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前设备中的运管机构
本技术涉及铸管输送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炉前设备中的运管机构。
技术介绍
离心铸管生产工序中,退火处理是必不可少的,连续式退火炉通常配置有炉前设备,用于将铸管有序地输送至退火炉的炉内输送链上,现在炉前设备中的运管机构设计不合理、经常发生铸管后滚现象,从而影响了铸管的正常输送,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炉前设备中的运管机构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铸管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后滚、运管可靠性好的运管机构。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炉前设备中的运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回装置以及沿运管方向依次设置的分管机构、对中机构、承托旋转机构和挡管放管机构;所述分管机构和对中机构之间、对中机构和承托旋转机构之间以及承托旋转机构和挡管放管机构之间均设置铸管承托轨道架;所述分管机构包括铸管承托梁、分管拨块和挡管块;所述铸管承托梁可转动设置,其一端设置有挡管用的凸出板,所述分管拨块和挡管块位于铸管承托梁的另一端处,分管拨块和挡管块均可转动安装;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对中机和一号拨管块;所述一号拨管块可转动设置,用于将对中完成的铸管拨至承托旋转机构上;所述承托旋转机构处安装有用于将铸管拨至承托旋转机构和挡管放管机构之间的铸管承托轨道架上的二号拨管块;所述止回装置安装在承托旋转机构和挡管放管机构之间的铸管承托轨道架的侧旁。优选的,所述二号拨管块共设置四个,分为两对,呈左右对称安装,其中位于右边的两个二号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前设备中的运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回装置(1)以及沿运管方向依次设置的分管机构(A5)、对中机构(A4)、承托旋转机构(A8)和挡管放管机构(A3);所述分管机构(A5)和对中机构(A4)之间、对中机构(A4)和承托旋转机构(A8)之间以及承托旋转机构(A8)和挡管放管机构(A3)之间均设置铸管承托轨道架(A1);所述分管机构(A5)包括铸管承托梁(131)、分管拨块(132)和挡管块(133);所述铸管承托梁(131)可转动设置,其一端设置有挡管用的凸出板,所述分管拨块(132)和挡管块(133)位于铸管承托梁(131)的另一端处,分管拨块(132)和挡管块(133)均可转动安装;所述对中机构(A4)包括对中机(134)和一号拨管块(135);所述一号拨管块(135)可转动设置,用于将对中完成的铸管拨至承托旋转机构(A8)上;所述承托旋转机构(A8)处安装有用于将铸管拨至承托旋转机构(A8)和挡管放管机构(A3)之间的铸管承托轨道架(A1)上的二号拨管块(136);所述止回装置(1)安装在承托旋转机构(A8)和挡管放管机构(A3)之间的铸管承托轨道架(A1)的侧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前设备中的运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回装置(1)以及沿运管方向依次设置的分管机构(A5)、对中机构(A4)、承托旋转机构(A8)和挡管放管机构(A3);所述分管机构(A5)和对中机构(A4)之间、对中机构(A4)和承托旋转机构(A8)之间以及承托旋转机构(A8)和挡管放管机构(A3)之间均设置铸管承托轨道架(A1);所述分管机构(A5)包括铸管承托梁(131)、分管拨块(132)和挡管块(133);所述铸管承托梁(131)可转动设置,其一端设置有挡管用的凸出板,所述分管拨块(132)和挡管块(133)位于铸管承托梁(131)的另一端处,分管拨块(132)和挡管块(133)均可转动安装;所述对中机构(A4)包括对中机(134)和一号拨管块(135);所述一号拨管块(135)可转动设置,用于将对中完成的铸管拨至承托旋转机构(A8)上;所述承托旋转机构(A8)处安装有用于将铸管拨至承托旋转机构(A8)和挡管放管机构(A3)之间的铸管承托轨道架(A1)上的二号拨管块(136);所述止回装置(1)安装在承托旋转机构(A8)和挡管放管机构(A3)之间的铸管承托轨道架(A1)的侧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前设备中的运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管放管机构(A3)包括可转动设置的挡管放管块(A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前设备中的运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铸管承托梁(131)、分管拨块(132)、挡管块(133)、一号拨管块(135)、二号拨管块(136)和挡管放管块(A31)的转动均是采用油缸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前设备中的运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装置(1)包括止回挡板(11)和用于限制所述止回挡板(11)转动角度的转动限制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灵,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春风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