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机控制器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541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电机控制器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所述双电机控制器包括:箱体、支撑座、驱动电机控制总成、发电机控制总成及控制板,支撑座设在箱体内,支撑座将箱体内的空间分隔为位于支撑座上方的第一容纳区和位于支撑座下方的第二容纳区和第三容纳区;驱动电机控制总成设于第一容纳区内;发电机控制总成设于第二容纳区内;控制板设于第三容纳区内,且驱动电机控制总成和发电机控制总成均与控制板通讯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电机控制器,可以优化双电机控制器的结构布局,合理释放电动汽车的内部空间,有利于优化电动汽车内其他设备的布局,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机控制器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机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电机控制器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指出,传统的电驱动系统设计方案中,电机与控制器通常采样单电机的驱动方案。由于单电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自身的特点,系统架构设计过程中往往引入了许多不足:1)单电机驱动系统不能快速的发挥出大功率,并传递给车辆;2)车辆在实际行驶时工况十分复杂,单电机驱动不能节约能量。而在目前涌现出的双电机控制器方案设计中,往往又存在密封设计、散热水路设计等方面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双电机控制器,所述双电机控制器可以节约并优化电动汽车的内部布局,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双电机控制器的电动汽车。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双电机控制器,包括:箱体;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支撑座将所述箱体内的空间分隔为位于所述支撑座上方的第一容纳区和位于所述支撑座下方的第二容纳区和第三容纳区;驱动电机控制总成,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总成设于所述第一容纳区内;发电机控制总成,所述发电机控制总成设于所述第二容纳区内;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第三容纳区内,且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总成和所述发电机控制总成均与所述控制板通讯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双电机控制器,通过将驱动电机控制总成、发电机控制总成及控制板集成在同一个箱体内,并由控制板同时对驱动电机与发电机的运行进行控制,可以优化双电机控制器的结构布局,合理释放电动汽车的内部空间,有利于优化电动汽车其他装置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座内设有换热水道,所述第一容纳区和所述第二容纳区均与所述换热水道上下相对。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水道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凸起的凸筋,多个所述凸筋在所述换热水道内间隔布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向下延伸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位于所述第二容纳区和所述第三容纳区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第二容纳区和所述第三容纳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电机控制总成包括:第一驱动板、第一IGBT模块、第一直流支撑电容和第一直流滤波器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第一驱动板信号连接,所述第一IGBT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直流支撑电容与所述第一IGBT模块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直流滤波器模块与所述第一直流支撑电容电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流滤波器模块集成有直流霍尔传感器和磁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总成包括:第二驱动板、第二IGBT模块、第二直流支撑电容和第二直流滤波器模块,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板与所述第二IGBT模块电气连接,所述第二IGBT模块与所述第二直流支撑电容电气连接,所述第二直流支撑电容与所述第二直流滤波器模块电气连接,所述第二直流滤波器模块与所述第一直流滤波器模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直流滤波器模块集成有安规电容、PDU模块、保险和开关检测线束。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包括:框体、上盖和下盖,所述框体的顶部和底部均敞开,所述上盖盖设在所述框体的顶部,所述下盖盖设在所述框体的底部,所述下盖上设有透气阀。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电动汽车,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双电机控制器。根据本技术的电动汽车,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双电机控制器,可以节约电动汽车的内部空间,从而进一步优化电动汽车的内部布局,有利于提升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双电机控制器的内部布局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发电机控制总成侧的布局示意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驱动电机控制总成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所示的第二直流滤波器的示意图;图5是图1中所示的发电机控制总成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所示的第一直流滤波器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双电机控制器100:箱体1,第一容纳区101,第二容纳区102,第三容纳区103,上盖104,下盖105,透气阀106,水嘴107,熔断器盖板108,支撑座2,隔离板21,驱动电机控制总成3,第二驱动板301、第二直流支撑电容302、铜排303、第二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模块304、第二直流滤波器305、温度采样端子306、DC(直流支撑)-高压连接器307、PTC(正温度系数)-高压辅助连接器308、TM(驱动电机)-IGBT转接座309、CMP(电动空调压缩机)-高压辅助连接器310、开盖检测连接器311、IGBT密封圈312、三相高压连接器313、TM-三相转接铜排314、TM-三相接线柱315,安规电容316,保险317,发电机控制总成4,第一直流支撑电容401,GM(发电机)-三相转接铜排402,第一驱动板403,GM-三相接线柱404,第一IGBT模块405,第一直流滤波器406,铜排407,直流霍尔传感器408,磁环409,控制板5,换热水道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双电机控制器100。结合图1到图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双电机控制器100,包括:箱体1、支撑座2、驱动电机控制总成3、发电机控制总成4及控制板5。具体地,支撑座2设在箱体1内,支撑座2将箱体1内的空间分隔为第一容纳区101、第二容纳区102及第三容纳区103,其中,第一容纳区101位于支撑座2上方,第二容纳区102和第三容纳区103位于支撑座2下方;驱动电机控制总成3设于第一容纳区101内;发电机控制总成4设于第二容纳区102内;控制板5设于第三容纳区103内,且驱动电机控制总成3和发电机控制总成4均与控制板5通讯连接。由此,可以通过控制板5来同时对驱动电机与发电机的运行进行控制,使驱动电机及发电机的运行保持在高效的工作空间内,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同时,将驱动电机控制总成3和发电机控制总成4及控制板5集成在一个箱体1内,可以节约车体内部的安装空间。根据本技术的双电机控制器100,通过将驱动电机控制总成3、发电机控制总成4及控制板5集成在同一个箱体1内,并由控制板5同时对驱动电机与发电机的运行进行控制,可以优化双电机控制器100的结构布局,合理释放电动汽车的内部空间,有利于优化电动汽车其他装置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n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支撑座将所述箱体内的空间分隔为位于所述支撑座上方的第一容纳区和位于所述支撑座下方的第二容纳区和第三容纳区;/n驱动电机控制总成,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总成设于所述第一容纳区内;/n发电机控制总成,所述发电机控制总成设于所述第二容纳区内;/n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第三容纳区内,且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总成和所述发电机控制总成均与所述控制板通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支撑座将所述箱体内的空间分隔为位于所述支撑座上方的第一容纳区和位于所述支撑座下方的第二容纳区和第三容纳区;
驱动电机控制总成,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总成设于所述第一容纳区内;
发电机控制总成,所述发电机控制总成设于所述第二容纳区内;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第三容纳区内,且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总成和所述发电机控制总成均与所述控制板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内设有换热水道,所述第一容纳区和所述第二容纳区均与所述换热水道上下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道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凸起的凸筋,多个所述凸筋在所述换热水道内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向下延伸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位于所述第二容纳区和所述第三容纳区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第二容纳区和所述第三容纳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控制总成包括:第一驱动板、第一IGBT模块、第一直流支撑电容和第一直流滤波器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板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拉姆·卢克姜佳佳温超河内·路易索尔朱小强孙志鑫刘屺瞻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电驱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