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晶合金的粉末轧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非晶合金的粉末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非晶合金是由金属高温熔体在超急冷条件下获得,内部原子排列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新型材料,几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受限于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限制,传统铜模铸造法能制备的非晶合金棒材直径尺寸最大为73mm,且为贵金属Pd基非晶合金,成本极高。目前非晶合金零件成形仍受限于少数玻璃形成能力较强的非晶成分,且尺寸、形状受到极大限制,制备成本高,难以满足工业发展对非晶合金的应用需求。为实现块体非晶合金零件的连续制备,降低制备成本,申请号为03128762.X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大块非晶合金连续铸轧技术”,提出在真空条件采用水冷轧辊制备非晶合金板材、棒材等。该专利技术虽然能够实现非晶合金板材、带材的连续制备,但原理上依然依赖于金属熔体的快速冷却和合金体系的玻璃形成能力,仍旧难以制备具有较大三维尺寸产品,成分适用范围较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晶合金的粉末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将非晶合金粉末或非晶合金粉末坯通过喂料装置送入轧制装置中,并加热至所述非晶合金的过冷液相区,通过两个相对旋转的轧辊对处于过冷液相区的非晶合金粉末或非晶合金粉末坯进行单道次或多道次轧制,每道次轧制后在保护气氛下对获得的坯料进行冷却,避免坯料发生晶化或氧化,单道次或多道次轧制后获得非晶合金产品;/n其中,所述非晶合金粉末为一种非晶合金粉末、多种非晶合金粉末的混合粉末或非晶与晶体的混合粉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合金的粉末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非晶合金粉末或非晶合金粉末坯通过喂料装置送入轧制装置中,并加热至所述非晶合金的过冷液相区,通过两个相对旋转的轧辊对处于过冷液相区的非晶合金粉末或非晶合金粉末坯进行单道次或多道次轧制,每道次轧制后在保护气氛下对获得的坯料进行冷却,避免坯料发生晶化或氧化,单道次或多道次轧制后获得非晶合金产品;
其中,所述非晶合金粉末为一种非晶合金粉末、多种非晶合金粉末的混合粉末或非晶与晶体的混合粉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合金粉末或非晶合金粉末坯在进行轧制前,还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表面水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合金粉末或非晶合金粉末坯在进行轧制前,还进行预热处理,所述预热温度低于所述非晶合金粉末或非晶合金粉末坯中非晶合金的初始晶化温度,预热时间0.5-5小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速率为10K/min~200K/min,轧制速度1m/s~50m/s;道次压下率控制在15%~40%,总压下率在40%~95%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合金粉末或非晶合金粉末坯中还包括颗粒、纤维或网丝结构的增强相,用以对所述非晶合金产品进行增强。
6.一种非晶合金的粉末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部、轧制部、电源系统和冷却系统;其中:
所述送料部用于将所述非晶合金粉末或非晶合金粉末坯送入轧制部进行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攀,丁华平,王新云,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