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小森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印刷机的油墨供给量调节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509272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油墨供给量调节方法中,将在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前预设的标准油墨供给滚旋转量与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后的油墨供给滚旋转量比较。将在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前预设的标准油墨供给键开启比与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后的油墨供给键开启比比较。根据至少所述比较结果获得油墨供给滚旋转量校正量。根据至少油墨供给键开启比的比较结果,获得对所有油墨供给键共同的油墨供给键开启比校正量。根据获得的油墨供给键开启比校正量和获得的油墨供给滚旋转量校正量,调节油墨供给键开启比和油墨供给滚旋转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油墨供给量调节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印刷机的油墨供给量调节方法和设备,其通过调节油墨供给键的开启比或油墨供给滚的旋转量的设定以调节油墨供给量到印刷板。
技术介绍
如图16所示,轮转印刷机的每种颜色的印刷单元中的涂油墨装置(油墨轮)包括储存油墨2的油墨贮存器1、形成部分油墨贮存器1并从油墨贮存器1供给油墨的油墨供给滚3、并置在油墨供给滚3的轴向以调节待供给到油墨供给滚的油墨量的多个油墨供给键4-1到4-n、传递从油墨供给滚3供给的油墨的油墨辊滚子5、从油墨辊滚子5供给油墨的油墨滚子6、以及通过油墨滚子6供给油墨的印版滚筒8。具有印刷在表面上的图像的印刷板7固定在印版滚筒8的外表面上。在上述印刷机中,从油墨贮存器1待供给到油墨供给滚3的油墨供给量通过调节油墨供给键4-1到4-n的开启比进行调节。此外,通过油墨滚子6从油墨供给滚3待供给到印刷板7的油墨供给量通过调节油墨供给滚3的进给速度(后文称为进给速度)进行调节。调节的油墨进给到印刷板7以便在印刷纸上进行印刷。根据对应于油墨供给键4-1到4-n的印刷板7上的区域的图像区域比,油墨供给键4-1到4-n的开启比根据预设的“图像区域比-油墨供给键开启比转换曲线”进行设定。油墨供给滚3的进给速度(油墨进给速度)根据预设的标准油墨进给速度设定。油墨供给键4-1到4-n的开启比的设定以及油墨供给滚3的进给速度的设定用于每种颜色的印刷单元。也就是说,“图像区域比-油墨供给键开启比转换曲线”和标准油墨进给速度对于每种颜色永久设定。然而,在上述油墨供给量调节方法中,由于印刷环境的季节变化(温度或湿度的变化)或印刷材料如涂层和橡胶滚子一直变化,所以,不能获得适当的油墨供给量。为此,当油墨供给键4-1到4-n的开启比和油墨供给滚3的进给速度根据“图像区域比-油墨供给键开启比转换曲线”和“标准油墨进给速度”设定后,操作者在印刷时手动微细调节油墨供给键4-1到4-n的开启比或油墨供给滚3的进给速度,同时检查通过印刷板7印刷的印刷产品的颜色。此油墨供给量的微细调节需要熟练的技术,而且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进行操作。另外,由于微细调节很耗费时间,因此,延迟了印刷操作。目前,如同在日本专利公开号No.61-162355(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一样,“图像区域比-油墨供给键开启比转换曲线”通过利用操作者最终调节的油墨供给量进行校正,从而尽可能供给合适的油墨量。然而,上述参考文献1的方法只根据油墨供给键的开启比进行校正。为此,如果油墨供给量总体上要增加/减少,则必须调节所有油墨供给键的开启比。由于此繁琐的操作需要人力和时间,且浪费印刷材料,所以,操作效率也变差。日本专利公开号No.61-268449公开了油墨供给键的开启比和油墨供给滚的进给速度的校正。然而,其只是一种不合理的想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印刷机的油墨供给量调节方法和设备,其可以在短时间方便地调节油墨供给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印刷机的油墨供给量调节方法,所述印刷机包括每个都根据开启比调节从油墨贮存器供给的油墨量的多个油墨供给键、根据旋转量调节从油墨贮存器供给到印版滚筒的油墨量的油墨供给滚,所述调节方法包括步骤比较在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前预设的油墨供给滚的标准旋转量与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后油墨供给滚的旋转量、比较在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前预设的每个油墨供给键的标准开启比与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后油墨供给键的开启比、根据两个比较结果中的至少一个,获得油墨供给滚旋转量校正量、至少根据油墨供给键开启比的比较结果,获得对所有油墨供给键共同的油墨供给键开启比的校正量,以及根据获得的油墨供给键开启比校正量和获得的油墨供给滚旋转量校正量,调节油墨供给键开启比和油墨供给滚旋转量。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印刷机的油墨供给量调节设备,所述印刷机包括其中每个都根据开启比调节从油墨贮存器供给的油墨量的多个油墨供给键、根据旋转量调节从油墨贮存器供给到印版滚筒的油墨量的油墨供给滚,所述设备包括用于比较在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前预设的油墨供给滚的标准旋转量与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后油墨供给滚的旋转量的第一比较装置、用于比较在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前预设的每个油墨供给键的标准开启比与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后油墨供给键的开启比的第二比较装置、用于根据第一比较装置和第二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中的至少一个,获得油墨供给滚旋转量校正量的第一计算装置、用于根据至少第二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获得对所有油墨供给键共同的油墨供给键开启比的校正量的第二计算装置,以及用于根据第一计算装置和第二计算装置的计算结果,调节油墨供给键开启比和油墨供给滚旋转量的调节装置。在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前预设的标准油墨供给键开启比通过加总由先前调节获得的开启比校正量到例如,从“图像区域比-油墨供给键开启比转换曲线”获得的开启比而获得。在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前预设的标准油墨供给滚进给速度通过加总由先前调节获得的进给速度校正量到例如,永久限定的标准油墨进给速度而获得。标准油墨进给速度可以从预定的“图像区域比-油墨供给键开启比转换曲线”获得。可以不使用图像区域比,而是使用图像区域本身。如果仍然不能获得开启比校正量或进给速度校正量,即,在第一次的调节中,则设定从图像区域比或图像区域获得的开启比作为标准油墨供给键开启比。此外,设定永久由图像区域比或图像区域限定或获得的标准油墨进给速度为标准油墨供给滚进给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印刷机的油墨供给量调节设备的方框图; 图2A和2B是显示在图1所示的油墨供给量调节设备中,油墨供给滚进给速度校正量和油墨供给键开启比校正量的学习(learning)操作的流程图;图3是显示表示图像区域比和油墨供给键开启比之间关系的近似曲线I到IV的曲线图;图4A到4C是显示根据对应于油墨供给键开启比的变化或油墨供给滚进给速度的变化,图像区域比对第一到第四范围中的密度的影响的视图。图5A到5C是显示接着图2B的流程图;图6是显示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印刷机的油墨供给量控制设备的方框图;图7A到7D是显示图6所示存储单元的细节的视图;图8是显示图6所示第一到第n油墨供给键控制装置的方框图;图9是显示图6所示第一到第m油墨供给滚控制装置的方框图;图10A到10Z是显示在图6所示的油墨供给量调节设备中,油墨供给滚进给速度校正量和油墨供给键开启比校正量的学习操作的流程图;图11A到11D是显示接着图10Z的流程图;图12是显示图9所示油墨供给滚控制装置中处理操作的流程图;图13是显示图8所示油墨供给键控制装置中处理操作的流程图;图14A到14H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15是显示图1所示CPU 9-1的功能方框图;以及图16是显示传统轮转印刷机中油墨供给设备的主要部分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下面首先参照图1到5C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概要(设置和操作)。参照图1,油墨供给量控制设备9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9-1、RAM(随机存取存储器)9-2、ROM(只读存储器)9-3、输入装置9-4、存储器9-5、以及接口(I/O、I/F)9-6和9-7。CPU 9-1通过接口9-6连接到印刷机控制设备10、油墨供给滚控制装置11以及油墨供给键控制装置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印刷机的油墨供给量调节方法,所述印刷机包括每个都根据开启比调节从油墨贮存器(1)供给的油墨量的多个油墨供给键(4-1-4-n)、以及根据旋转量调节从油墨贮存器供给到印版滚筒(8)的油墨量的油墨供给滚(3),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前预设的油墨供给滚的标准旋转量与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后油墨供给滚的旋转量进行比较;将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前预设的每个油墨供给键的标准开启比与油墨供给量调节之后所述油墨供给键的开启比进行比较;根据两个比较结 果中的至少一个,获得油墨供给滚旋转量校正量;根据至少油墨供给键开启比的比较结果,获得对所有油墨供给键共同的油墨供给键开启比较正量;以及根据所获得的油墨供给键开启比较正量和所获得的油墨供给滚旋转量校正量,调节油墨供给键开启比和 油墨供给滚旋转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野正大
申请(专利权)人:小森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