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式停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4889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式停车设备,立体式停车设备包括至少一组停车单元;每一组停车单元包含:立体框架、升降载车板、起重装置、以及底层横移载车板,立体框架内设有二层停车位和位于二层停车位正下方的底层停车位,升降载车板连接在立体框架上,起重装置设置于立体框架上用于驱动升降载车板在底层停车位和二层停车位之间上下移动,底层横移载车板用于停靠位于底层的汽车且底层横移载车板能从停车单元的外侧横移进入底层停车位。在载车板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倾斜引导板A,当倾斜引导板A立起时,底层横移载车板横移进底层停车位的过程中,不会与立体框架发生干涉,能缩短立体框架整体的长度,降低成本,特别是适合公交车等长轴距的车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式停车设备
本技术涉及立体式停车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立体式停车设备越来越普及,其主要具有如下问题:第一、对于停靠新能源汽车并能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立体式停车设备,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电缆比较粗,为了将电缆整理整齐,通常采用将电缆卷在滚筒上的方案,但是对于直径比较粗的电缆线需要使用直径很大的滚筒才能卷起,占用空间大也不易收折;第二、随着停车设备设计的不断优化,立体车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但是为了保证载车板顺畅的升降需要设置一定的间隙,这导致载车板在空中悬着的时候不是特别稳定;第三、升降载车板是立体式停车设备的重要部件,升降载车板主要用于承载车辆升降,因升降载车板悬在空中,因此需要防止车辆在升降或者平移的过程中汽车出现溜车而引起不稳定、不安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包括至少一组停车单元;每一组停车单元包含:立体框架、升降载车板、起重装置、以及底层横移载车板,所述的立体框架内设有二层停车位和位于二层停车位正下方的底层停车位,所述的升降载车板连接在立体框架上,所述的起重装置设置于立体框架上用于驱动升降载车板在底层停车位和二层停车位之间上下移动,所述的底层横移载车板用于停靠位于底层的汽车且所述的底层横移载车板能从停车单元的外侧横移进入底层停车位。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的底层横移载车板包含载车板本体,所述载车板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驱动底层横移载车板沿着垂直汽车停靠的方向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载车板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枢接有用于供汽车行驶至载车板本体上的倾斜引导板A,所述的载车板本体上设有用于驱动倾斜引导板A放下或者立起的倾斜引导板收放组件,当倾斜引导板A放下时,汽车可通过斜引导板A行驶至载车板本体上。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的升降载车板上设有用于给汽车充电的充电设备,所述立体框架的顶部与升降载车板之间设有用于收纳电缆的收纳架,所述的收纳架包括连接在立体框架上的上连接件和连接在升降载车板上的下连接件,所述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依次连接有多组可折叠的四边形杆组,使得上连接件能接近或者远离下连接件,每一组所述的四边形杆组包含首尾依次铰接的左上连接杆、左下连接杆、右下连接杆、以及右上连接杆,同一组四边形杆组的左上连接杆、左下连接杆、右上连接杆和右下连接杆呈平行四边形布置,所述的左上连接杆、左下连接杆、右上连接杆、以及右下连接杆上分别设有用于将电缆固定在其上的电缆定位组件,使得电缆能沿着左上连接杆或者左下连接杆或者右上连接杆或者以及右下连接杆排布。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的电缆定位组件为分别设置在左上连接杆、左下连接杆、右上连接杆、以及右下连接杆上的可供电缆通过的电缆通过孔。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相邻两组四边形杆组之间设有连接组件,所述的连接组件包含连接块A和连接块B,连接块A和连接块B的中部相互铰接,所述左上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A的一端,所述右下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A的另一端,所述左下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B的一端,所述右上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B的另一端。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的立体框架包含立柱、水平横梁以及水平纵梁,所述的水平纵梁上设有用于托住升降载车板的防沉机构,所述的防沉机构包括设置在水平纵梁上的承托件,所述的承托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在水平纵梁上,所述的承托件能相对水平纵梁伸出或者缩回,且当承托件相对水平纵梁缩回时,升降载车板能正常地升降,当承托件相对水平纵梁伸出时,承托件能将升降载车板托住,所述水平纵梁上设有用于驱动承托件相对水平纵梁缩回或者伸出的承托件驱动机构。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水平纵梁上设有用于给承托件导向的导轨,所述的承托件驱动机构包含滑动连接在水平纵梁上的驱动杆,所述承托件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承托件且与第一斜面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互平行,所述的驱动杆上设有与第一斜面配合使用进而使承托件伸出的第一楔块,所述的驱动杆上设有与第二斜面配合使用进而使承托件缩回的第二楔块,所述的水平纵梁上设有用于推动驱动杆往复运动进而使承托件伸出或者缩回的驱动器。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承托件上设有与第一斜面相交的第一限位平面,所述的第一限位平面与第一楔块配合以限制承托件伸出的最大位移;所述承托件上设有与第二斜面相交的第二限位平面,所述的第二限位平面与第二楔块配合以限制承托件缩回的最大位移。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的升降载车板包括载车板框架和设置在载车板框架上的承载板,所述的承载板的底部设有防溜车装置,所述的载车板防溜车装置包括第一挡车杆和第二挡车杆,所述的第一挡车杆滑动连接在载车板框架上,所述的第二挡车杆滑动连接在载车板框架上,所述的承载板上设有用于避让第一挡车杆的第一通过孔,所述的承载板上设有用于避让第二挡车杆的第二通过孔,所述的载车板框架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挡车杆从第一通过孔伸出进而挡住车轮左侧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的载车板框架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挡车杆从第二通过孔伸出进而挡住车轮右侧的第二驱动组件。如上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所述的第一驱动组件包含转动连接在载车板框架上的旋转套A,所述的旋转套A内螺纹连接有螺杆A,所述螺杆A的上端与第一挡车杆连接,第二驱动组件包含转动连接在载车板框架上的旋转套B,所述的旋转套B内螺纹连接有螺杆B,所述螺杆B的上端与第二挡车杆连接,所述的载车板框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旋转套A和旋转套B同步转动进而驱动螺杆A和螺杆B升降的驱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升降载车板和起重装置能将处于地面的汽车从底层停车位上升至二层停车位,然后通过底层横移载车板将汽车从停车单元的外侧横移进入底层停车位,采用这样的设计方式,停车、取车方便,同时汽车在停车、取车的时候能直接开进升降载车板或者底层横移载车板上,没有转弯半径,具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2、在载车板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倾斜引导板A,当倾斜引导板A立起时,底层横移载车板横移进底层停车位的过程中,不会与立体框架发生干涉,采用这种设计,能缩短立体框架整体的长度,降低成本,特别是适合公交车等长轴距的车型。3、收纳架能方便对比较粗的电缆进行收折和展开,具有结构简单且稳定、收折后占用空间小的优点,能将电缆线整理整齐。4、防沉机构的承托件能将升降载车板托住,采用这种设计相当于将升降设备的升降部件之间放置在坚实的基础上,能提高升降载车板停下来的稳定性。5、在承载板的底部设有防溜车装置能将车轮的前进方向和后退方向都阻挡住,能防止汽车停好之后出现溜车的现象,提高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中停车单元的侧视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中停车单元的侧视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中底层横移载车板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包括至少一组停车单元(1000);每一组停车单元(1000)包含:立体框架(1)、升降载车板(8)、起重装置(3)、以及底层横移载车板(4),所述的立体框架(1)内设有二层停车位(1001)和位于二层停车位(1001)正下方的底层停车位(1002),所述的升降载车板(8)连接在立体框架(1)上,所述的起重装置(3)设置于立体框架(1)上用于驱动升降载车板(8)在底层停车位(1002)和二层停车位(1001)之间上下移动,所述的底层横移载车板(4)用于停靠位于底层的汽车(2000)且所述的底层横移载车板(4)能从停车单元(1000)的外侧横移进入底层停车位(1002)。/n

【技术特征摘要】
1.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包括至少一组停车单元(1000);每一组停车单元(1000)包含:立体框架(1)、升降载车板(8)、起重装置(3)、以及底层横移载车板(4),所述的立体框架(1)内设有二层停车位(1001)和位于二层停车位(1001)正下方的底层停车位(1002),所述的升降载车板(8)连接在立体框架(1)上,所述的起重装置(3)设置于立体框架(1)上用于驱动升降载车板(8)在底层停车位(1002)和二层停车位(1001)之间上下移动,所述的底层横移载车板(4)用于停靠位于底层的汽车(2000)且所述的底层横移载车板(4)能从停车单元(1000)的外侧横移进入底层停车位(1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横移载车板(4)包含载车板本体(41),所述载车板本体(41)的底部设有用于驱动底层横移载车板(4)沿着垂直汽车停靠的方向移动的行走机构(42),所述载车板本体(41)的两端分别设有枢接有用于供汽车行驶至载车板本体(41)上的倾斜引导板A(43),所述的载车板本体(41)上设有用于驱动倾斜引导板A(43)放下或者立起的倾斜引导板收放组件(44),当倾斜引导板A(43)放下时,汽车(2000)可通过斜引导板A(43)行驶至载车板本体(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载车板(8)上设有用于给汽车(2000)充电的充电设备(3000),所述立体框架(1)的顶部与升降载车板(8)之间设有用于收纳电缆的收纳架(9),所述的收纳架(9)包括连接在立体框架(1)上的上连接件(91)和连接在升降载车板(8)上的下连接件(92),所述的上连接件(91)和下连接件(92)之间依次连接有多组可折叠的四边形杆组(93),使得上连接件(91)能接近或者远离下连接件(92),每一组所述的四边形杆组(93)包含首尾依次铰接的左上连接杆(931)、左下连接杆(932)、右下连接杆(934)、以及右上连接杆(933),同一组四边形杆组(93)的左上连接杆(931)、左下连接杆(932)、右上连接杆(933)和右下连接杆(934)呈平行四边形布置,所述的左上连接杆(931)、左下连接杆(932)、右上连接杆(933)、以及右下连接杆(934)上分别设有用于将电缆固定在其上的电缆定位组件,使得电缆能沿着左上连接杆(931)或者左下连接杆(932)或者右上连接杆(933)或者以及右下连接杆(934)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定位组件为分别设置在左上连接杆(931)、左下连接杆(932)、右上连接杆(933)、以及右下连接杆(934)上的可供电缆通过的电缆通过孔(90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四边形杆组(93)之间设有连接组件(95),所述的连接组件(95)包含连接块A(951)和连接块B(952),连接块A(951)和连接块B(952)的中部相互铰接,所述左上连接杆(931)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A(951)的一端,所述右下连接杆(934)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A(951)的另一端,所述左下连接杆(932)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B(952)的一端,所述右上连接杆(933)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块B(952)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框架(1)包含立柱(11)、水平横梁(12)以及水平纵梁(1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李杨帆刘汉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惠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