最大发挥芯片性能,并有效解决芯片连极等一系列问题。2、若直接将跳线的高度直接设计成顶部露铜结构,由于焊接高度不受控,产品在塑封时,极易被塑封模具合模时压破芯片,造成质量隐患。3、铜跳线上开有卡口挡锡槽,防止焊料过多时产生回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厚薄铜片引线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厚薄铜片引线框架结构,它包括塑封料1、第一底部框架2、第二底部框架3、芯片4和铜跳线5。第一底部框架2和第二底部框架3固定在塑封料1的底部,第一底部框架2和第二底部框架3用于放置铜跳线5,减少成型切断的应力。如图1所示,芯片4的底部通过焊料6固定在第一底部框架2的顶部,铜跳线5的厚端底部设置有凸台7,凸台7的底部通过焊料6固定在芯片4的顶部,凸台7与芯片4的连接部位呈圆弧形71,圆弧形71可以爬锡,防止这中间间隙较小后,产生连极的隐患。铜跳线5的薄端通过焊料6固定在第二底部框架3的顶部。能最大发挥芯片性能,并有效解决芯片连极等问题。铜跳线5顶部采用平板结构,通过后期加工,可将跳线背部露出胶体,在产品底部散热的同时,可以新增30%以上顶部散热面积,大大提升产品可靠性能。铜跳线5前端较厚,也有利于对于散热。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焊料6过多时,产生虹吸作用回流,铜跳线5的厚端与薄端的过渡面底部设置有倒钩式挡锡槽8。如图1所示,塑封料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露铜面9,可以更好地散热,减少工作时的热量,降低芯片失效的概率。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厚薄铜片引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塑封料(1)、第一底部框架(2)、第二底部框架(3)、芯片(4)和铜跳线(5),所述第一底部框架(2)和第二底部框架(3)固定在塑封料(1)的底部,所述芯片(4)的底部通过焊料(6)固定在第一底部框架(2)的顶部,所述铜跳线(5)的厚端底部设置有凸台(7),所述凸台(7)的底部通过焊料(6)固定在芯片(4)的顶部,所述凸台(7)与芯片(4)的连接部位呈圆弧形(71),所述铜跳线(5)的薄端通过焊料(6)固定在第二底部框架(3)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薄铜片引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塑封料(1)、第一底部框架(2)、第二底部框架(3)、芯片(4)和铜跳线(5),所述第一底部框架(2)和第二底部框架(3)固定在塑封料(1)的底部,所述芯片(4)的底部通过焊料(6)固定在第一底部框架(2)的顶部,所述铜跳线(5)的厚端底部设置有凸台(7),所述凸台(7)的底部通过焊料(6)固定在芯片(4)的顶部,所述凸台(7)与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涛王连慧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银河世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