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31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马达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整流电路、方向判别端和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上分别连接有所述方向判别端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与所述第一输入端或者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马达一端直接连接一个输入端,而一对串联连接的驱动元件的触点连接马达的另一端,从而,减少驱动元件的数量,减少大小。减少驱动元件的数量以后,马达两端电压降低少,提高马达驱动能力,降低消耗功率,降低发热量,减少个别驱动元件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达驱动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电路领域,尤其涉及马达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汽车后视镜的折叠,通常是通常是通过马达来实现转动的,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公开号为:KR100900581B1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车辆侧面镜的折叠驱动电路,其是使用微处理器的方式,进行控制,上述现有结构的电路体积大,因此,不适合装在反光镜的外壳内,此外,即使采用集成电路,由于采用4个大功率驱动元件,这样,体积还是较大,产生大量的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马达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整流电路、方向判别端和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上分别连接有所述方向判别端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与所述第一输入端或者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两个相互串联的大功率驱动元件。优选的,所述大功率驱动元件为MOS管。优选的,所述方向判别端为ST288A或ST289AX2或ST289AX4。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入端上连接接地电压或电源电压。优选的,所述第二输入端上连接接地电压或电源电压。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马达驱动电路有以下有益效果:马达一端直接连接一个输入端,而一对串联连接的驱动元件的触点连接马达的另一端,从而,减少驱动元件的数量,减少大小。减少驱动元件的数量以后,马达两端电压降低少,提高马达驱动能力,降低消耗功率,降低发热量,减少个别驱动元件的大小。r>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电路简单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原理框图;其中,IN1、第一输入端;IN2、第二输入端;10、整流电路;20、方向判别端;30、驱动电路;31、第一大功率放大元件;32、第二大功率放大元件;40、马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马达驱动电路30,包括第一输入端IN1、第二输入端IN2、整流电路10、方向判别端20和和驱动电路30;所述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二输入端IN2与所述整流电路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10的输出端上分别连接有所述方向判别端20和驱动电路30,所述驱动电路30的输出端连接有马达40,所述马达40与所述第一输入端IN1或者所述第二输入端IN2连接。本申请中,整流电路10为桥式整流电路10,其结构本申请不在复述,用于交流转直流。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电路30包括两个相互串联的大功率驱动元件,相比现有技术中,取消了两个大功率驱动元件,保留两个,所述大功率驱动元件为MOS管,所述方向判别端为ST288A或ST289AX2或ST289AX4。当需要马达40正转时:所述第一输入端IN1上连接电源电压,第二输入端IN2连接接地电压,通过整流端进行整流,在方向判别端20检测电流的方向,接通在驱动电路30端的第一大功率驱动元件,切断第二大功率驱动元件,驱动马达40的马达40电流在第一输入端IN1向第二输入端IN2的方向进行流动。即,通过施加电源电压的第一输入端IN1、切断的第一大功率驱动元件和马达40及施加接地电压的第二输入端IN2形成电路回路,使马达40正向旋转。相反,为了马达40反向驱动,在第一输入端IN1上施加接地电压,在第二输入端IN2施加电源电压时,方向判别端20判断电流的方向,切断驱动电路30端的第一大功率驱动元件,打开第二大功率驱动元件。此时,通过施加电源电压的第二输入端IN2、马达40、第二大功率驱动元件、接地电压的第一输入端IN1形成马达40电流回路,使马达40向反方向旋转。由此,本专利技术马达40的一端直接连接第二输入端IN2,可以减少大功率驱动元件的数量。如果减少大功率驱动元件数量,可以缩小芯片的大小,可以放入反光镜外壳有限的区域内,可以放入具有其他功能的配件。此外,本专利技术马达40的驱动电压降低较小,提高马达40驱动能力。为验证其驱动能力和发热量的公式为:VM=VP-Vds=VIN-Vd-Vds=VIN–Vds-Vd在数学公式3中,VM为马达40两端的电压,VIN为电源电压,Vd为整流端的正向电压。此外,VP为VIN和Vd的差值,Vds为大功率驱动元件两端电压。相比现有技术,降低了马达40两端电压VM降低元素大功率驱动元件的两端电压Vds,防止马达40的两端电压VM的降低。即,采用相同的电压,也能得到相对较高的马达40驱动电压,因此,提高马达40的驱动能力。Pd=IM*Vds(31)=IM*VdsPd为驱动电路30的消耗功率,将通过现有两个大功率驱动元件两端电压的合和马达40电流乘积进行表示的消耗功率成为一个大功率驱动元件的两端电压和马达40电流的乘积,从而,降低消耗功率,这种消耗功率的降低可以降低大功率驱动元件的发热量,这些可以充分地降低大功率驱动元件的大小,实现小型化目标。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马达40的另一端与第一输入端IN1连接,其原理与实施例1一致,则不再复述。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整流电路、方向判别端和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上分别连接有所述方向判别端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与所述第一输入端或者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整流电路、方向判别端和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上分别连接有所述方向判别端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与所述第一输入端或者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两个相互串联的大功率驱动元件。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澈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谭慕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