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17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腿,两根支腿之间固定有横梁,两根支腿的后端均固定有立柱,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载车板的后端铰接,另一端与横梁铰接,所述支腿和立柱之间设有带动载车板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和驱动液压缸,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支腿铰接,另一端与载车板铰接,所述驱动液压缸的壳体与立柱铰接,所述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驱动杆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驱动液压缸和第二驱动液压缸动作,带动载车板向上运动,在载车板上方和下方均可停车辆,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
本技术属于停车位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车辆日渐增多,通常地下停车位只能停一辆车,车位无法满足一个家庭车辆增多的需求。目前的仰卧式立体停车位设备较大,在空间低于3米以下的室内无法安装使用,另外立体停车位的载车板锁定装置较为笨重,结构复杂,故障率较高,占用空间大且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腿,两根支腿之间固定有横梁,两根支腿的后端均固定有立柱,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载车板的后端铰接,另一端与横梁铰接,所述支腿和立柱之间设有带动载车板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和驱动液压缸,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支腿铰接,另一端与载车板铰接,所述驱动液压缸的壳体与立柱铰接,所述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驱动杆铰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载车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一驱动液压缸,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液压缸。进一步地,所述载车板朝向第一驱动杆的侧面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驱动杆上设有与其沿水平方向滑移配合的第一限位轴,所述第一限位轴能够与第一限位孔插接,所述第二驱动杆朝向载车板的侧面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载车板上设有与其沿水平方向滑移配合的第二限位轴,所述第二限位轴能与第二限位孔插接,所述第一驱动杆上设有能够带动第一限位轴向第一限位槽内移动的第一限位弹簧,所述载车板上设有能够带动第二限位轴向第二限位槽内移动的第二限位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轴和第二限位轴之间固定有联动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杆上铰接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设置在第一限位轴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轴上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上设有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杆上固定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有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抵接时,所述第一限位轴完全离开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驱动杆上铰接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上固定有可将第二限位孔朝向载车板的开口挡住的第二挡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杆上固定有顶杆,所述载车板转动到地面上过程中,所述第一支腿通过推动顶杆使所述第二定位面完全离开第一定位面。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驱动装置的控制系统,所述支腿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与第一驱动杆连接,所述第二支腿与第二驱动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后端上固定有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第一上升限位开关,第二驱动杆的后端固定有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第二上升限位开关,当所述载车板上升到到其下方可以停另一辆车时,所述第一上升限位开关的触头与固定在第一支腿上的第一上升抵接块接触并将电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所述第二上升限位开关的触头与固定在第二支腿上的第二上升抵接块接触并将电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第一驱动杆的前端上固定有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第一下降限位开关,第二驱动杆的前端固定有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第二下降限位开关,当所述载车板下降到地面时,所述第一下降限位开关的触头与固定在载车板上的第一下降抵接块抵接,所述第二下降限位开关的触头与固定在载车板上的第二下降抵接块抵接,所述第一下降限位开关和第二下降限位开关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杆上连接有第一防坠落限位开关,当所述第一限位轴完全离开第一限位孔时第一防坠落限位开关将电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当所述第二限位轴完全离开第二限位孔时第二防坠落限位开关将电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同时得到第一防坠落限位开关和第二防坠落限位开关的电信号时,所述第一驱动液压缸和第二驱动液压缸才能够带动载车板下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液压缸上连接有控制其活塞杆移动速度的流量调节阀。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车停在载车板上后,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驱动液压缸和第二驱动液压缸动作,第一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和第二驱动液压缸的活塞分别带动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向上转动,由于载车板的后端与横梁之间铰接有连接杆,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带动载车板向上转动的同时向上提升,能够增加载车板下方停车的空间,停车位结构紧凑,在有限高度下能够停放两辆车辆;2、第一限位轴与第一限位孔插接,第二限位轴与第二限位孔插接,能够将载车板的位置限制,避免了第一驱动液压缸和第二驱动液压缸漏油或其他元件出现故障时,载车板下降压坏其下方的车辆;3、通过拉动联动绳能够将第一限位轴移出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轴移出第二限位孔,此时第一定位部将第一限位轴的位置定位,第二定位部将第二限位孔朝向载车板的开口挡住,控制系统同时得到第一防坠落限位开关和第二防坠落限位开关的电信号,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第一驱动液压缸和第二驱动液压缸带动载车板向下转动,避免了载车板下降过程中将第一限位轴和第二限位轴折断;4、载车板转动到地面上过程中,第一支腿通过推动顶杆使第二定位面完全离开第一定位面,从而使第一限位轴继续与载车板的右侧面抵接,方便下次载车板向上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图4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4中IV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第一限位轴与固定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二限位轴与载车槽内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的左视图;图10为控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图11为第一驱动液压缸和第二驱动液压缸与对应电磁阀连接示意图;图12为载车板放置在地面上时停车位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V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4为图12中V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5为固定卡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驱动液压缸;2、第一立柱;3、支撑板;4、载车槽;5、第一支腿;6、第二支腿;7、载车板;9、第二驱动液压缸;10、第二立柱;11、横梁;12、油泵;13、第一上升抵接块;14、第一上升限位开关;15、第一驱动杆;16、联动绳;17、固定柱;18、第一定位杆;19、顶杆;20、第一限位环;21、第一防坠落限位开关;22、第一固定块;23、第二驱动杆;25、第一下降限位开关;26、第一下降抵接块;27、第二定位杆;28、第一延伸板;29、第一限位轴;30、第二延伸板;32、第二定位部;33、第二防坠落限位开关;35、第二上升抵接块;36、第二上升限位开关;37、第二限位轴;38、第二下降限位开关;39、第二下降抵接块;40、第一定位部;41、第二定位面;42、第一定位面;43、第一滑轴;44、第一限位弹簧;45、第一安装槽;46、第二安装槽;47、固定环;48、第二限位弹簧;49、第二连接杆;50、互锁遥控开关;51-1、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腿,两根支腿之间固定有横梁,两根支腿的后端均固定有立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载车板的后端铰接,另一端与横梁铰接,所述支腿和立柱之间设有带动载车板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和驱动液压缸,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支腿铰接,另一端与载车板铰接,所述驱动液压缸的壳体与立柱铰接,所述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驱动杆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腿,两根支腿之间固定有横梁,两根支腿的后端均固定有立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载车板的后端铰接,另一端与横梁铰接,所述支腿和立柱之间设有带动载车板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和驱动液压缸,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支腿铰接,另一端与载车板铰接,所述驱动液压缸的壳体与立柱铰接,所述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驱动杆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载车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一驱动液压缸,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液压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朝向第一驱动杆的侧面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驱动杆上设有与其沿水平方向滑移配合的第一限位轴,所述第一限位轴能够与第一限位孔插接,所述第二驱动杆朝向载车板的侧面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载车板上设有与其沿水平方向滑移配合的第二限位轴,所述第二限位轴能与第二限位孔插接,所述第一驱动杆上设有能够带动第一限位轴向第一限位槽内移动的第一限位弹簧,所述载车板上设有能够带动第二限位轴向第二限位槽内移动的第二限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轴和第二限位轴之间固定有联动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杆上铰接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设置在第一限位轴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轴上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上设有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杆上固定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有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抵接时,所述第一限位轴完全离开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驱动杆上铰接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上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全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子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