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塑板加工完成后表面清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4578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塑板加工完成后表面清灰装置,包括传送支架和设置于传送支架上的滚筒传送带,传送支架上安装有导向装置和清灰装置,清灰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防尘罩,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传送支架上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结构相同,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安装于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一侧,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二支撑板设置,电机的输出端上通过大扭力联轴器连接有光轴,光轴的另一端安装于轴承座内,轴承座固定于第一支撑板上,光轴上设置有毛刷。光轴上设置有毛刷。光轴上设置有毛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塑板加工完成后表面清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木塑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塑板加工完成后表面清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木塑板加工完成后,加工完成的木板上有很多的毛刺和灰尘,现有清灰是由人工拿气枪清理完成后,再由人工拿毛巾将表面清理干净,清理速度较慢,需要大量人工,效率底,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传送时,自动清灰的木塑板加工完成后表面清灰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木塑板加工完成后表面清灰装置,包括传送支架和设置于传送支架上的滚筒传送带,所述滚筒传送带包括若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支架上安装有导向装置和清灰装置,所述清灰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防尘罩,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传送支架上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二支撑板设置,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通过大扭力联轴器连接有光轴,所述光轴的另一端安装于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固定于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光轴上设置有毛刷。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支撑杆,所述导向支撑杆设置于两个滚筒之间,所述导向支撑杆固定于传送支架上,所述导向支撑杆上设置有线轨,所述线轨上设置有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有导向固定板,所述导向固定板靠近另一滑块一端垂直固定有导向板。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导向板包括竖直板和倾斜板,两个所述倾斜板成喇叭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支撑板包括连接板和加长板,所述加长板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固定于传送支架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底面到传送支架顶面的距离小于第二驱动装置的底面到传送支架顶面的距离。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防尘罩包括防尘支架,所述防尘支架安装于传送支架上,所述防尘支架上方设置有上护板,所述防尘支架的前侧和后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上盖板和两个下盖板,所述上盖板设置为凹字型结构,所述上盖板的凹槽内上部安装有
上调节板,下部安装有下调节板,所述上调节板下方设置有上密封条,所述下调节板下方设置有下密封条,所述上密封条和下密封条之间设置有间隙,两个所述下盖板下方设置有下护板,后侧的所述上盖板后侧设置有两根喷嘴固定杆,两根所述喷嘴固定杆固定于防尘支架上,且一根喷嘴固定杆设置于上调节板前侧,另一根喷嘴固定杆设置于下调节板前侧,所述喷嘴固定杆与防尘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强固定的角码,所述喷嘴固定杆远离上调节板一侧设置有两个吹气喷嘴,两个所述吹气喷嘴设置于远离电机一侧,所述防尘支架靠近电机一侧设置有电机罩。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上盖板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调节孔和两个第二调节孔,所述上调节板通过第一调节螺栓固定于上盖板后侧,所述第一调节螺栓设置于第一调节孔内,所述下调节板分别通过第二调节螺栓固定于上盖板后侧,所述第二调节螺栓设置于第二调节孔内。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护板设置为倒喇叭型结构,所述下护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出灰口,所述下护板一侧设置有若干接线孔。
[0013]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成本低、效率高、可自动操作,节省大量的人工,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在传送过程中去除木塑板上的毛刺和灰尘,能够有效的节省空间,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通过设置毛刷对木塑板进行去毛刺,通过吹气喷嘴将去除的毛刺和灰尘一起吹落,通过倒漏斗型的下护板起到聚尘的作用,将灰尘和毛刺传输至相应的地方,保护工作环境;通过导向装置保证木塑板能够准确的通过清灰装置,防止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驱动装置和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轴承座的位置示意图;
[0017]图4是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防尘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传送支架,2、滚筒传送带,3、导向装置,31、导向支撑杆,32、线轨,33、滑块,34、导向固定板,35、导向板,4、清灰装置,41、第一支撑板,42、第二支撑板,43、第三支撑板,44、第四支撑板, 45、电机,46、大扭力联轴器,47、光轴,48、毛刷,49、轴承座,51、防尘支架,52、上护板,53、上盖板,54、下盖板,55、上调节板,56、上密封条, 57、下调节板,58、下密封条,59、第一调节孔,510、第二调节孔,511、下护板,512、出灰口,513、喷嘴固定杆,514、角码,515、吹气喷嘴,516、接线孔,517、电机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
[0021]一种木塑板加工完成后表面清灰装置,包括传送支架1和设置于传送支架1 上的滚筒传送带2,所述滚筒传送带2包括若干滚筒。
[0022]所述传送支架1上安装有导向装置3和清灰装置4,所述导向装置3包括导向支撑杆31,所述导向支撑杆31设置于两个滚筒之间,所述导向支撑杆31固定于传送支架1上,所述
导向支撑杆31上设置有线轨32,所述线轨32上设置有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块33,所述滑块33上固定有导向固定板34,所述导向固定板34靠近另一滑块33一端垂直固定有导向板35。
[0023]所述导向板35包括竖直板和倾斜板,两个所述倾斜板成喇叭结构。
[0024]所述清灰装置4包括驱动装置和防尘罩,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传送支架1上的第一支撑板41、第二支撑板42、第三支撑板43和第四支撑板44,所述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之间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三支撑板 43和第四支撑板44之间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电机454,所述电机454安装于第二支撑板 42远离第一支撑板41一侧,所述电机454的输出端穿过第二支撑板42设置,所述电机454的输出端上通过大扭力联轴器46连接有光轴47,所述光轴47的另一端安装于轴承座49内,所述轴承座49固定于第一支撑板41上,所述光轴 47上设置有毛刷48。
[0025]所述第三支撑板43和第四支撑板44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支撑板43包括连接板和加长板,所述加长板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固定于传送支架1上。
[0026]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底面到传送支架1顶面的距离小于第二驱动装置的底面到传送支架1顶面的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塑板加工完成后表面清灰装置,包括传送支架和设置于传送支架上的滚筒传送带,所述滚筒传送带包括若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支架上安装有导向装置和清灰装置,所述清灰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防尘罩,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传送支架上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二支撑板设置,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通过大扭力联轴器连接有光轴,所述光轴的另一端安装于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固定于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光轴上设置有毛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塑板加工完成后表面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支撑杆,所述导向支撑杆设置于两个滚筒之间,所述导向支撑杆固定于传送支架上,所述导向支撑杆上设置有线轨,所述线轨上设置有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有导向固定板,所述导向固定板靠近另一滑块一端垂直固定有导向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塑板加工完成后表面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包括竖直板和倾斜板,两个所述倾斜板成喇叭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塑板加工完成后表面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支撑板包括连接板和加长板,所述加长板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固定于传送支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塑板加工完成后表面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粉宁陈永军颜鑫孙良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依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