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兴龙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打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40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打气筒,包括运动箱,所述运动箱的上端固定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内壁固定有电机,所述运动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壁固定有多个推箱,每个所述推箱的内壁均设有自断电机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运动箱的上壁并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周向侧壁固定有多个推块,所述运动箱的底部固定有过渡箱。优点在于:在车胎出现破漏而快速跑气时,电机将始终保持工作状态,进而使得摩擦柱长时间与摩擦环保证运动摩擦状态,通过摩擦产生的热量不断的在警报箱内部积累,进而使得其内的二氯甲烷气化,导致弹性带形变使得两个簧片接触,使得喇叭发出警报声,能够及时的提醒使用者车胎出现故障需及时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打气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气筒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打气筒。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更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出行和锻炼,使得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而自行车相对于机动车而言其车辆的耐久力明显较差,尤其在车胎方面,自行车的车胎容易破损,且需要频繁的给车胎充气以保证车辆骑行的舒适,因此自行车的使用离不开打气筒;而目前的打气筒多为活塞式,且体积相对较大,对自行车的骑行而言十分不便于携带,并且现有的打气筒在使用时有一半行程在不起,使得整体的充气效率较低,大多为手动充气较为费力,而车辆一旦出现漏气现象需要频繁的打气才能维持骑行,因此在骑行锻炼过程中发生故障时非常麻烦,既无法及时找到维修点又无法持续骑行,只能推车或者频繁打气勉强维持骑行,给骑行带来了非常多的不便,其原因终究是打气筒不便携带、充气麻烦无法持续充气维持车辆在故障后的行驶,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便于携带和方便使用的打气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打气筒使用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打气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打气筒,包括运动箱,所述运动箱的上端固定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内壁固定有电机,所述运动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壁固定有多个推箱,每个所述推箱的内壁均设有自断电机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运动箱的上壁并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周向侧壁固定有多个推块,所述运动箱的底部固定有过渡箱,所述过渡箱的内底部焊接有多组复位弹簧,每组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均固定有隔板,每个所述隔板均贯穿运动箱的底部延伸至运动箱内部并与运动箱的内顶部相抵,所述运动箱的周向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运动箱的内底部贯穿开设有多个与过渡箱连通的排气孔,所述过渡箱的底部固定有集气箱,所述集气箱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过渡箱内部连通的充气孔,所述集气箱的底部贯穿插设有充气头。在上述的便携式打气筒中,所述自断电机构包括固定于推箱远离转筒一侧内壁上的定位磁块和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靠近转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动块,所述带动块与推箱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并贯穿转筒的侧壁相转筒内部延伸,所述推箱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排泄孔,所述推箱的外壁固定有与排泄孔连通的弹性囊。在上述的便携式打气筒中,所述集气箱的上端固定有警报箱,所述警报箱的内壁固定有摩擦环,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有摩擦柱,所述摩擦柱贯穿运动箱与警报箱的侧壁与摩擦环内壁相抵,所述摩擦环的外壁与警报箱的内壁共同固定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上端和警报箱的上端内壁均固定有簧片,所述警报箱的上端外壁固定有喇叭。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再通过推块推动带动块转动,从而形成了转筒和推箱的转动,通过推箱的转动实现对运动箱内部气体向车胎内部的压入,以及通过运动箱内部气体充入车胎形成负压环境,使得外部空气不断的通过进入孔补充到运动箱中,形成了充气和补气的同步进行,并且推箱始终朝一个方向转动,没有多余动作和过多的能量损失,使得整个充气效率得到大幅的提升;2、本专利技术中,在车胎内气压达到要求是,带动块将在推块推力的轴向分力作用下进入到推箱内部,进而使得带动块与推块分离,使得电机断电停转,避免充气完毕后电机无法及时停转造成电机无效的损伤,并且在车胎内气体流失后,推箱将在隔板的磁力吸引下移动从而使得弹性囊内的液压油回到推箱中,使得带动块复位并吸引推块,从而使得电机再次转动再次对车胎进行充气,使得车胎能够保持良好的充气状态,不需要人为的干预即可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只需定时更换电机的供电电池即可,方便人们使用;3、本专利技术中,在车胎出现破漏而快速跑气时,电机转动形成的充气动作始终无法将车胎充满气,因此电机将始终保持工作状态,进而使得摩擦柱长时间与摩擦环保证运动摩擦状态,通过摩擦产生的热量不断的在警报箱内部积累,进而使得其内的二氯甲烷气化,导致弹性带形变使得两个簧片接触,使得喇叭发出警报声,能够及时的提醒使用者车胎出现故障需及时处理;4、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电机的转动即可持续的充气,因此即便在车胎出现故障时,只要保证电机供电良好即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车胎能够使用,给予了使用者足够的时间去找寻车胎修理点,避免了车胎漏气后车胎无法骑行而需要频繁充气才能维持行驶的窘境,使得使用者更加舒适,并且整个装置的体积较小,能够很方便的捆绑安装在车轮上,因此十分便于携带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打气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方向的剖视图。图中:1运动箱、2动力箱、3电机、4转筒、5推箱、6转轴、7推块、8过渡箱、9复位弹簧、10隔板、11进气孔、12排气孔、13集气箱、14充气孔、15充气头、16定位磁块、17连接弹簧、18带动块、19排泄孔、20弹性囊、21警报箱、22摩擦环、23摩擦柱、24弹性带、25簧片、26喇叭。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便携式打气筒,包括运动箱1,运动箱1的上端固定有动力箱2,动力箱2的内壁固定有电机3,运动箱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筒4,转筒4的外壁固定有多个推箱,每个推箱5的内壁均设有自断电机构,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运动箱1的上壁并固定有转轴6,转轴6的周向侧壁固定有多个推块7,运动箱1的底部固定有过渡箱8,过渡箱8为环形箱体,过渡箱8的内底部焊接有多组复位弹簧9,每组复位弹簧9的上端均固定有隔板10,每个隔板10均贯穿运动箱1的底部延伸至运动箱1内部并与运动箱1的内顶部相抵,运动箱1的周向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进气孔11,运动箱1的内底部贯穿开设有多个与过渡箱8连通的排气孔12,过渡箱8的底部固定有集气箱13,集气箱13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过渡箱8内部连通的充气孔14,集气箱13的底部贯穿插设有充气头15;多个隔板10将运动箱1分割为多个相等的区域,且每个区域内均有一个进气孔11和排气孔12,进气孔11内设有由运动箱1外部通向内部的单向阀,排气孔12内设有由运动箱1通向过渡箱8的单向阀,并且转筒4与各个隔板10均密封相抵,转筒4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隔板10的密封状态,即各个分割区域是互不连通的。自断电机构包括固定于推箱5远离转筒4一侧内壁上的定位磁块16和连接弹簧17,连接弹簧17靠近转筒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动块18,带动块18与推箱5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并贯穿转筒4的侧壁相转筒4内部延伸,推箱5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排泄孔19,推箱5的外壁固定有与排泄孔19连通的弹性囊20,推箱5内部充有液压油,隔板10为永磁铁,隔板10位于运动箱1内部一端为锁舌状且靠近弹性囊20一侧为斜面,同时隔板10远离弹性囊20一侧做隔磁处理,可涂刷隔磁材料镍等材料,避免反向吸引推箱5,推块7为永磁铁,推块7与带动块18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为锁舌状。集气箱13的上端固定有警报箱21,警报箱21的内壁固定有摩擦环22,转轴6的底部固定有摩擦柱23,摩擦柱23贯穿运动箱1与警报箱21的侧壁与摩擦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打气筒,包括运动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箱(1)的上端固定有动力箱(2),所述动力箱(2)的内壁固定有电机(3),所述运动箱(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筒(4),所述转筒(4)的外壁固定有多个推箱,每个所述推箱(5)的内壁均设有自断电机构,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运动箱(1)的上壁并固定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周向侧壁固定有多个推块(7),所述运动箱(1)的底部固定有过渡箱(8),所述过渡箱(8)的内底部焊接有多组复位弹簧(9),每组所述复位弹簧(9)的上端均固定有隔板(10),每个所述隔板(10)均贯穿运动箱(1)的底部延伸至运动箱(1)内部并与运动箱(1)的内顶部相抵,所述运动箱(1)的周向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进气孔(11),所述运动箱(1)的内底部贯穿开设有多个与过渡箱(8)连通的排气孔(12),所述过渡箱(8)的底部固定有集气箱(13),所述集气箱(13)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过渡箱(8)内部连通的充气孔(14),所述集气箱(13)的底部贯穿插设有充气头(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打气筒,包括运动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箱(1)的上端固定有动力箱(2),所述动力箱(2)的内壁固定有电机(3),所述运动箱(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筒(4),所述转筒(4)的外壁固定有多个推箱,每个所述推箱(5)的内壁均设有自断电机构,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运动箱(1)的上壁并固定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周向侧壁固定有多个推块(7),所述运动箱(1)的底部固定有过渡箱(8),所述过渡箱(8)的内底部焊接有多组复位弹簧(9),每组所述复位弹簧(9)的上端均固定有隔板(10),每个所述隔板(10)均贯穿运动箱(1)的底部延伸至运动箱(1)内部并与运动箱(1)的内顶部相抵,所述运动箱(1)的周向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进气孔(11),所述运动箱(1)的内底部贯穿开设有多个与过渡箱(8)连通的排气孔(12),所述过渡箱(8)的底部固定有集气箱(13),所述集气箱(13)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过渡箱(8)内部连通的充气孔(14),所述集气箱(13)的底部贯穿插设有充气头(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叶兴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