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植入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制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骨科植入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骨科植入物是指通过侵入的方法,全部导入人体替代组织或保留在体内操作位置的器械;通过侵入的方法,部分导入人体并保留在操作位置至少30天的医疗器械,也可认作是植入物。主要有骨接合植入物和骨与关节替代物等。骨科植入物属高附加值医疗耗材,产品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骨科各类手术中且市场需求量大。目前大部分骨科植入物产品依靠国外进口,因而价格昂贵。骨科植入物产品多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国内企业通常采用传统的机加工技术生产,工序繁琐,原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难以自动化批量生产,这将导致传统加工技术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骨科植入物的制备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8101347116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骨科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包括喂料制备、注射成型、脱脂、烧结、结合液制备、结合步骤;其中结合液制备:按质量份数,取10份环孢霉素,溶解于100-120份的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原料制备,通过研磨设备将金属颗粒进行研磨,得到金属粉末;所述金属粉末直径达到10000-12000目,之后对金属粉末进行干燥后密封存放,防止金属粉末吸水氧化;同时准备相应比例的粘合剂,称重后备用;/nS2、混合,将S1中获得的金属粉末与粘合剂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所述搅拌时间为20-35min,搅拌温度为80-120℃,获得混合物A;/nS3、将S2获得的混合物A加热融化后注入模具中,保压之后冷却成型,制得坯料;所述加热温度750-800℃,加热速度为30-35℃/min,模具保压压力为10-12MPa;之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制备,通过研磨设备将金属颗粒进行研磨,得到金属粉末;所述金属粉末直径达到10000-12000目,之后对金属粉末进行干燥后密封存放,防止金属粉末吸水氧化;同时准备相应比例的粘合剂,称重后备用;
S2、混合,将S1中获得的金属粉末与粘合剂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所述搅拌时间为20-35min,搅拌温度为80-120℃,获得混合物A;
S3、将S2获得的混合物A加热融化后注入模具中,保压之后冷却成型,制得坯料;所述加热温度750-800℃,加热速度为30-35℃/min,模具保压压力为10-12MPa;之后对坯料进行脱脂,获得脱脂坯料;
S4、将S3中获得的脱脂坯料放入焙烧炉中进行真空烧结,之后充入保护气体并冷却得到烧结件,之后将烧结件浸入钛银合金酸溶液中,控制钛银合金酸溶液温度为80-90℃,将氧化铱作为阳极,烧结件作为阴极,通入高压直流电6-8h,即可得到骨科植入物成品;
其中S4中使用的焙烧炉包括圆筒形的炉体(1),炉体(1)内设有隔热内衬(11),炉体(1)一端铰接有炉门(12);所述炉体(1)顶部通过阀门连通有抽气管(13),炉体(1)底部连通有排胶管(14),炉体(1)顶部通过支架固连有减速电机(15),减速电机(15)通过控制器连接电源;所述炉体(1)远离炉门(12)的一端设有转轴(2),转轴(2)贯穿炉体(1)并与炉体(1)转动密封连接;所述转轴(2)位于炉体(1)外部的一端固连有一号皮带轮(16),减速电机(15)输出轴固连有二号皮带轮(17),一号皮带轮(16)与二号皮带轮(17)之间通过皮带(18)传动;所述转轴(2)位于炉体(1)内的一端固连有六角形的转笼(21),转笼(21)内壁固连有加热板(22),加热板(22)通过导线和控制器连接电源;所述转笼(21)远离转轴(2)一侧的隔热内衬(11)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浩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