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尺度分布式与局部高精度共线的光纤传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726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尺度分布式与局部高精度共线的光纤传感方法,其系统包括布里渊传感解调仪、光纤光栅解调仪、光开关(或耦合器)和FRP-FBG-OF传感探头等部分。在一根可任意长的普通单模光纤上写入一个或多个光纤光栅,并通过FRP封装制作成传感探头,然后采样光开关或耦合器分别接入光纤光栅解调仪和布里渊分布式测试系统构成智能传感监测系统,实现结构损伤的大规模、全分布、局部高精度测试,达到重大工程全尺度的损伤定位和定量测试,并相互校验的效果,为结构安全评定提供全面、直接、可靠的信息。本方法特别适用于分布范围广、距离长、位置隐蔽等特征的结构损伤监测对象,具有系统简洁、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稳定性和耐久性好、结果可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智能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尺度布里渊分布式测试与局部高精度光 纤布拉格光栅共线复合的光纤传感技术。(二)
技术介绍
重大基础设施,如空间结构、桥梁、隧道、水工堤岸、天然气或石油管道、高速公路、 铁路、边坡、生命线管道等大型、大跨度结构物,在各种荷载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会发 生损伤,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舒适性。这种类型结构损伤往往具有分布范围广、 距离长、监测部位隐蔽等分布式特点,以致传统的高精度单点式或准分布式监测手段难以胜 任,而单纯的分布式监测技术在目前尚存在精度较低、系统价格昂贵、外界干扰不够稳定等 缺点。如能将两者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避免单一技术的缺点,形成一种兼顾全尺寸 大规模分布式的较高精度测试和局部高精度、高稳定性测试技术,并实现共线,为大跨、长 距离的重大工程结构提供一种方便、可靠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并大大降低传感原件的成本, 提高实际工程的可操作性。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中基于瑞利散射 和拉曼散射原理的分布式传感技术研究己经比较成熟,但是基于布里渊散射技术的分布式传 感技术在应变、温度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尺度分布式与局部高精度共线的光纤传感方法,其特征是:在一根可任意长的普通单模光纤上写入至少一个光纤光栅,并通过FRP封装制作成传感探头,然后采样光开关或耦合器分别接入光纤光栅解调仪和布里渊分布式测试系统构成智能传感监测系统,应变测量时,传感探头FRP-FBG-OF通过光开关或耦合器与光纤光栅解调仪器和布里渊分布式传感数据采集仪器分别连接,通过布里渊分布式传感技术对结构进行全尺度的损伤定位和较高精度的定量分析;通过布设在结构易损部位的局部高精度FBG探头对易损部位重点、实时监测,获得高精度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智何建平黄莹欧进萍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