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盘碟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617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盘收放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盘碟刹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缆盘碟刹装置包括机架、电缆盘、刹车盘和碟刹机构;所述电缆盘通过其两端的连接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电缆盘相对于所述机架旋转;所述刹车盘同轴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碟刹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刹车盘连接配合,用于与所述刹车盘接触以制动所述电缆盘。优点: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灵活、方便,能有效、快速地实现电缆盘制动,故障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盘碟刹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盘收放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盘碟刹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常规的电缆盘放卷装置大多采用传动刹车皮与电缆盘之间的挤压摩擦来实现机械制动,因使用频繁,经常造成刹车皮摩擦后失效,并且容易造成电缆盘损坏,从而导致电缆盘线缆跑出电缆盘,造成线缆损坏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盘碟刹装置,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盘碟刹装置,包括机架、电缆盘、刹车盘和碟刹机构;上述电缆盘通过其两端的连接轴可转动的安装在上述机架上,并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上述驱动机构用于驱使上述电缆盘相对于上述机架旋转;上述刹车盘同轴固定在其中一个上述连接轴上;上述碟刹机构安装在上述机架上,并与上述刹车盘连接配合,用于与上述刹车盘接触以制动上述电缆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灵活、方便,能有效、快速地实现电缆盘制动,故障率低。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上述碟刹机构包括刹车安装座、制动杆和两片摩擦片,上述刹车安装座可拆卸的安装于上述机架上,其具有U型的制动部,上述刹车盘的边缘处伸至上述制动部的中间缺口区域内,上述制动杆与上述刹车盘垂直设置,上述制动部远离上述电缆盘的一端设有供上述制动杆穿过的通孔,上述制动杆的一端由上述通孔穿过并延伸靠近上述刹车盘,其中一片上述摩擦片可拆卸的安装于上述制动部靠近上述电缆盘的一端内侧,并靠近上述刹车盘设置,另外一片上述摩擦片可拆卸的安装于上述制动杆的一端端部,上述制动杆可在外力驱使下移动靠近上述远离上述刹车盘,从而使得上述刹车盘夹合于两片上述摩擦片之间,或与两片上述摩擦片分离。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碟刹机构设计简单,操作方便、迅捷。进一步,上述碟刹机构还包括回弹限位结构,上述回弹限位结构包括导向套筒、弹性件和制动手柄,上述导向套筒固定于上述制动部远离上述电缆盘的一端外侧对应上述通孔的位置,上述通孔的内侧孔口处设有限位套筒,上述制动杆的一端由外向内依次穿过上述导向套筒、通孔和限位套筒,上述导向套筒上设有与上述制动杆移动轨迹相匹配的滑道,上述制动手柄由外向内穿过上述滑道,并与上述制动杆连接固定,上述弹性件设置于上述制动手柄与上述限位套筒之间,并分别与上述制动杆和上述限位套筒弹性连接,上述制动手柄可在外力驱使下沿上述滑道滑动,并带动上述制动杆朝向上述刹车盘移动靠近,并压缩上述弹性件,撤销外力后,上述弹性件恢复初始状态,并带动上述制动杆及制动手柄朝向远离上述刹车盘的方向移动回位。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使得整个碟刹机构结构更合理、紧凑,制动节奏较好,操作更方便、快捷。进一步,上述弹性件为设置于上述通孔中并套设于上述制动杆外部的弹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简单。进一步,上述制动杆包括端部和杆部,上述制动杆的杆部由外向内依次穿过上述导向套筒、通孔和限位套筒,上述弹簧套设于上述制动杆的杆部外,其两端分别与上述制动杆的端部和上述限位套筒弹性相连。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便于弹簧的良好装配。进一步,上述碟刹机构还包括锁紧手轮,上述限位套筒为圆筒,并与上述刹车盘垂直设置,且其内壁设有内螺纹,上述锁紧手轮的一端设有与上述限位套筒相匹配的圆筒状的连接部,上述连接部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上述连接部伸入上述限位套筒远离上述刹车盘的一端,并相互旋合,上述制动杆的另一端伸入上述连接部内,外力拧动上述锁紧手轮,上述锁紧手轮可移动至其一端端部与上述制动杆的另一端相抵或分离。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利于制动状态的保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缆盘碟刹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缆盘碟刹装置中碟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机架,2、电缆盘,3、刹车盘,4、碟刹机构,41、刹车安装座,42、制动杆,43、摩擦片,44、导向套筒,45、弹性件,46、制动手柄,47、限位套筒,48、锁紧手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缆盘碟刹装置包括机架1、电缆盘2、刹车盘3和碟刹机构4;上述电缆盘2通过其两端的连接轴可转动的安装在上述机架1上,并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上述驱动机构用于驱使上述电缆盘2相对于上述机架1旋转;上述刹车盘3同轴固定在其中一个上述连接轴上;上述碟刹机构4安装在上述机架1上,并与上述刹车盘3连接配合,用于与上述刹车盘3接触以制动上述电缆盘2。工作原理:通过碟刹机构4对刹车盘3采用碟刹方式制动,从而达到对电缆盘2有效、快速、灵活地制动的目的,整个装置设计比较简单,操作简单、反应迅速,改善了传统技术采用刹车皮与电缆盘之间的挤压摩擦来进行制动故障率高,容易损坏电缆盘,并且容易导致电缆跑偏甚至跑出电缆盘的的状况。需要说明是:其中一根连接轴上同轴安装有链轮,该链轮通过绕过其的链条与电机的驱动轴的另一个相匹配的链轮传动连接,电机运行时通过链轮带动链条及连接轴传动从而带动电缆盘2旋转放卷。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碟刹机构4包括刹车安装座41、制动杆42和两片摩擦片43,上述刹车安装座41可拆卸的安装于上述机架1上,其具有U型的制动部,上述刹车盘3的边缘处伸至上述制动部的中间缺口区域内,上述制动杆42与上述刹车盘3垂直设置,上述制动部远离上述电缆盘2的一端设有供上述制动杆42穿过的通孔,上述制动杆42的一端由上述通孔穿过并延伸靠近上述刹车盘3,其中一片上述摩擦片43可拆卸的安装于上述制动部靠近上述电缆盘2的一端内侧,并靠近上述刹车盘3设置,另外一片上述摩擦片43可拆卸的安装于上述制动杆42的一端端部,上述制动杆42可在外力驱使下移动靠近上述远离上述刹车盘3,从而使得上述刹车盘3夹合于两片上述摩擦片43之间,或与两片上述摩擦片43分离,碟刹机构4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仅需通过外力推动制动杆42即可实现两片摩擦片43与刹车盘3相互挤压摩擦,以制动刹车盘3和电缆盘2的目的。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碟刹机构4还包括回弹限位结构,上述回弹限位结构包括导向套筒44、弹性件45和制动手柄46,上述导向套筒44固定于上述制动部远离上述电缆盘2的一端外侧对应上述通孔的位置,上述通孔的内侧孔口处设有限位套筒47,上述制动杆42的一端由外向内依次穿过上述导向套筒44、通孔和限位套筒47,上述导向套筒44上设有与上述制动杆42移动轨迹相匹配的滑道,上述制动手柄46由外向内穿过上述滑道,并与上述制动杆42连接固定,上述弹性件45设置于上述制动手柄46与上述限位套筒47之间,并分别与上述制动杆42和上述限位套筒47弹性连接,上述制动手柄46可在外力驱使下沿上述滑道滑动,并带动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盘碟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电缆盘(2)、刹车盘(3)和碟刹机构(4);所述电缆盘(2)通过其两端的连接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并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电缆盘(2)相对于所述机架(1)旋转;所述刹车盘(3)同轴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碟刹机构(4)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并与所述刹车盘(3)连接配合,用于与所述刹车盘(3)接触以制动所述电缆盘(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盘碟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电缆盘(2)、刹车盘(3)和碟刹机构(4);所述电缆盘(2)通过其两端的连接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并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电缆盘(2)相对于所述机架(1)旋转;所述刹车盘(3)同轴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碟刹机构(4)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并与所述刹车盘(3)连接配合,用于与所述刹车盘(3)接触以制动所述电缆盘(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盘碟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刹机构(4)包括刹车安装座(41)、制动杆(42)和两片摩擦片(43),所述刹车安装座(41)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其具有U型的制动部,所述刹车盘(3)的边缘处伸至所述制动部的中间缺口区域内,所述制动杆(42)与所述刹车盘(3)垂直设置,所述制动部远离所述电缆盘(2)的一端设有供所述制动杆(42)穿过的通孔,所述制动杆(42)的一端由所述通孔穿过并延伸靠近所述刹车盘(3),其中一片所述摩擦片(43)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制动部靠近所述电缆盘(2)的一端内侧,并靠近所述刹车盘(3)设置,另外一片所述摩擦片(43)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制动杆(42)的一端端部,所述制动杆(42)可在外力驱使下移动靠近所述远离所述刹车盘(3),从而使得所述刹车盘(3)夹合于两片所述摩擦片(43)之间,或与两片所述摩擦片(43)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盘碟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刹机构(4)还包括回弹限位结构,所述回弹限位结构包括导向套筒(44)、弹性件(45)和制动手柄(46),所述导向套筒(44)固定于所述制动部远离所述电缆盘(2)的一端外侧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所述通孔的内侧孔口处设有限位套筒(47),所述制动杆(42)的一端由外向内依次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祥贵许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特瑞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