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白褪黑素面膜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226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面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美白褪黑素面膜及制备方法,包括蓄水片和载料片;由于面膜在使用前常进行洁肤处理,而将面膜敷在脸部皮肤后,其中的各种功效成分会造成面膜侧的渗透压大与皮肤侧,使得面膜中的功效成分难以进入到皮肤的角质层细胞间,影响到面膜的使用效果;故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载料片,在蓄水片中的去离子水经载料片首先接触到肌肤表面后,利用肌肤细胞间的杂质油脂微粒所形成的高渗透压对载料片中的水分进行吸收,配合肌肤细胞的代谢将杂质油脂微粒转移出来,随蓄水片中的水分转移至载料片中,将其中的纸膜球撑开并释放出褪黑素成分,利用其亲水亲脂性进入到肌肤的细胞间,从而提升了美白褪黑素面膜的使用效果。的使用效果。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美白褪黑素面膜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膜
,具体涉及一种美白褪黑素面膜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褪黑素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之一,其熟知的功能主要是可以改善睡眠,同时其也是较强的内源性自由基清除剂,能够参与到抗氧化系统中,减少细胞产生氧化损伤;面部肌肤在受紫外线照射时,会不断消耗皮肤中的抗氧化成分,使皮肤的抗氧化能力减弱,会削弱皮肤对氧自由基毒性作用的耐受性,通过外用抗氧化剂能够向皮肤的角质层中补充这一重要的保护成分,提供持续的抗氧化能力;利用褪黑素具有的亲脂和亲水性能,通过表皮层向角质细胞间弥散。
[0003]目前的面膜在使用前常进行洁肤,清除皮肤表层的污染物,同时也清除了表皮层的油脂成分,而将面膜敷在脸部皮肤后,面膜中的各种美白功效成分会造成面膜侧的渗透压大与皮肤侧,使面部皮肤处在面膜形成封闭的高湿度状态中,进而使得面膜中添加的褪黑素难以有效进入到皮肤的角质层细胞间,从而影响到面膜的使用效果。
[0004]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美白褪黑素面膜及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6101460637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褪黑素面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乳化剂吐温

60加热至65~72℃搅拌均匀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处理后的乳化剂;将茶多酚溶于甘油和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加入部分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预处理后的乳化剂、褪黑素、柠檬酸、氢化蓖麻油、甲基异噻唑啉酮、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剩余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均质处理,得到褪黑素面膜;该技术方案通过选用吐温

60为乳化剂,并对乳化剂进行预处理;通过优选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和优选的制备工艺,最终得到性质稳定、透明、均一的褪黑素面膜;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未解决面膜在使用中,其中的美白功效成分会留存在面膜与肌肤间的形成渗透压环境中,难以控制其转移至肌肤细胞间被吸收,削弱了面膜使用后的美白效果。
[0005]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据此提出了一种美白褪黑素面膜及制备方法,采用了特殊的美白褪黑素面膜及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美白褪黑素面膜及制备方法,通过设置的载料片,在面膜敷上面部后,使蓄水片中的去离子水经载料片首先接触到肌肤表面,利用肌肤细胞间留存杂质油脂微粒所形成的高渗透压对载料片中的水分进行吸收,并配合肌肤细胞的代谢将杂质油脂微粒转移出来,随蓄水片中的水分逐渐转移至载料片中,将其中的纸膜球撑开释放出褪黑素成分,利用其亲水亲脂性进入到肌肤的细胞间,且蓄水片上的防水透气膜使面膜下的肌肤处于开路系统的压力状态,便于面膜与肌肤间的物质交换流动,从而提升了美白褪黑素面膜的使用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美白褪黑素面膜,包括蓄水片和载料片;所述蓄水片的表面设
置有均布的毛细孔,毛细孔贯穿蓄水片的两侧;所述蓄水片中的毛细孔的孔径沿其内侧向外侧逐渐增大,蓄水片的外侧表面上还设置有贴合的防水透气膜,蓄水片中填充有去离子水并与载料片相贴合;所述载料片背向蓄水片的一侧设置有空泡状的腔体,腔体中装填有包含褪黑素的纸膜球;所述纸膜球小于腔体的体积,纸膜球会在吸水膨胀后发生破裂;所述腔体在载料片的表面露出有微孔,微孔小于纸膜球的尺寸;所述载料片与蓄水片间还设有渗水隔膜,渗水隔膜的边缘上还设置有封膜条;所述封膜条中通过其中的拉条伸入至渗水隔膜中,通过撕下封膜条使其中的拉条从渗水隔膜中脱离,将渗水隔膜从隔水态转变为渗水态;
[0008]现有技术中,面膜在使用前常进行洁肤处理,清除皮肤表面的污染物,同时也清除了表皮层的油脂成分,而将面膜敷在脸部皮肤后,面膜中的各种美白功效成分会造成面膜侧的渗透压大与皮肤侧,使面部皮肤处在面膜形成封闭的高湿度状态中,进而使得面膜中的褪黑素等美白功效成分难以进入到皮肤的角质层细胞间,从而影响到面膜的使用效果;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蓄水片和载料片相配合,在使用前将封膜条沿着面膜的周向边缘撕开,使拉条从渗水隔膜中脱离出来,此时蓄水片中的去离子水沿渗水隔膜浸入到载料片中,随着将面膜敷在脸部的过程,使水分进入腔体中的纸膜球内,同时蓄水片随面部皮肤的轮廓产生相应的形状变化,使蓄水片中毛细孔处的形态发生变化,对毛细孔中存留的水分产生挤压,进而增加载料片的腔体中的水含量,使得纸膜球在吸收到过量的水分后破裂,将含有的褪黑素成分混入到去离子水中,并经微孔流淌至肌肤的表面,设置在蓄水片表面的防水透气膜保持了肌肤在敷用面膜时的通透性;本专利技术利用了设置的载料片,在面膜敷上面部后,使蓄水片中的去离子水经载料片首先接触到肌肤表面,利用肌肤细胞间留存杂质油脂微粒所形成的高渗透压对载料片中的水分进行吸收,并配合肌肤细胞的代谢将杂质油脂微粒转移出来,随蓄水片中的水分逐渐转移至载料片中,将其中的纸膜球撑开释放出褪黑素成分,利用其亲水亲脂性进入到肌肤的细胞间,且蓄水片上的防水透气膜使面膜下的肌肤处于开路系统的压力状态,便于面膜与肌肤间的物质交换流动,从而提升了美白褪黑素面膜的使用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蓄水片中还设置有贯穿的通孔,通孔分布在蓄水片的边缘,通孔的截面呈椭圆形并使其长轴与蓄水片的边缘方向相切,通孔中还设置有吸水性的膨胀条;使用时,蓄水片中蓄存有大量的去离子水,以满足不同面部肌肤状况所需补充的水分;通过设置在蓄水片边缘的通孔,配合其中的膨胀条,用于存储蓄水片中的过量水分,避免面膜敷在非缺水性肌肤表面时而造成使用过程中的水分从面部流下,而降低其使用体验,同时在膨胀条吸水后的形变过程中,将椭圆形的通孔撑开,并使相邻通孔间的连通口增大,使膨胀条中储存的水量经通孔间相互传输,平衡了膨胀条间的重量,确保面膜敷在面部的稳定状态,从而提升了美白褪黑素面膜的使用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载料片的腔体内壁上还设置有凸起的环条,环条中填充有聚丙烯酸钠颗粒;所述环条填充在腔体内壁与纸膜球的间隙中,环条使纸膜球定位在腔体中的固定位置;使用时,纸膜球会随使用的面膜在腔体中晃动;通过设置在腔体中凸起的环条,对其中的纸膜球进行定位,确保在将面膜敷在脸部后的使用过程中,纸膜球中的褪黑素成分在整个载料片上均衡的接触到肌肤表面,同时定位后的纸膜球还避免了面膜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冲击,维持了腔体与纸膜球结构的稳定,并利用环条中填充的聚丙烯酸钠,使蓄
水片中的水分在进入带载料片中的腔体后,使得聚丙烯酸钠发生膨胀挤压向纸膜球,促进纸膜球的破裂,确保其中的褪黑素成分即时转移到肌肤表面,从而提升了美白褪黑素面膜的使用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环条的内部还设有环形的切条,切条朝蓄水片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弧形的垫环;所述腔体的端口上还设置有环绕的肋条,肋条用于增加微孔部位的强度;使用时,环条中遇水膨胀聚丙烯酸钠,难以控制纸膜球被挤压的破裂趋向;通过设置在环条内部的切条,配合其底部弧形的垫环,在受聚丙烯酸酯的膨胀作用下,使环条沿设定的角度压向下方的纸膜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白褪黑素面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片(1)和载料片(2);所述蓄水片(1)的表面设置有均布的毛细孔(11),毛细孔(11)贯穿蓄水片(1)的两侧;所述蓄水片(1)中的毛细孔(11)的孔径沿其内侧向外侧逐渐增大,蓄水片(1)的外侧表面上还设置有贴合的防水透气膜(12),蓄水片(1)中填充有去离子水并与载料片(2)相贴合;所述载料片(2)背向蓄水片(1)的一侧设置有空泡状的腔体(21),腔体(21)中装填有包含褪黑素的纸膜球(3);所述纸膜球(3)小于腔体(21)的体积,纸膜球(3)会在吸水膨胀后发生破裂;所述腔体(21)在载料片(2)的表面露出有微孔(22),微孔(22)小于纸膜球(3)的尺寸;所述载料片(2)与蓄水片(1)间还设有渗水隔膜(4),渗水隔膜(4)的边缘上还设置有封膜条(41);所述封膜条(41)中通过其中的拉条伸入至渗水隔膜(4)中,通过撕下封膜条(41)使其中的拉条从渗水隔膜(4)中脱离,将渗水隔膜(4)从隔水态转变为渗水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美白褪黑素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片(1)中还设置有贯穿的通孔(13),通孔(13)分布在蓄水片(1)的边缘,通孔(13)的截面呈椭圆形并使其长轴与蓄水片(1)的边缘方向相切,通孔(13)中还设置有吸水性的膨胀条(1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美白褪黑素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片(2)的腔体(21)内壁上还设置有凸起的环条(211),环条(211)中填充有聚丙烯酸钠颗粒;所述环条(211)填充在腔体(21)内壁与纸膜球(3)的间隙中,环条(211)使纸膜球(3)定位在腔体(21)中的固定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美白褪黑素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条(211)的内部还设有环形的切条(212),切条(212)朝蓄水片(1)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弧形的垫环(213);所述腔体(21)的端口上还设置有环绕的肋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会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浩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