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足盾构管片吊机曲线行走的吊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55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满足盾构管片吊机曲线行走的吊梁,其包括两根相平行设置的吊梁本体以及连接于各个所述吊梁本体下端面上的滚子链条,每个吊梁本体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吊梁单元、两端部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吊梁单元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栓组件以及开设于吊梁单元上的连接孔相连接,螺栓组件穿设于连接孔内,且连接孔的孔径大于螺栓组件中螺栓的螺纹段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连接于吊梁单元之间的连接板实现吊梁单元的连接,而用于连接连接板和中板的螺栓与中板上的连接孔不是紧固连接,使得吊梁单元与吊梁单元之间存在一定的摆动余量以适应隧道线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满足盾构管片吊机曲线行走的吊梁
本技术属于盾构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满足盾构管片吊机曲线行走的吊梁。
技术介绍
因为盾构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隧道设计的线型进行上坡、下坡和左转、右转等,现有的盾构主机与后方的台车之间固定连接,在转弯或上下坡时,依靠连接件及台车自身的极少的柔性以及连接间隙实现过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可弯曲余量极少,容易对连接件造成损伤,且过弯不够流畅,因此为满足盾构机转弯和上下坡的要求,需要对盾构机与台车之间的连接件进行重新设计,以满足盾构机转弯和上下坡的施工需要,同时对台车之间的吊梁的连接也提出了相同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满足盾构管片吊机曲线行走的吊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满足盾构管片吊机曲线行走的吊梁,其包括两根相平行设置的吊梁本体以及连接于各个所述吊梁本体下端面上的滚子链条,每个所述吊梁本体包括多个依次连接且由工字钢制成的吊梁单元、连接于相邻两个吊梁单元之间的连接组件,所述吊梁单元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板和下板以及垂直设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的中板,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端部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吊梁单元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组件以及开设于所述吊梁单元上的连接孔相连接,所述螺栓组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且所述连接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螺栓组件中螺栓的螺纹段的直径。优化的,所述连接孔开设有所述中板上且位于中板的下段。优化的,同一个连接孔的两侧设有两个所述连接板。优化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吊梁单元的上板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下端面上的担设板,所述担设板具有伸出于所述上板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外直至相邻的所述上板的下方,所述担设板伸出于所述上板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外的部分朝向所述下板方向倾斜。进一步地,所述担设板伸出于所述上板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外的部分与所述上板之间的夹角度数为5-20°。进一步地,两个吊梁单元相邻端部下方的所述滚子链条具有拉深余量,当相邻两个吊梁单元完全拉开后,所述滚子链条呈弧形垂于两个吊梁单元相邻端部的下方。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利用连接于吊梁单元之间的连接板实现吊梁单元的连接,而用于连接连接板和中板的螺栓与中板上的连接孔不是紧固连接,使得吊梁单元与吊梁单元之间存在一定的摆动余量以适应隧道线型,结合担设板与相邻的吊梁单元之间的动摩擦或静摩擦连接板分担吊梁单元之间的牵引力,从而实现吊梁单元能适应盾构机的平顺过弯或上下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A;图3为图2去掉上板后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满足盾构管片吊机曲线行走的吊梁包括两根相平行的吊梁本体9以及连接于各个吊梁本体9下端面上的滚子链条10。如图2和3所示,每个吊梁本体9包括多个依次连接且由工字钢制成的吊梁单元0、连接于相邻两个吊梁单元0之间的连接组件1,吊梁单元0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板2和下板4以及垂直设于上板2和下板4之间的中板3,连接组件1包括两端部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吊梁单元0之间的连接板5,连接板5通过螺栓组件6以及开设于吊梁单元上的连接孔7相连接,螺栓组件6穿设于连接孔7内,且连接孔7的孔径大于螺栓组件6中螺栓的螺纹段的直径。连接孔7开设有中板3上且位于中板3的下段。同一个连接孔7的两侧设有两个连接板5。连接组件1还包括设于吊梁单元0的上板2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下端面上的担设板8,担设板8具有伸出于上板2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外直至相邻的上板2的下方,担设板8伸出于上板2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外的部分朝向下板4方向倾斜。担设板8伸出于上板2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外的部分与上板2之间的夹角度数为5-20°。两个吊梁单元0相邻端部下方的滚子链条10具有拉深余量,当相邻两个吊梁单元0完全拉开后,滚子链条10呈弧形垂于两个吊梁单元0相邻端部的下方。本技术的原理是:利用连接于吊梁单元之间的连接板实现吊梁单元的连接,而用于连接连接板和中板的螺栓与中板上的连接孔不是紧固连接,使得吊梁单元与吊梁单元之间存在一定的摆动余量以适应隧道线型,结合担设板与相邻的吊梁单元之间的动摩擦或静摩擦连接板分担吊梁单元之间的牵引力,从而实现吊梁单元能适应盾构机的平顺过弯或上下坡。本行走吊梁后段固定于后续台车中间左右两侧台车的上桁架上,前段固定于连接桥下部,因管片、材料的运输要求导致吊梁的长度较长,为满足盾构机转弯或上下坡的要求,需在吊梁上设置铰接点,且该铰接点需与连接桥和后续台车之间为铰接处于同一平面上。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满足盾构管片吊机曲线行走的吊梁,其包括两根相平行设置的吊梁本体以及连接于各个所述吊梁本体下端面上的滚子链条,每个所述吊梁本体包括多个依次连接且由工字钢制成的吊梁单元、连接于相邻两个吊梁单元之间的连接组件,所述吊梁单元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板和下板以及垂直设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的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端部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吊梁单元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组件以及开设于所述吊梁单元上的连接孔相连接,所述螺栓组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且所述连接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螺栓组件中螺栓的螺纹段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满足盾构管片吊机曲线行走的吊梁,其包括两根相平行设置的吊梁本体以及连接于各个所述吊梁本体下端面上的滚子链条,每个所述吊梁本体包括多个依次连接且由工字钢制成的吊梁单元、连接于相邻两个吊梁单元之间的连接组件,所述吊梁单元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板和下板以及垂直设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的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端部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吊梁单元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组件以及开设于所述吊梁单元上的连接孔相连接,所述螺栓组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且所述连接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螺栓组件中螺栓的螺纹段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足盾构管片吊机曲线行走的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开设有所述中板上且位于中板的下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足盾构管片吊机曲线行走的吊梁,其特征在于: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龙张天举赵醒毅王舒菲钱文启郑立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