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438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模块和车载电源,还包括调速模块以及与车载电机M耦接的正反转驱动模块,PWM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信号可控制开合部的导通频率,进而可以控制MOS管的导通频率。当低电平输出模块向第一电磁线圈K1输出低电平时,第一电磁线圈K1中有电流流过,触发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动作,可使车载电机M得电转动,同样的,当低电平输出模块向第二电磁线圈K2输出低电平时,可使车载电机M反转,同时通过对MOS管的导通频率的控制来调节车载电机M的转速,电路结构简单,而且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车载电机控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车窗都带有升降功能,老式的升降驱动组件多采用机械式的手摇驱动,目前多采用电动机进行驱动,方便快捷。现有的车载电机在参与车窗的上升和下降时,需要使用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对其进行控制。然而,现有的车载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多采用桥式驱动电路,需要4个开关元器件来变换车载电机两端的电压极性,实现对电机正反转的控制,需要较高的控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其具有能够调速以及通过继电器控制正反转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模块和车载电源,还包括调速模块以及与车载电机M耦接的正反转驱动模块;所述调速模块包括PWM信号输出模块、与所述PWM信号输出模块和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耦接的开关模块U1,所述开关模块U1包括控制部和开合部,所述控制部接收所述PWM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开合部开合;所述正反转驱动模块包括MOS管和与所述MOS管的源极耦接的驱动电路,所述车载电源的输出端耦接所述MOS管的漏极,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耦接所述开合部后耦接所述MOS管的栅极;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磁线圈K1、第二电磁线圈K2和受所述第一电磁线圈K1驱动动作的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以及受所述第二电磁线圈K2驱动动作的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2,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包括第一不动端、第二不动端和第一动端,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2包括第三不动端、第四不动端和第二动端;所述第一电磁线圈K1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K2各自的一端均耦接有直流电源VCC,各自的另一端分别耦接有低电平输出模块,所述第一不动端和所述第三不动端均耦接所述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不动端和所述第四不动端均接地;所述第一动端和所述第二动端的动端常接地,另一端分别耦接所述车载电机M的输入电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PWM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信号可控制开合部的导通频率,进而可以控制MOS管的导通频率。当低电平输出模块向第一电磁线圈K1输出低电平时,第一电磁线圈K1中有电流流过,触发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动作,可使车载电机M得电转动,同样的,当低电平输出模块向第二电磁线圈K2输出低电平时,可使车载电机M反转,同时通过对MOS管的导通频率的控制来调节车载电机M的转速,电路结构简单,而且成本更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模块U1配置为光耦开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控制与执行的隔离,提升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电源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1、二极管D2,所述三极管Q1和所述三极管Q2以及所述三极管Q5均为NPN型,所述三极管Q3和所述三极管Q4均为PNP型;所述电阻R1的一端耦接所述电阻R2后接地,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2的连接处耦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后耦接12V直流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和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耦接所述电阻R4后耦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耦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和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所述12V直流电源;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耦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基极之间耦接所述电阻R5,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之间耦接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耦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耦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9的一端耦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耦接所述电容C4后接地,所述电容C3的一端耦接所述电容C2远离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远离所述电阻R2的一端耦接有方波输出模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波输出模块周期性的向电阻R1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三极管Q1的导通与截止,当三极管Q1导通时,三极管Q2截止,三极管Q3导通,此时电容C1充电;当三极管Q1截止时,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3截止,此时12V直流电源导通到电容C1靠近电阻R2的一端,使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两端的电压抬升至24V,从而使得电阻R9远离所述二极管D2的一端输出稳定的24V电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正反转驱动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开关电源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开关模块的电路示意图。附图标记:1、开关电源模块;2、车载电源;3、调速模块;31、PWM信号输出模块;4、正反转驱动模块;41、驱动电路;42、第一低电平输出模块;43、第二低电平输出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模块1(参见图2)和车载电源2,如图1所示,还包括调速模块3以及与车载电机M耦接的正反转驱动模块4。其中,调速模块3包括PWM信号输出模块31、与PWM信号输出模块31和开关电源模块1耦接的开关模块U1,开关模块U1包括控制部和开合部,控制部接收PWM信号输出模块31的输出信号控制开合部开合。在本实施例中,开关模块U1配置为光耦开关,控制部为光耦开关的发光二极管,开合部为光耦开关的光敏三极管,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开关电源模块1输出的24V直流电压,其发射极耦接正反转驱动模块4,由PWM信号输出模块31输出高电平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低电平下发光二极管不发光,发光二极管发光驱动光敏三极管导通,可通过调节PWM信号输出模块31输出高低电平的频率,实现控制与执行的隔离,提升稳定性。正反转驱动模块4包括MOS管和与MOS管的源极耦接的驱动电路41,车载电源2的输出端耦接MOS管的漏极,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耦接MOS管的栅极,当光敏三极管导通,则MOS管导通。驱动电路41包括第一电磁线圈K1、第二电磁线圈K2和受第一电磁线圈K1驱动动作的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以及受第二电磁线圈K2驱动动作的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2,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包括第一不动端、第二不动端和第一动端,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2包括第三不动端、第四不动端和第二动端;第一电磁线圈K1和第二电磁线圈K2各自的一端均耦接有直流电源VCC,各自的另一端分别耦接有第一低电平输出模块42和第二低电平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模块(1)和车载电源(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速模块(3)以及与车载电机M耦接的正反转驱动模块(4);/n所述调速模块(3)包括PWM信号输出模块(31)、与所述PWM信号输出模块(31)和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耦接的开关模块U1,所述开关模块U1包括控制部和开合部,所述控制部接收所述PWM信号输出模块(31)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开合部开合;/n所述正反转驱动模块(4)包括MOS管和与所述MOS管的源极耦接的驱动电路(41),所述车载电源(2)的输出端耦接所述MOS管的漏极,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耦接所述开合部后耦接所述MOS管的栅极;/n所述驱动电路(41)包括第一电磁线圈K1、第二电磁线圈K2和受所述第一电磁线圈K1驱动动作的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以及受所述第二电磁线圈K2驱动动作的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2,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包括第一不动端、第二不动端和第一动端,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2包括第三不动端、第四不动端和第二动端;/n所述第一电磁线圈K1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K2各自的一端均耦接有直流电源VCC,各自的另一端分别耦接有低电平输出模块,所述第一不动端和所述第三不动端均耦接所述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不动端和所述第四不动端均接地;/n所述第一动端和所述第二动端的动端常接地,另一端分别耦接所述车载电机M的输入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模块(1)和车载电源(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速模块(3)以及与车载电机M耦接的正反转驱动模块(4);
所述调速模块(3)包括PWM信号输出模块(31)、与所述PWM信号输出模块(31)和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耦接的开关模块U1,所述开关模块U1包括控制部和开合部,所述控制部接收所述PWM信号输出模块(31)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开合部开合;
所述正反转驱动模块(4)包括MOS管和与所述MOS管的源极耦接的驱动电路(41),所述车载电源(2)的输出端耦接所述MOS管的漏极,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耦接所述开合部后耦接所述MOS管的栅极;
所述驱动电路(41)包括第一电磁线圈K1、第二电磁线圈K2和受所述第一电磁线圈K1驱动动作的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以及受所述第二电磁线圈K2驱动动作的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2,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包括第一不动端、第二不动端和第一动端,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2包括第三不动端、第四不动端和第二动端;
所述第一电磁线圈K1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K2各自的一端均耦接有直流电源VCC,各自的另一端分别耦接有低电平输出模块,所述第一不动端和所述第三不动端均耦接所述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不动端和所述第四不动端均接地;
所述第一动端和所述第二动端的动端常接地,另一端分别耦接所述车载电机M的输入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U1配置为光耦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U1包括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电容C5、电容C6、二极管D3、稳压管Z1;
所述PWM信号输出模块(31)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电阻R10后耦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0和所述电阻R11的耦接处耦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耦接所述电阻R12和所述电阻R13各自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耦接所述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耦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耦接所述电容C5与所述电阻R12的耦接处,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所述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飞胡欢徐伯卓张远帆王吉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久乐汽车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