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763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装置,加热组件包括发热模块和隔热模块,发热模块包括发热管和发热管罩,发热管罩与烹饪装置配合,发热管设置在发热管罩内,隔热模块包括隔热件和隔热罩,隔热罩与发热管罩配合,隔热件固接于隔热罩且夹设于隔热罩和发热管罩之间。通过将隔热罩与发热管罩配合,使得隔热件夹设在发热管罩和隔热罩之间,从而实现了隔热件的安装。由于隔热件固定在隔热罩上,通过隔热罩定位安装在发热管罩的外侧,从而实现隔热件的定位安装,避免了隔热件出现安装偏差,保证了隔热效果。另外,将隔热件与隔热罩进行固定后再与发热管罩装配,装配过程便捷,从而有效提升了安装的效率,进而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烹饪装置(例如烤箱或蒸烤箱等)一般包括门组件、加热组件以及具有烹饪腔的箱体,门组件枢转设置在箱体上,以打开或关闭烹饪腔,加热组件通电后将热量传递至烹饪腔内,从而实现对位于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烹饪。加热组件包括发热管、发热管罩以及隔热件,发热管设置在发热管罩内且靠近烹饪腔设置,隔热件设置在发热管罩的外侧,防止箱体的表面温升过高,避免出现烫伤用户的情况。但是,现有隔热件在安装时通过固定板直接压紧在发热管罩上,隔热件在安装时无定位结构,极易造成隔热件的安装位置出现偏差,从而影响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隔热件的安装位置易于出现偏差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加热组件,用于烹饪装置,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模块,所述发热模块包括发热管和发热管罩,所述发热管罩与所述烹饪装置配合,所述发热管设置在所述发热管罩内;隔热模块,所述隔热模块包括隔热件和隔热罩,所述隔热罩与所述发热管罩配合,所述隔热件固接于所述隔热罩且夹设于所述隔热罩和发热管罩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组件,发热管设置在发热管罩内,隔热罩以及隔热件均设置在发热管罩的外侧,其中,隔热件固接在隔热罩上,通过将隔热罩与发热管罩配合,使得隔热件夹设在发热管罩和隔热罩之间,从而实现了隔热件的安装。由于隔热件固定在隔热罩上,通过隔热罩定位安装在发热管罩的外侧,从而实现隔热件的定位安装,避免了隔热件出现安装偏差,保证了隔热效果。另外,将隔热件与隔热罩进行固定后再与发热管罩装配,装配过程便捷,从而有效提升了安装的效率,进而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组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罩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隔热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隔热罩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可折弯结构,所述隔热件对应所述连接部的位置设有过孔,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过孔,经所述过孔穿出的所述连接部折弯并抵靠在所述隔热件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罩为具有开口端的盒状结构,所述隔热件设置在所述盒状结构内,所述开口端朝向所述发热管罩且与所述发热管罩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罩设有第一槽状部,所述第一槽状部设置在所述开口端,所述第一槽状部的第一开口朝向所述盒状结构的底面,所述隔热件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一槽状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罩还设有第二槽状部,所述第二槽状部与所述第一槽状部位于所述开口端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槽状部的第二开口朝向所述盒状结构的底面,所述隔热件的另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槽状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状部靠近所述第二槽状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槽状部远离所述第二槽状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发热管罩对应所述第一孔的位置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和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状部靠近所述第一槽状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槽状部远离所述第一槽状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发热管罩对应所述第二孔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和所述第二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上设有避让结构,所述避让结构与所述发热管的接线端对应设置,所述隔热罩对应所述避让结构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接线端经所述通孔穿出;并且/或者所述隔热件为隔热棉。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装置,所述烹饪装置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为根据如上所述的加热组件;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烹饪腔,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以加热所述烹饪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烹饪装置,其中,加热组件的发热管设置在发热管罩内,隔热罩以及隔热件均设置在发热管罩的外侧,其中,隔热件固接在隔热罩上,通过将隔热罩与发热管罩配合,使得隔热件夹设在发热管罩和隔热罩之间,从而实现了隔热件的安装。由于隔热件固定在隔热罩上,通过隔热罩定位安装在发热管罩的外侧,从而实现隔热件的定位安装,避免了隔热件出现安装偏差,保证了隔热效果。另外,将隔热件与隔热罩进行固定后再与发热管罩装配,装配过程便捷,从而有效提升了安装的效率,进而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烹饪装置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加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隔热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所示隔热罩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00为烹饪装置;10为门组件;20为箱体;30为加热组件;31为隔热模块,311为隔热罩,3111为连接部,3112为第一槽状部,31121为第一孔,31122为第一避让孔,3113为第二槽状部,3114为通孔,312为隔热件,3121为过孔,3122为避让结构;32为发热模块,321为发热管罩,3211为罩体,3212为第一折边,3213为第二折边,3214为第一连接孔,322为发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组件,用于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n发热模块(32),所述发热模块(32)包括发热管(322)和发热管罩(321),所述发热管罩(321)与所述烹饪装置配合,所述发热管(322)设置在所述发热管罩(321)内;/n隔热模块(31),所述隔热模块(31)包括隔热件(312)和隔热罩(311),所述隔热罩(311)与所述发热管罩(321)配合,所述隔热件(312)固接于所述隔热罩(311)且夹设于所述隔热罩(311)和发热管罩(32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组件,用于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发热模块(32),所述发热模块(32)包括发热管(322)和发热管罩(321),所述发热管罩(321)与所述烹饪装置配合,所述发热管(322)设置在所述发热管罩(321)内;
隔热模块(31),所述隔热模块(31)包括隔热件(312)和隔热罩(311),所述隔热罩(311)与所述发热管罩(321)配合,所述隔热件(312)固接于所述隔热罩(311)且夹设于所述隔热罩(311)和发热管罩(32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311)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部(3111),所述隔热件(312)通过所述连接部(3111)与所述隔热罩(3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11)为可折弯结构,所述隔热件(312)对应所述连接部(3111)的位置设有过孔(3121),所述连接部(3111)穿设于所述过孔(3121),经所述过孔(3121)穿出的所述连接部(3111)折弯并抵靠在所述隔热件(3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311)为具有开口端的盒状结构,所述隔热件(312)设置在所述盒状结构内,所述开口端朝向所述发热管罩(321)且与所述发热管罩(321)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311)设有第一槽状部(3112),所述第一槽状部(3112)设置在所述开口端,所述第一槽状部(3112)的第一开口朝向所述盒状结构的底面,所述隔热件(312)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一槽状部(31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311)还设有第二槽状部(3113),所述第二槽状部(3113)与所述第一槽状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进黄辉邓雁青陈武忠孙炎军张志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