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8131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和系统,通过在渗滤液原水中加入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中的沉淀物进行压滤,得到压滤出水;将混合液中的上层清液进行微滤处理,得到微滤浓水和微滤产水;以及将压滤出水和微滤浓水回流至渗滤液原水中进行循环处理,最后通过两级DTRO处理及树脂吸附处理获得达标产水。通过多种组合工艺确保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同时保证产水达标排放;通过混凝沉淀能够去除部分有机物及大的悬浮颗粒,减缓后续微滤膜的有机污染,微滤处理可有效截留胶体去除硫化氢,能够解决两级DTRO胶体污染膜片甚至堵塞流道及硫污染的问题,本方法和系统适用于存量垃圾渗滤液及可生化差老龄渗滤液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逐日增长,目前我国平均每人每天垃圾产量为0.8-1.1kg,并以10%的速率逐年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会达到4.09亿吨,到2050年达到5.28亿吨。填埋是我国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垃圾渗滤液是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产生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如果不妥善处理,垃圾渗滤液会对周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垃圾填埋场初期渗滤液的水质特征为pH偏酸性,BOD5高,氨氮低,可生化性好。随着时间推移,老龄填埋场渗滤液水质表现为C/N严重失调,水质可生化性变差。垃圾渗滤液处理多采用生物法+膜深度处理工艺,该方法对填埋场初期渗滤液处理效果较好,但对老龄渗滤液处理难度非常高。近年来,纯膜法碟管式反渗透技术被应用于渗滤液的处理,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出水稳定达标,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渗滤液原水中胶体易对膜造成污染甚至堵塞流道、原水中硫化物易对膜造成硫污染等。在现有渗滤液处理技术中,以“厌氧+多级A/O(缺氧/好氧)+MBR(膜生物反应器)+NF(纳滤)+RO(反渗透)”工艺应用最为普遍。该工艺采用生化+膜深度处理,针对老龄填埋场渗滤液的生化处理,C/N比严重失调,水质可生化性差,需对原水投加大量碳源,导致运营成本高且稳定性较差,对操作人员要求极高,严重限制了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且生化+膜深度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自控性低。纯膜法以碟管式反渗透技术为主,该方法采用“砂滤+芯滤+两级DTRO+树脂吸附”工艺,该方法主要采用纯物理截留的方法去除污染物,系统集成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出水能够稳定达标,但是容易出现渗滤液原水中胶体污染膜片甚至堵塞流道,导致设备故障甚至无法运行的问题,其次渗滤液长期处于厌氧状态,水中还原性硫化物含量高,容易对膜产生硫污染。有鉴于此,亟需开发一种针对这种难生物处理的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新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和系统,以解决渗滤液原水中胶体易对膜造成污染甚至堵塞流道、原水中硫化物易对膜造成硫污染等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渗滤液原水中加入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得到混合液;S2:将混合液中的沉淀物进行压滤,得到压滤出水;S3:将混合液中的上层清液进行微滤处理,得到微滤浓水和微滤产水;以及S4:将压滤出水和微滤浓水回流至渗滤液原水中进行循环处理。通过本申请的工艺可以解决“生化+膜深度处理”工艺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自控性低,纯膜法工艺胶体污染膜片甚至堵塞流道及硫污染等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具体包括:S11:在渗滤液原水中加入混凝剂进行搅拌和反应;S12:对反应后得到的混合液进行沉淀分离。加药搅拌能够使混凝剂与渗滤液原水进行混凝沉淀,通过混凝沉淀去除渗滤液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一部分大分子有机物。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中加入混凝剂后调节渗滤液原水的pH值至9~9.5。加入混凝剂还可以提高pH将渗滤液调节为碱性,将有机污染物调整至与微滤膜带有相同电性,且增大二者所带净电荷量,可削弱膜-污染物及污染物-污染物之间的作用力,减缓后续微滤处理的膜层的有机污染。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凝剂包括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不仅可以和渗滤液原水中的部分物质发生混凝沉淀反应,还可以调节渗滤液的pH值以减缓后续微滤处理的膜层的有机污染。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采用浸没式MBR膜组件进行微滤处理。微滤处理采用浸没式MBR膜组件可以有效截留渗滤液中胶体,去除硫化氢,为DTRO提供合格的进水。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微滤处理采用的膜组件为中空纤维膜,中空纤维膜的材质为PVDF,孔径为0.03~0.1μm。PVDF中空纤维膜具有耐污的效果,并且可以充分保障良好的胶体截留性和有效的泥水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滤处理采用微孔曝气。曝气释放的气泡通过与液体部分混合在膜表面形成涡流,上升的空气擦洗并清洁中纤维外膜的外表面,延缓膜污染,同时曝气中的氧气可以将水中硫化氢氧化,减缓DTRO处理时膜层的硫污染,反应生成的单质硫随微滤浓水回流至前端通过混凝沉淀去除。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将微滤产水进行两级DTRO处理,两级DTRO处理包括一级DTRO处理和二级DTRO处理,一级DTRO处理得到的一级产水进行二级DTRO处理,二级DTRO处理得到的二级产水进行树脂吸附处理,得到最终产水,二级DTRO处理得到的二级浓水回流进行一级DTRO处理。两级DTRO处理对污染物截留率高,COD和氨氮去除率>99%,产水基本临近达标,仅氨氮指标略高,进入后端树脂吸附处理,树脂吸附处理主要用于进一步降低两级DTRO产水中的氨氮。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混凝沉淀单元、压滤单元和微滤单元,渗滤液原水被馈送到混凝沉淀单元加入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混凝沉淀单元的上层清液出水端与微滤单元的进水端连接,混凝沉淀单元的沉淀物出口端与压滤单元的进口端连接,压滤单元的出水端和微滤单元的浓水出水端与混凝沉淀单元的进水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凝沉淀单元具体包括加药装置、搅拌装置和沉淀装置,加药装置用于在渗滤液原水中加入混凝剂,搅拌装置用于使渗滤液原水与混凝剂搅拌和反应,沉淀装置用于对反应后得到的混合液进行沉淀分离。加药装置和搅拌装置能够使混凝剂与渗滤液原水进行混凝沉淀,通过混凝沉淀去除渗滤液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一部分大分子有机物。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凝沉淀单元中加入混凝剂后调节渗滤液原水的pH值至9~9.5。加入混凝剂还可以提高pH将渗滤液调节为碱性,将有机污染物调整至与微滤膜带有相同电性,且增大二者所带净电荷量,可削弱膜-污染物及污染物-污染物之间的作用力,减缓后续微滤处理的膜层的有机污染。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凝剂包括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不仅可以和渗滤液原水中的部分物质发生混凝沉淀反应,还可以调节渗滤液的pH值以减缓后续微滤处理的膜层的有机污染。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滤单元中采用浸没式MBR膜组件进行微滤处理。微滤处理采用浸没式MBR膜组件可以有效截留渗滤液中胶体,去除硫化氢,为DTRO提供合格的进水。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滤单元采用的膜组件为中空纤维膜,中空纤维膜的材质为PVDF,孔径为0.03~0.1μm。PVDF中空纤维膜具有耐污的效果,并且可以充分保障良好的胶体截留性和有效的泥水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滤单元的底部采用微孔曝气。曝气释放的气泡通过与液体部分混合在膜表面形成涡流,上升的空气擦洗并清洁中纤维外膜的外表面,延缓膜污染,同时曝气中的氧气,可以将水中硫化氢氧化减缓DTRO单元硫污染,反应生成的单质硫随微滤浓水回流至前端通过混凝沉淀去除。在一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渗滤液原水中加入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得到混合液;/nS2:将所述混合液中的沉淀物进行压滤,得到压滤出水;/nS3:将所述混合液中的上层清液进行微滤处理,得到微滤浓水和微滤产水;以及/nS4:将所述压滤出水和所述微滤浓水回流至所述渗滤液原水中进行循环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渗滤液原水中加入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得到混合液;
S2:将所述混合液中的沉淀物进行压滤,得到压滤出水;
S3:将所述混合液中的上层清液进行微滤处理,得到微滤浓水和微滤产水;以及
S4:将所述压滤出水和所述微滤浓水回流至所述渗滤液原水中进行循环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在所述渗滤液原水中加入混凝剂进行搅拌和反应;
S12:对反应后得到的所述混合液进行沉淀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加入所述混凝剂后调节所述渗滤液原水的pH值至9~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包括氢氧化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采用浸没式MBR膜组件进行微滤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微滤处理采用的膜组件为中空纤维膜,所述中空纤维膜的材质为PVDF,孔径为0.03~0.1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处理采用微孔曝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微滤产水进行两级DTRO处理,所述两级DTRO处理包括一级DTRO处理和二级DTRO处理,所述一级DTRO处理得到的一级产水进行所述二级DTRO处理,所述二级DTRO处理得到的二级产水进行树脂吸附处理,得到最终产水,所述二级DTRO处理得到的二级浓水回流进行所述一级DTRO处理。


9.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飞龙陈俊祥陈宏静方艺民张建发陈福达邱宗炼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