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塑料瓶智能回收箱,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前侧上部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一侧设置有启动开关,所述窗口上方中间设置有第二微型摄像头,所述主体下部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上方设置有取回口,所述主体后侧上部设置有电器维修门,所述主体后侧中部设置有内部维修门,所述主体后侧下部设置有回收袋进出门,所述主体内部上方左侧和右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对第一固定柱,所述上方的第一固定柱远离窗口一侧之间设置有两根电柜箱固定柱,所述电柜箱固定柱上方设置有电柜箱,所述下方的第一固定柱之间靠近窗口一侧设置有第五固定柱,所述主体内部上部设置有投料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瓶智能回收箱
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塑料瓶智能回收箱。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其垃圾总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到处放,污染了环境,有些可回收的资源因处理不便等原因变成了不可回收资源。现有的分类垃圾箱有以下缺点:(1)、内部体积过小,不能放太多东西;(2)、放满了不能及时处理;(3)、虽然垃圾箱有分类,但是人们乱扔乱放,并没有起到垃圾分类的作用;(4)、现有的分类垃圾箱只进行大致分类,导致分类不明确;(5)、处理成本高,回收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瓶智能回收箱。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塑料瓶智能回收箱,包括主体(33),所述主体(33)前侧上部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一侧设置有启动开关(5),所述窗口上方中间设置有第二微型摄像头(4),所述主体(33)下部设置有台阶(21),所述台阶(21)上方设置有取回口(37),所述主体(33)后侧上部设置有电器维修门(36),所述主体(33)后侧中部设置有内部维修门(35),所述主体(33)后侧下部设置有回收袋进出门(34),所述主体(33)内部上方左侧和右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对第一固定柱(29),所述上方的第一固定柱(29)远离窗口一侧之间设置有两根电柜箱固定柱(28),所述电柜箱固定柱(28)上方设置有电柜箱(6),所述下方的第一固定柱(29)之间靠近窗口一侧设置有第五固定柱(38),所述主体(33)内部上部设置有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包括投料口(1)和设置于投料口(1)上方的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下方设置有第一微型摄像头(3),所述投料口(1)后侧倾斜设置有入口挡板(10),所述入口挡板(10)上部远离窗口一侧设置有第一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7)和设置于第一驱动装置(7)上的第二光轴(1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7)通过第一电机固定板(1501)安装于第五固定柱(38)上,所述第二光轴(12)上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座(1301)和第二轴承座(1302),所述第一轴承座(1301)上安装有第一轴承座固定板(1601),所述两个第一轴承座固定板(1601)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座固定板(1602),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板(1602)通过螺栓设置于第五固定柱(38)上,所述入口挡板(10)通过螺栓与第二轴承座(1302)连接,所述入口挡板(10)后侧设置有回收通道(18),所述回收通道(18)后侧设置有第一防护板(9),所述第一防护板(9)通过螺栓固定于靠近显示屏(2)一侧的电柜箱固定柱(28)上,所述主体(33)内部中间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第六固定柱,所述两个第六固定柱之间设置有两个第四固定柱(32),所述回收通道(18)下方设置有四块第二防护板(17),所述四块第二防护板(17)通过焊接形成防护腔室,所述防护腔室通过螺栓固定于两个第四固定柱(32)之间,所述防护腔室下方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5),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5)下方安装有平衡板(26),所述主体(33)内部下部左侧和右侧对称设置有两对第三固定柱(31),所述上方的两个第三固定柱(31)所之间中部上方安装有第二固定柱(30),所述平衡板(26)下方设置有第二旋转装置,所述第二旋转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8)和通过联轴器(14)设置于第二驱动装置(8)上的第一光轴(11),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通过第二电机固定板(1502)安装于第二固定柱(30)上,所述第一光轴(11)上对称设置有第三轴承座(1303)和第四轴承座(1304),所述两个第三轴承座(1303)通过螺栓设置于平衡板(26)下方,所述第四轴承座(1304)设置于第二固定柱(30)上,所述主体(33)内部下部靠近台阶(21)一侧设置有流出通道(24),所述流出通道(24)下方设置有流出箱(23),所述两个第三固定柱(31)之间远离流出通道(24)一侧安装有粉碎机(19),所述粉碎机(19)下部安装有滑杆机构(22),所述滑杆机构(22)下方设置有回收袋(20),所述回收袋(20)下方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27)。优选地,前述投料口(1)底部与窗口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显示屏(2)顶部与窗口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窗口的长度大于投料口(1)的长度大于显示屏(2)的长度,便于人们投放塑料瓶和观察显示屏(2)上内容。再优选地,前述入口挡板(10)与竖直面成30°-45°,便于塑料瓶快速滑落到防护腔室,倾斜设置还可以有效的保护第一压力传感器(25),防止塑料瓶砸伤第一压力传感器(25),减少维修成本,有效的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更优选地,前述第一防护板(9)到主体(33)后侧之间的距离小于主体宽度的二分之一,可以有效的对塑料瓶的大小进行分类,还可以防止有人故意破坏。进一步优选地,前述平衡板(26)的尺寸与第一压力传感器(25)的尺寸相等,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5)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防护腔室的长度和宽度5mm-10mm,便于平衡板(26)的旋转,防止平衡板(26)与防护腔室干涉,还可以防止间隙过大,使塑料瓶没有称重直接滑落,导致分类、回收失败。具体地,前述流出箱(23)顶部与取出口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或低于取出口底部,便于人们取回不合格的塑料瓶。再优选地,前述回收袋(2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27)接触,便于粉碎后的回收物资称重,可以及时通知后台,是否需要回收,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更优选地,前述电器维修门(36)底部与第一固定柱(29)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回收袋进出门(34)顶部与第三固定柱(31)位于同一水平面,便于回收物资回收,电器维修和内部结构维修等。进一步优选地,前述流出通道(24)的宽度小于第二驱动装置(8)到主体(33)前侧板之间的距离,便于安装。更进一步优选地,前述第一驱动装置(7)和第二驱动装置(8)均包括电机和减速机。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快速分辨投放物的类别,精准分类,防止人们乱投,提高分类效率;通过返现功能,提高人们的分类积极性,增加分类的准确度;通过微型摄像头,快速辨别投放物的种类,避免乱投现象;通过粉碎机,可以有效的压缩回收物的体积,提高回收箱的存放数量,降低处理成本和时间;通过回收袋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与后台连接,可以及时有效的通知人们是否需要回收垃圾,大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可以将含有液体的塑料瓶排出,防止塑料瓶中的液体污染回收袋,使人们在回收时接触有害液体,还可以保护回收箱的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第一驱动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第二驱动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6是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投料口,2、显示屏,3、第一微型摄像头,4、第二微型摄像头,5、启动开关,6、电柜箱,7、第一驱动装置,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塑料瓶智能回收箱,包括主体(3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3)前侧上部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一侧设置有启动开关(5),所述窗口上方中间设置有第二微型摄像头(4),所述主体(33)下部设置有台阶(21),所述台阶(21)上方设置有取回口(37),所述主体(33)后侧上部设置有电器维修门(36),所述主体(33)后侧中部设置有内部维修门(35),所述主体(33)后侧下部设置有回收袋进出门(34),所述主体(33)内部上方左侧和右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对第一固定柱(29),所述上方的第一固定柱(29)远离窗口一侧之间设置有两根电柜箱固定柱(28),所述电柜箱固定柱(28)上方设置有电柜箱(6),所述下方的第一固定柱(29)之间靠近窗口一侧设置有第五固定柱(38),所述主体(33)内部上部设置有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包括投料口(1)和设置于投料口(1)上方的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下方设置有第一微型摄像头(3),所述投料口(1)后侧倾斜设置有入口挡板(10),所述入口挡板(10)上部远离窗口一侧设置有第一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7)和设置于第一驱动装置(7)上的第二光轴(1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7)通过第一电机固定板(1501)安装于第五固定柱(38)上,所述第二光轴(12)上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座(1301)和第二轴承座(1302),所述第一轴承座(1301)上安装有第一轴承座固定板(1601),所述两个第一轴承座固定板(1601)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座固定板(1602),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板(1602)通过螺栓设置于第五固定柱(38)上,所述入口挡板(10)通过螺栓与第二轴承座(1302)连接,所述入口挡板(10)后侧设置有回收通道(18),所述回收通道(18)后侧设置有第一防护板(9),所述第一防护板(9)通过螺栓固定于靠近显示屏(2)一侧的电柜箱固定柱(28)上,所述主体(33)内部中间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第六固定柱,所述两个第六固定柱之间设置有两个第四固定柱(32),所述回收通道(18)下方设置有四块第二防护板(17),所述四块第二防护板(17)通过焊接形成防护腔室,所述防护腔室通过螺栓固定于两个第四固定柱(32)之间,所述防护腔室下方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5),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5)下方安装有平衡板(26),所述主体(33)内部下部左侧和右侧对称设置有两对第三固定柱(31),所述上方的两个第三固定柱(31)所之间中部上方安装有第二固定柱(30),所述平衡板(26)下方设置有第二旋转装置,所述第二旋转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8)和通过联轴器(14)设置于第二驱动装置(8)上的第一光轴(11),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通过第二电机固定板(1502)安装于第二固定柱(30)上,所述第一光轴(11)上对称设置有第三轴承座(1303)和第四轴承座(1304),所述两个第三轴承座(1303)通过螺栓设置于平衡板(26)下方,所述第四轴承座(1304)设置于第二固定柱(30)上,所述主体(33)内部下部靠近台阶(21)一侧设置有流出通道(24),所述流出通道(24)下方设置有流出箱(23),所述两个第三固定柱(31)之间远离流出通道(24)一侧安装有粉碎机(19),所述粉碎机(19)下部安装有滑杆机构(22),所述滑杆机构(22)下方设置有回收袋(20),所述回收袋(20)下方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27)。/n...
【技术特征摘要】
1.塑料瓶智能回收箱,包括主体(3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3)前侧上部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一侧设置有启动开关(5),所述窗口上方中间设置有第二微型摄像头(4),所述主体(33)下部设置有台阶(21),所述台阶(21)上方设置有取回口(37),所述主体(33)后侧上部设置有电器维修门(36),所述主体(33)后侧中部设置有内部维修门(35),所述主体(33)后侧下部设置有回收袋进出门(34),所述主体(33)内部上方左侧和右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对第一固定柱(29),所述上方的第一固定柱(29)远离窗口一侧之间设置有两根电柜箱固定柱(28),所述电柜箱固定柱(28)上方设置有电柜箱(6),所述下方的第一固定柱(29)之间靠近窗口一侧设置有第五固定柱(38),所述主体(33)内部上部设置有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包括投料口(1)和设置于投料口(1)上方的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下方设置有第一微型摄像头(3),所述投料口(1)后侧倾斜设置有入口挡板(10),所述入口挡板(10)上部远离窗口一侧设置有第一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7)和设置于第一驱动装置(7)上的第二光轴(1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7)通过第一电机固定板(1501)安装于第五固定柱(38)上,所述第二光轴(12)上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座(1301)和第二轴承座(1302),所述第一轴承座(1301)上安装有第一轴承座固定板(1601),所述两个第一轴承座固定板(1601)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座固定板(1602),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板(1602)通过螺栓设置于第五固定柱(38)上,所述入口挡板(10)通过螺栓与第二轴承座(1302)连接,所述入口挡板(10)后侧设置有回收通道(18),所述回收通道(18)后侧设置有第一防护板(9),所述第一防护板(9)通过螺栓固定于靠近显示屏(2)一侧的电柜箱固定柱(28)上,所述主体(33)内部中间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第六固定柱,所述两个第六固定柱之间设置有两个第四固定柱(32),所述回收通道(18)下方设置有四块第二防护板(17),所述四块第二防护板(17)通过焊接形成防护腔室,所述防护腔室通过螺栓固定于两个第四固定柱(32)之间,所述防护腔室下方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5),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5)下方安装有平衡板(26),所述主体(33)内部下部左侧和右侧对称设置有两对第三固定柱(31),所述上方的两个第三固定柱(31)所之间中部上方安装有第二固定柱(30),所述平衡板(26)下方设置有第二旋转装置,所述第二旋转装置包括第二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俊成,任粉宁,马正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依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