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43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201)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2)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200)而悬挂在婴儿背带主体(1)上的横抱用座位(3);在该婴儿背带中,上述横抱用座位(3)具有:座位主体(40),其设有头部支撑部(42a);和吊板(41),其在宽度方向上横穿头部支撑部(42a),通过由硬质材料构成的芯材(57)付与刚性;通过吊板(41),头部支撑部(42a)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悬挂支撑在婴儿背带主体(2)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将婴儿背带主体和竖抱用座位、横抱用座位等配件组合在一起,以竖抱、背、横抱等所需姿势保持幼儿的婴儿背带、以及其所使用的连接结构、固定侧带扣。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的婴儿背带是将使用者紧贴胸部或紧贴背部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构成袋状,通过将幼儿收容于该袋状部分内,以竖抱或背的状态来支撑该幼儿的(例如参照特开2000-245581号公报、特开2002-282097号公报)。这些文献中所记载的婴儿背带,从横抱用座位(婴儿用头部保持件)的头部支撑部两侧突出一对臂部,通过将该臂部挂到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的肩带部上而悬挂支撑横抱用座位。此外,上述婴儿背带,在婴儿背带主体上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幼儿背部及大腿部的背垫部及腿垫部。并在两部分之间设有调节拉链,通过合上或拉开该调节拉链,可改变婴儿背带主体的长度,这样即可根据幼儿的体格改变腿垫部的深度。上述现有婴儿背带存在下列问题。现有的婴儿背带,由于悬挂横抱用座位时的负荷经一对臂部作用于头部支撑部的两侧,因而头部支撑部的两侧被上抬得比中央高。因此,往往因幼儿头部周围的空间变窄而有损其舒适性。现有的婴儿背带主体是缝制品,仅仅是在其内部填充了软垫材料之类的柔软材料。因此,即使将婴儿背带分别固定到使用者的肩部周围及腰部周围,婴儿背带主体也容易因使用时的负荷而变形,其结果是负荷集中于使用者的肩部,无法将负荷充分地分散到腰部周围。现有的婴儿背带虽将婴儿背带主体本身形成袋状,但在此情况下,婴儿背带主体的形状复杂,往往不能灵活改变幼儿的支撑形态。于是研究出下述婴儿背带在婴儿背带主体上安装作为另一部件而构成的竖抱用座位,从而在该婴儿背带主体和竖抱用座位之间形成用于竖向收容幼儿的袋状部分。在此情况下,最好将袋状部分的底部深度设定为可以像现有婴儿背带那样进行调整。一般而言,在使用同一个婴儿背带主体竖抱幼儿和背幼儿的情况下,将婴儿背带主体佩戴到使用者身上的佩戴方法因幼儿的支撑形态而有所不同。例如,在竖抱幼儿的情况下,婴儿背带紧贴使用者的胸部,肩带以所谓斜挂状态佩戴在肩部周围;而在背幼儿的情况下,婴儿背带紧贴使用者的背上,肩带以背负状态佩戴在肩部周围。如上所述,尽管婴儿背带主体的佩戴方法随着幼儿的朝向及姿势变化较大,但现有婴儿背带主体则并未考虑这些变化,在有些支撑形态下,往往很难以最佳状态佩戴婴儿背带主体。现有的婴儿背带虽将婴儿背带主体本身形成袋状,但在此情况下,婴儿背带主体的形状复杂,往往不能灵活改变幼儿的支撑形态。于是研究出下述婴儿背带通过在婴儿背带主体上选择性地安装作为另一部件的横抱用座位或竖抱用座位,以一个婴儿背带实现多种支撑形态。然而,在这种区分使用的情况下,往往有损使用者的使用方便性或幼儿的舒适性。以往,安装在固定部上的固定侧带扣,通过将带扣固定带以环状卷绕在其后端的带通过部中,并将该带扣固定带缝到固定部上,来连接到固定部上。因此,在固定侧带扣的前端一侧、即与肩带等带状物品连接的一侧,固定侧带扣可自由活动。在此情况下,安装带状物品一侧的带扣时很难确定其方向,而且,带状物品作用于一对带扣的拉伸负荷集中于固定侧带扣后端一侧的固定位置,因而无法使负荷分散到相对于紧固件的更广范围内。例如,利用此种连接结构将婴儿背带的肩带连接到腰垫部上的情况下,无法通过使肩带张力分散到腰垫部上而在大范围内将腰垫部拉向使用者一侧,负荷只作用于使用者的局部。也有可能导致固定侧带扣以不自然的朝向与带状物品连接。由于现有的婴儿背带在上方悬挂横抱用座位,因此横抱用座位很容易以该悬挂支撑点为中心发生摆动,有时需要使用者用手扶持横抱用座位,以抑制其摆动。而且,出于安装竖抱用座位等其它配件的需要,在婴儿背带主体上设置许多紧固件的情况下,在安装横抱用座位时,往往很难从中识别出恰当的紧固件。此外,现有的婴儿背带,虽然用护垫覆盖躺卧在横抱用座位中的幼儿腹部,但其胸部却暴露在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确保幼儿头部有足够空间的婴儿背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而悬挂在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其中,上述横抱用座位具有座位主体,其具有头部支撑部;和吊板,其在宽度方向上横穿上述头部支撑部,并通过由硬质材料构成的芯材付与刚性;头部支撑部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经由上述吊板悬挂支撑在婴儿背带主体上。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婴儿背带,由于吊板介于座位主体的头部支撑部与婴儿背带主体之间,并利用该吊板的刚性限制头部支撑部的变形,因而在以横抱姿势悬挂幼儿时,可确保头部保持部具有足够的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婴儿背带中,应付与吊板的刚性,只要能阻止头部支撑部变形,以确保头部支撑部周围具有实用的足够空间即可,吊板的芯材不必完全都是刚体。例如即使是具有弹性的树脂材料,只要其弹性变形量符合上述要求,即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中的硬质材料的范畴之内。在本明的第1方式的婴儿背带中,也可在上述座位主体内部设置由硬质材料构成的背板,上述吊板配置为与上述背板的下侧叠合。若采用此方式,由于经由吊板作用于座位主体的悬挂负荷的反作用力可通过背板分散到座位主体的大范围内,因此可更加有效地限制头部支撑部的变形并将其限制到很小。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婴儿背带中,上述吊板可以在上述座位主体上进行拆装。由于通过将吊板从座位主体上拆下,可单独更换或洗涤吊板,因而非常方便。此外,在携带座位主体出行的情况下,由于可消除因吊板引起的体积增大,因而可提高其携带性。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婴儿背带中,也可设定为上述吊板的一端设有用于将上述吊板悬挂到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吊带;上述吊带上设有吊带侧紧固件和可与该吊带侧紧固件卡合的钩扣;上述婴儿背带主体上设有上述吊带可穿过的主体侧紧固件;上述吊带的另一端设有上述吊带可穿过的吊板侧紧固件;钩扣依位次穿过上述主体侧紧固件以及上述吊板侧紧固件之后,与上述吊带侧紧固件卡合,从而可以将上述吊带的两端悬挂支撑在上述主体侧紧固件上。若采用此种安装结构,由于只要在婴儿背带主体上设置钩扣可穿过的主体侧紧固件即可,因而有利于提高婴儿背带主体的通用性。在吊带的使用方式中,还可设定为上述吊板相对于上述座位主体的安装方向可在上述座位主体的宽度方向上改变。在此情况下,当改变横抱用座位相对于婴儿背带主体的安装方向时,不论横抱用座位朝向如何,均可通过使吊板的安装方向相应地反转而使吊板的两侧与婴儿背带主体的远近关系一致。这样一来,不论横抱用座位朝向如何,均能够以一定的感觉进行将吊板悬挂到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操作。此外,也可采用以下结构将上述吊带的余长部从上述钩扣中朝折回方向拉出,在上述钩扣穿过上述吊板侧紧固件的状态下,通过将上述余长部挂到上述吊板侧紧固件上,使上述钩扣无法从上述吊板侧紧固件中脱出。若采用此方式,由于钩扣部分与吊板侧紧固件卡合在一起,即使吊带的钩扣从带侧紧固件中脱落,也可阻止吊带的钩扣解开,因而安全性高。此外,也可设定为上述吊板侧紧固件为环状,从侧向观察时,朝上述座位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地发生弯曲。在此情况下,可抑制吊板侧紧固件及挂在其上的吊带朝头部支撑部一侧突出,提高防止吊板侧紧固件等与幼儿头部接触的效果。还有,也可在上述吊带上设置限制上述吊带在上述主体侧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背带,其具有使用者佩戴的婴儿背带主体和为了以横抱姿势保持幼儿而悬挂在婴儿背带主体上的横抱用座位,其中,上述横抱用座位具有:座位主体,其具有头部支撑部;和吊板,其在宽度方向上横穿头部支撑部地配置,通过由硬质材料构成的芯材付与刚 性;通过所述吊板将头部支撑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两侧悬挂支撑在所述婴儿背带主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口优子白石佳子吉江俊郎浮津裕
申请(专利权)人:康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