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盘及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60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蒸盘及锅具,所述蒸盘用于放置在锅具(100)内,包括蒸盘主体(200)和支架(300);所述支架(300)包括连接部(32),所述支架(300)通过所述连接部(32)活动连接在所述蒸盘主体(200)上,且所述蒸盘主体(200)可通过所述支架(300)支撑在所述锅具(100)的底部;所述支架(30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部,所述至少两个限位部与所述连接部(32)的距离不同,所述至少两个限位部用于连接在所述锅具(100)上以使所述蒸盘主体(200)位于所述锅具(100)内的不同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蒸盘及锅具,可解决现有锅具不能满足烹饪器具多功能的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盘及锅具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蒸盘及锅具。
技术介绍
锅具指的是烹煮食物或者烧水的各种器具,按照材质分为不锈钢锅、铁锅、铝锅、砂锅、搪瓷锅、不粘锅等,按照功能分为压力锅、煎锅、炒锅、汤锅、蒸锅、奶锅、电饭锅等。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锅具为煮锅,采用电磁炉、燃气灶或者电加热等为煮锅提供热源,可烹煮食物或烧水。为了满足烹饪器具的多功能的需求,在煮锅的基础上,添加蒸盘可使煮锅作为蒸锅使用,添加过滤网则可使煮锅作为可过滤火锅使用。但是,上述煮锅作为蒸锅使用时,需要额外寻找蒸盘,蒸盘通常架设在锅具顶部,需要尺寸和结构相匹配才能使用;上述煮锅作为可过滤火锅使用时,需要额外寻找过滤网,过滤网通常为筒状结构,挂设在锅具内边缘或者坐落在锅具底部,容积较小,不方便使用。因此,上述锅具不能很好地满足烹饪器具多功能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蒸盘及锅具,可解决现有锅具不能满足烹饪器具多功能的需求的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蒸盘,用于放置在锅具内,包括蒸盘主体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连接部,所述支架通过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在所述蒸盘主体上,且所述蒸盘主体可通过所述支架支撑在所述锅具的底部;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部,所述至少两个限位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距离不同,所述至少两个限位部用于连接在所述锅具上以使所述蒸盘主体位于所述锅具内的不同高度。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蒸盘,设置与蒸盘主体连接的支架,支架可通过限位部将蒸盘主体挂设在锅具内的不同高度上,使得蒸盘主体在较低位置处煮食材,在较高位置处将食材捞出,从而实现在煮火锅时升降蒸盘主体、方便过滤的效果,且支架可将蒸盘主体支撑在锅具的底部,实现蒸锅功能,从而满足烹饪器具多功能的需求。如上所述的蒸盘,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端部设置有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其中一个用于与所述锅具连接。采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与锅具连接时,可使蒸盘处于较低位置和较高位置,实现烹煮食材和捞出食材这两种状态。如上所述的蒸盘,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限位空间的宽度为2mm-5mm。限位空间的尺寸设计可保证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与锅具锅口连接的可靠性。如上所述的蒸盘,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抵接在所述锅具的底面,且所述第三连接段的端部抵接在所述蒸盘主体的下表面,以使所述支架将所述蒸盘主体支撑在所述锅具底部。设计支撑部可将蒸盘支撑在锅具底部,实现蒸盘的蒸食材功能,满足锅具的多功能需求。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连接处形成所述支撑部。利用第二连接段和第二限位部连接处的结构作为支撑部,结构简单。可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第四连接段,所述第四连接段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第四连接段形成所述支撑部。采用第四连接段作为支撑部,可进一步保证支撑可靠。如上所述的蒸盘,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蒸盘主体上;或者,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蒸盘主体上。支架与蒸盘固定连接,连接可靠;支架与蒸盘可拆卸连接,方便装拆和收纳。如上所述的蒸盘,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转环,所述蒸盘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环用于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并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或者,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转轴,所述蒸盘主体上设置有第二转环,所述第二转轴用于安装在所述第二转环内并相对于所述第二转环转动。支架和蒸盘通过转轴和转环的配合可实现转动连接,容易实现。如上所述的蒸盘,所述蒸盘主体的边缘翻折形成滚边,所述蒸盘主体上靠近所述滚边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转环,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处的所述滚边形成所述第一转轴。滚边可增强蒸盘的边缘的结构强度,安装孔和滚边配合设计以形成转轴,方便蒸盘与支架转动连接。如上所述的蒸盘,所述蒸盘主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上对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之间的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的交界边形成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转环。具有侧壁的蒸盘主体,实用性更高。如上所述的蒸盘,所述支架可相对于所述蒸盘主体活动以使至少部分所述支架贴设在所述蒸盘主体的上表面。这样设计有利于缩小蒸盘体积,便于收纳。如上所述的蒸盘,所述支架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支架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端部。把手的设计可方便使用人员握持,提高实用性。如上所述的蒸盘,所述支架采用不锈钢圆钢折弯制成;或者,所述支架采用片材冲压制成。支架通过不锈钢圆钢折弯制成,或者采用片材冲压制成,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锅具,包括:如上所述的蒸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具,设置具有支架的蒸盘,支架可通过限位部将蒸盘主体挂设在锅具内的不同高度上,使得蒸盘在较低位置处煮食材,在较高位置处将食材捞出,从而实现在煮火锅时升降蒸盘、方便过滤的效果,且支架可将蒸盘支撑在锅具的底部,实现蒸锅功能,从而满足烹饪器具多功能的需求。如上所述的锅具,所述限位部用于连接在所述锅具的锅口边缘;或者,所述限位部用于连接在所述锅具内部的凸台上。支架通过限位部连接在锅口边缘或者锅具内部凸台,连接可靠,容易实现。如上所述的锅具,所述限位部的限位空间的宽度大于所述锅具的锅口的厚度。这样设计以便于限位部挂设在锅具锅口。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蒸盘放置在锅具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蒸盘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蒸盘处于锅具内的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对应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蒸盘处于锅具内的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对应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蒸盘处于锅具内的第三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对应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具有图10所示的支架的蒸盘处于锅具内的第三位置时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盘,用于放置在锅具(100)内,其特征在于,包括蒸盘主体(200)和支架(300);/n所述支架(300)包括连接部(32),所述支架(300)通过所述连接部(32)活动连接在所述蒸盘主体(200)上,且所述蒸盘主体(200)可通过所述支架(300)支撑在所述锅具(100)的底部;/n所述支架(30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部,所述至少两个限位部与所述连接部(32)的距离不同,所述至少两个限位部用于连接在所述锅具(100)上以使所述蒸盘主体(200)位于所述锅具(100)内的不同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盘,用于放置在锅具(100)内,其特征在于,包括蒸盘主体(200)和支架(300);
所述支架(300)包括连接部(32),所述支架(300)通过所述连接部(32)活动连接在所述蒸盘主体(200)上,且所述蒸盘主体(200)可通过所述支架(300)支撑在所述锅具(100)的底部;
所述支架(30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部,所述至少两个限位部与所述连接部(32)的距离不同,所述至少两个限位部用于连接在所述锅具(100)上以使所述蒸盘主体(200)位于所述锅具(100)内的不同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00)包括第一连接段(311)、第二连接段(312)和第三连接段(313),所述第一连接段(311)的端部设置有所述连接部(32),所述第一连接段(31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312)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31),所述第二连接段(312)和所述第三连接段(313)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32),所述第一限位部(33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332)中的其中一个用于与所述锅具(1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3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332)的限位空间的宽度为2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00)上设置有支撑部(34),所述支撑部(34)用于抵接在所述锅具(100)的底面,且所述第三连接段(313)的端部抵接在所述蒸盘主体(200)的下表面,以使所述支架(300)将所述蒸盘主体(200)支撑在所述锅具(100)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312)和所述第二限位部(332)的连接处形成所述支撑部(3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00)还包括第四连接段(314),所述第四连接段(314)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段(312)和所述第二限位部(332)之间,所述第四连接段(314)形成所述支撑部(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00)固定在所述蒸盘主体(200)上;或者,
所述支架(300)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蒸盘主体(200)上。


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史庭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