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用集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75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用集流管,包括管体和管体内部的隔离机构,所述管体外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多个所述圆形通孔的内侧均固连有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管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机构,若将冷水管与套管二连接,冷水经与管体顶部圆形通孔固连的连接管流入到换热器的内部,转换后的热水经与管体底部圆形通孔固连的连接管流入到隔板二与隔板三位置处之间,并从套管一流出,若将冷水管与套管一连接,冷水从套管一处流入,转换后的热水从套管二处流出,提高了安装的效率,且换热器用集流管将入水口与出水口组合在一起,减小了换热器用集流管占据的面积,便于对集流管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用集流管
本技术涉及集流管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用集流管。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能量传递给冷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流程规定的指标的热量交换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使用,应用广泛。现有的换热器通常包括集流管和连接管,集流管和连接管之间通过连接装置相连,集流管中设有隔板,并且集流管具有用于连接换热管通孔的作用,但集流管安装的过程太过于繁琐,且占据的面积太大,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集流管安装过程繁琐占据面积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换热器用集流管。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换热器用集流管,包括管体和管体内部的隔离机构,所述管体外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多个所述圆形通孔的内侧均固连有连接管,所述管体外壁的底部与圆形通孔相对位置处固连有延伸至管体内部的圆管,所述管体的顶部固连有顶盖;所述隔离机构包括连接弯管,所述连接弯管顶部的外壁固连有隔板一,所述连接弯管底部的外壁固连有隔板三,所述连接弯管外壁位于隔板一和隔板三之间且靠近隔板一位置处固连有隔板二,所述隔板二的底部与隔热管的一端固连,所述隔热管的另一端与隔板三的顶部固连,管使用时,将冷水管可与套管一或套管二连接,若冷水管与套管一连接,冷水管向套管一内部输送冷水,冷水流入到隔板二与隔板三之间,随着冷水的灌入,积蓄的冷水通过圆形通孔流入到对应位置处连接管中,且经连接管流入到换热器的内部,冷水经换热器转换成热水,热水从与管体顶部圆形通孔固连的连接管流入到顶盖和隔板一之间,积蓄的热水从连接弯管的顶部流入,从连接弯管的底部流出,若冷水管与套管二连接,冷水经连接弯管流入到顶盖和隔板一之间,并经对应位置的连接管流入到换热器的内部,转换后的热水经与管体底部圆形通孔固连的连接管流入到隔板二与隔板三位置处之间,积蓄的热水通过圆管和套管一流出。进一步在于,所述隔板一和隔板二的外侧壁均与管体的内侧壁固连,所述隔板一和隔板二的厚度相同,使隔板一和隔板二与管体能形成一个密闭的隔温层,避免两种温度不同的水体相互影响使温度发生改变。进一步在于,所述隔板三与顶盖的外部轮廓相同,所述隔板三的顶部与管体的底部固连,使管体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且使占据的面积减小。进一步在于,所述隔热管的外径小于管体的内径,且隔热管的内径大于连接弯管的外径,当换热器用集流管使用时,隔热管能与连接弯管之间形成一个隔热层,避免两种不同温度的水体相互影响使温度发生改变。进一步在于,所述圆管和连接弯管的外径相同,当换热器用集流管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要连接的套管接口,不需要改变连接套管接口时再增加其他的部件,使用起来更加的便捷。进一步在于,所述圆管一端的外壁与套管一的一端固连,所述连接弯管底部的外壁与套管二的一端固连,所述套管一和套管二另一端的内部均开设有螺旋纹,使安装换热器用集流管更加的便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在管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机构,若将冷水管与套管二连接,冷水经与管体顶部圆形通孔固连的连接管流入到换热器的内部,转换后的热水经与管体底部圆形通孔固连的连接管流入到隔板二与隔板三位置处之间,并从套管一流出,若将冷水管与套管一连接,冷水从套管一处流入,转换后的热水从套管二处流出,使安装换热器用集流管时可以根据情况随机选择连接的套管接口,使安装的更加便捷,提高了安装的效率,且换热器用集流管将入水口与出水口组合在一起,减小了换热器用集流管占据的面积,便于对集流管进行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管体与隔离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隔离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11、圆形通孔;12、顶盖;13、圆管;14、套管一;2、隔离机构;21、连接弯管;22、隔板一;23、隔板二;24、隔板三;25、套管二;26、隔热管;3、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换热器用集流管,包括管体1和管体1内部的隔离机构2,管体1外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11,多个圆形通孔11的内侧均固连有连接管3,管体1外壁的底部与圆形通孔11相对位置处固连有延伸至管体1内部的圆管13,管体1的顶部固连有顶盖12;隔离机构2包括连接弯管21,连接弯管21顶部的外壁固连有隔板一22,连接弯管21底部的外壁固连有隔板三24,连接弯管21外壁位于隔板一22和隔板三24之间且靠近隔板一22位置处固连有隔板二23,隔板二23的底部与隔热管26的一端固连,隔热管26的另一端与隔板三24的顶部固连,使用时,将冷水管可与套管一14或套管二25连接,若冷水管与套管一14连接,冷水管向套管一14内部输送冷水,冷水流入到隔板二23与隔板三24之间,随着冷水的灌入,积蓄的冷水通过圆形通孔11流入到对应位置处连接管3中,且经连接管3流入到换热器的内部,冷水经换热器转换成热水,热水从与管体1顶部圆形通孔11固连的连接管3流入到顶盖12和隔板一22之间,积蓄的热水从连接弯管21的顶部流入,从连接弯管21的底部流出,若冷水管与套管二25连接,冷水经连接弯管21流入到顶盖12和隔板一22之间,并经对应位置的连接管3流入到换热器的内部,转换后的热水经与管体1底部圆形通孔11固连的连接管3流入到隔板二23与隔板三24位置处之间,积蓄的热水通过圆管13和套管一14流出。隔板一22和隔板二23的外侧壁均与管体1的内侧壁固连,隔板一22和隔板二23的厚度相同,使隔板一22和隔板二23与管体1能形成一个密闭的隔温层,避免两种温度不同的水体相互影响使温度发生改变。隔板三24与顶盖12的外部轮廓相同,隔板三24的顶部与管体1的底部固连,使管体1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且使占据的面积减小,隔热管26的外径小于管体1的内径,且隔热管26的内径大于连接弯管21的外径,隔热管26能与连接弯管21之间形成一个隔热层,避免两种不同温度的水体相互影响使温度发生改变。圆管13和连接弯管21的外径相同,当管体1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要连接的套管接口,不需要改变连接套管接口时再增加其他的部件,使用起来更加的便捷,圆管13一端的外壁与套管一14的一端固连,连接弯管21底部的外壁与套管二25的一端固连,套管一14和套管二25另一端的内部均开设有螺旋纹,使用便捷。顶盖12和隔板一22之间的间距与隔板二23和隔板三24之间的间距相等,使用便捷。工作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用集流管,包括管体(1)和管体(1)内部的隔离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外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11),多个所述圆形通孔(11)的内侧均固连有连接管(3),所述管体(1)外壁的底部与圆形通孔(11)相对位置处固连有延伸至管体(1)内部的圆管(13),所述管体(1)的顶部固连有顶盖(12);/n所述隔离机构(2)包括连接弯管(21),所述连接弯管(21)顶部的外壁固连有隔板一(22),所述连接弯管(21)底部的外壁固连有隔板三(24),所述连接弯管(21)外壁位于隔板一(22)和隔板三(24)之间且靠近隔板一(22)位置处固连有隔板二(23),所述隔板二(23)的底部与隔热管(26)的一端固连,所述隔热管(26)的另一端与隔板三(24)的顶部固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用集流管,包括管体(1)和管体(1)内部的隔离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外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11),多个所述圆形通孔(11)的内侧均固连有连接管(3),所述管体(1)外壁的底部与圆形通孔(11)相对位置处固连有延伸至管体(1)内部的圆管(13),所述管体(1)的顶部固连有顶盖(12);
所述隔离机构(2)包括连接弯管(21),所述连接弯管(21)顶部的外壁固连有隔板一(22),所述连接弯管(21)底部的外壁固连有隔板三(24),所述连接弯管(21)外壁位于隔板一(22)和隔板三(24)之间且靠近隔板一(22)位置处固连有隔板二(23),所述隔板二(23)的底部与隔热管(26)的一端固连,所述隔热管(26)的另一端与隔板三(24)的顶部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一(22)和隔板二(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玉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合心合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