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工件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169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式工件翻转装置,包括方形结构的转动箱,转动箱的四个侧面分别设置有承托板和固定板,承托板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推拉板,推拉板上设有第一铰接圆孔和第二铰接圆孔,第一铰接圆孔内穿设有第一铰接轴,第一铰接轴的两端分别与铰支座铰接,铰支座与滑块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滑块的另一个端面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第二铰接圆孔内穿设有第二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气缸活塞杆端部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输送带上传输的工件实现连续自动翻转,工件翻转过程中输送带连续工作而不停机;工件翻转过程稳定可靠,不会因磕碰造成零件以及输送带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式工件翻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式工件翻转装置,属于机械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拖拉机液压提升器包括通过提升臂轴连接在一起的外提升臂和内提升臂、铰接在内提升臂上的活塞杆,活塞杆连接在液压缸的活塞上,液压缸安装在密封的提升器壳体中,提升器壳体作为液压油箱,提升器壳体一侧安装的换向阀控制提升臂实现升降。液压提升器在输送带上进行组装过程中,提升器壳体的内腔以及外部均需要安装部件,如此一来提升器壳体就需要进行翻转,以便于安装内腔以及外部的部件;目前对提升器壳体进行翻转的方式有人工翻转和机械臂翻转,采用人工翻转,由于提升器壳体为金属材质,比较重,人工翻转的劳动强度比较大,难以实现连续操作,效率较低,且存在安全隐患,极容易挤伤;人工翻转工件的过程中对会精加工的零件造成损伤,有时甚至因磕碰还会造成输送带的损伤;采用机械臂翻转,机械臂虽然具有工件定位准确、动作迅速的优点,但是机械臂也只能对工件进行单个逐一翻转,翻转过程中输送带需停机,使得连续性比较差;另外机械臂由于其智能化高,结构复杂,致使机械的加工工艺复杂,制作成本以及后续的维保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式工件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结构的转动箱(1),转动箱(1)的四个侧面分别设置有承托板(3)和固定板(4),承托板(3)和固定板(4)的内端部分别与转动箱(1)的箱壁固定设置,承托板(3)和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推拉板(5),推拉板(5)上设有第一铰接圆孔(51)和第二铰接圆孔(52),第一铰接圆孔(51)位于推拉板(5)的一个端部,第一铰接圆孔(51)内穿设有第一铰接轴(7),第一铰接轴(7)的两端分别与铰支座(6)铰接,铰支座(6)与滑块(8)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滑块(8)与滑轨(10)滑动连接,滑块(8)的另一个端面与第一气缸(9)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第一气缸(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工件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结构的转动箱(1),转动箱(1)的四个侧面分别设置有承托板(3)和固定板(4),承托板(3)和固定板(4)的内端部分别与转动箱(1)的箱壁固定设置,承托板(3)和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推拉板(5),推拉板(5)上设有第一铰接圆孔(51)和第二铰接圆孔(52),第一铰接圆孔(51)位于推拉板(5)的一个端部,第一铰接圆孔(51)内穿设有第一铰接轴(7),第一铰接轴(7)的两端分别与铰支座(6)铰接,铰支座(6)与滑块(8)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滑块(8)与滑轨(10)滑动连接,滑块(8)的另一个端面与第一气缸(9)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第一气缸(9)的末端固定在固定板(4)的表面;所述第二铰接圆孔(52)内穿设有第二铰接轴(12),第二铰接轴(1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气缸(11)活塞杆端部铰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工件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箱(1)安装在进料输送带(14)与出料输送带(15)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星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星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