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质中间包吸渣过滤器及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814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质中间包吸渣过滤器及生产方法,由滤筒与本体两部份复合而成,所述的滤筒由含碳多孔轻质材料添加结合剂经冷等静压成型,滤筒由以下原料组成:氧化铝空心球,莫来石,刚玉,碳化硅,石墨,轻烧氧化铝粉,添加剂一,外加液体酚醛树脂,添加剂一为硼玻璃粉、硅粉、铝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体由镁铝质耐火材料浇注而成,本体由以下原料组成:烧结镁砂,板状刚玉粉,硅灰,铝粉,添加剂二。优点是:滤筒材质有其多孔的结构,并与下水口内腔材料相仿,可有效的去除钢液中的间杂物,减少下水口堵塞现象发生。使用过程中在滤筒表面形成空隙率更高的粗糙面,更有利于钢水中的夹杂物的吸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质中间包吸渣过滤器及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连铸用耐火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质中间包吸渣过滤器及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钢铁技术水平和工装设备的不断提升,连铸比提高,对钢材质量和品种结构而言,提高钢水洁净度,减少钢水中的夹渣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间包作为连铸工艺中的关键设备,除了满足钢水供应,均匀钢水成分和温度以外,更重要的功能是起到促进夹杂物上浮和净化钢水的作用,其中安装中间包吸渣过滤器是常见去除夹杂物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通常吸渣过滤器和湍流器、挡渣墙、挡渣坝配合使用起到净化钢水,促进夹杂物上浮,减少水口结瘤,防止下水口絮流堵塞影响连铸正常进行的作用。中间包吸渣过滤器与挡渣墙将中间包分隔成为两个独立的区域,长水口所在的区域为冲击区,下水口所在的区域为浇注区,钢液只能在吸渣过滤器的引导下由冲击区流向浇注区,过滤器能够阻碍一部分大颗粒夹杂物从冲击区流向浇注区,把由长水口流入中间包的钢液而形成激烈的湍流运动控制在冲击区。改变钢液的运动轨迹,有利于夹杂物进行碰撞上浮,或被过滤器直接吸附。中间包吸渣过滤器的结构类型有网格型、颗粒层型、多孔型和直通孔型等,其中多孔型和直通孔型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形式。目前,过滤器的材质有很多种,如石灰、氧化铝、莫来石、氧化锆、碳化硅等,而以上材质对钢水中的氧含量的去除没有明显的效果。通过滤筒材料中添加部分石墨碳,可有效的去除钢水中的氧,而含碳材料作为过滤器材质尚未应用。钢液经过滤器滤筒由冲击区流向浇注区,通过优化改进滤筒的材质及采用多孔结构,对钢液中的夹杂物进行快速吸附过滤,净化流向浇注区的钢液,减少下水口的堵塞现象。而且现有的陶瓷过滤器,由于陶瓷表面相当比较光滑,夹杂物的不易附着。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质中间包吸渣过滤器及生产方法,可有效的去除钢液中的夹杂物,降低钢液中的氧含量,有效的减轻下水口浇注中堵塞的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质中间包吸渣过滤器,由滤筒与本体两部份复合而成,所述的滤筒由含碳多孔轻质材料添加结合剂经冷等静压成型,滤筒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组成:氧化铝空心球40%-70%,莫来石5%-15%,刚玉0-30%,碳化硅5%-15%,石墨3%-10%,轻烧氧化铝粉3%-8%,添加剂一2%-6%,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8%-10%的液体酚醛树脂,添加剂一为硼玻璃粉、硅粉、铝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体由镁铝质耐火材料浇注而成,本体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组成:烧结镁砂66%-85%,板状刚玉粉10%-25%,硅灰3%-5%,铝粉0.5%-2%,添加剂二0.5%-2%,添加剂二为聚磷酸钠、柠檬酸、防爆纤维、耐热钢纤维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的氧化铝空心球粒径为1-0mm;碳化硅的粒径为200-0目;莫来石的粒径为0.21-0mm;刚玉的粒径为0.5-0mm;石墨粒径为100目,碳含量为98%以上;轻烧氧化铝粉的粒径为5-1微米。所述的添加剂一中硼玻璃粉的粒径为200-0目;硅粉的粒径为325目;金属铝粉的粒径为200目。所述的滤筒的内腔截面积为70-5500mm2,滤筒的内腔总截面积为下水口内腔截面积的3-10倍。所述的烧结镁砂粒径为10-0mm;板状刚玉的粒径为200目;铝粉的粒径为200目。其中,氧化铝空心球是一种高温隔热材料,用工业氧化铝在电炉中熔炼吹制而成。应用氧化铝空心球的空心结构经压制成型后,将滤筒材料制作成多孔、粗糙的表面结构,更加有利于钢液中的夹杂物(以Al2O3为主要成分)吸附。莫来石可提高滤筒材料的抗热震稳定性能。刚玉用以取代部分氧化铝空心球,提高滤筒材料的成型强度。石墨,将滤筒材料制作成含碳材料,以去除钢液中的氧含量。滤筒材料中采用碳化硅、铝粉、硅粉可起到抗氧化剂作用。滤筒材料中采用氧化铝粉与硼玻璃粉以改善滤筒材料的烧结性能。本体材料中采用烧结镁砂作为主要原材料,应用镁质材料可吸附钢液中的部分夹杂物且不污染钢水的特点。本体材料中采用部分板状刚玉粉,在高温使用中可与镁砂反应生成镁铝尖晶石,改善材料的高温性能。本体材料中采用硅灰,可填充本体浇注料的内部空隙,增加浇注料的流动性。本体材料中采用的添加剂二,主要功能为减水剂,防止干燥过程中产生裂纹。一种复合质中间包吸渣过滤器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滤筒的制作①除液体酚醛树脂外,将按配比称量好的滤筒原料加入混炼机中预混3-5分钟,然后加入液体液体酚醛树脂,混炼均匀后,在90-120℃条件下干燥,作为滤筒胚料待用;②将滤筒胚料加入到胶膜中,震实后密封,在冷等静压机中打压成型,成型压力为50-80Mpa;③成型后的滤筒毛坯在窑炉中预烧,升温速率为15-20℃/h,升温至200-240℃;④将预烧后的毛坯置于烧成窑内,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烧成温度为1200℃-1300℃,保温时间3小时以上;(2)中间包吸渣过滤器的制作①将烧制好的滤筒置于过滤器模具中;②将按配比称量好的本体原料加入搅拌机中,混合3-5分钟后加入水,水的加入量为本体原料质量的4%-5.5%,再搅拌3分钟以上;③将搅拌好的本体原料加入模具中,使用震动台或震动棒震动成型;成型后的吸渣过滤器经养护后拆模;④成型后的吸渣过滤器置于干燥窑内进行干燥,升温速率5-15℃/h,升温至300-350℃,保温5小时以上;⑤干燥后的中间包吸渣过滤器包装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复合质中间包吸渣过滤器的滤筒材质有其多孔的结构,并与下水口内腔材料相仿,可有效的去除钢液中的间杂物,减少下水口堵塞现象发生。滤筒添加含碳材料,可以有效的去除钢液中的氧含量。相比现有的陶瓷过滤器,由于陶瓷表面相当比较光滑,夹杂物的不易附着。而本专利技术过滤器的滤筒材料采用含碳耐火材料,使用前滤筒表面并非光滑的陶瓷层,使用过程中由于滤筒表面的石墨碳与钢水中的氧反应,进而在滤筒表面形成空隙率更高的粗糙面,更有利于钢水中的夹杂物(以Al2O3为主要成分)的吸附。而本体采用镁质材料,也能起到净化钢水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复合质中间包吸渣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滤筒2-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见图1,一种复合质中间包吸渣过滤器,由滤筒与本体两部份复合而成,滤筒由含碳多孔轻质材料添加结合剂经冷等静压成型,滤筒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组成:氧化铝空心球40%-70%,莫来石5%-15%,刚玉0-30%,碳化硅5%-15%,石墨3%-10%,轻烧氧化铝粉3%-8%,添加剂一2%-6%,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8%-10%的液体酚醛树脂,添加剂一为硼玻璃粉、硅粉、铝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滤筒原料中,氧化铝空心球粒径为1-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质中间包吸渣过滤器,其特征在于,由滤筒与本体两部份复合而成,所述的滤筒由含碳多孔轻质材料添加结合剂经冷等静压成型,滤筒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组成:氧化铝空心球40%-70%,莫来石5%-15%,刚玉0-30%,碳化硅5%-15%,石墨3%-10%,轻烧氧化铝粉3%-8%,添加剂一2%-6%,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8%-10%的液体酚醛树脂,添加剂一为硼玻璃粉、硅粉、铝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n本体由镁铝质耐火材料浇注而成,本体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组成:烧结镁砂66%-85%,板状刚玉粉10%-25%,硅灰3%-5%,铝粉0.5%-2%,添加剂二0.5%-2%,添加剂二为聚磷酸钠、柠檬酸、防爆纤维、耐热钢纤维的一种或几种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质中间包吸渣过滤器,其特征在于,由滤筒与本体两部份复合而成,所述的滤筒由含碳多孔轻质材料添加结合剂经冷等静压成型,滤筒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组成:氧化铝空心球40%-70%,莫来石5%-15%,刚玉0-30%,碳化硅5%-15%,石墨3%-10%,轻烧氧化铝粉3%-8%,添加剂一2%-6%,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8%-10%的液体酚醛树脂,添加剂一为硼玻璃粉、硅粉、铝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本体由镁铝质耐火材料浇注而成,本体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组成:烧结镁砂66%-85%,板状刚玉粉10%-25%,硅灰3%-5%,铝粉0.5%-2%,添加剂二0.5%-2%,添加剂二为聚磷酸钠、柠檬酸、防爆纤维、耐热钢纤维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复合质中间包吸渣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铝空心球粒径为1-0mm;碳化硅的粒径为200-0目;莫来石的粒径为0.21-0mm;刚玉的粒径为0.5-0mm;石墨粒径为100目,碳含量为98%以上;轻烧氧化铝粉的粒径为5-1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复合质中间包吸渣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一中硼玻璃粉的粒径为200-0目;硅粉的粒径为325目;金属铝粉的粒径为2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复合质中间包吸渣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筒的内腔截面积为70-5500mm2,滤筒的内腔总截面积为下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徐全胜陈永范李轼保高玉明刘绍杰胡晓光徐占魁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科大东方巨业高级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