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静涛专利>正文

婴儿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663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背带,涉及婴儿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婴儿学步时的保护用背带。包括设置于宝宝前胸和后背部的胸衣(5),胸衣(5)的前后侧肩部各连接有两条背带(4),前后侧的两个背带(4)上端分别通过调节卡扣(3)连接一条吊带(2),吊带(2)的上端连接手环(1)。胸衣(5)后侧是对接结构,对接边的两侧各连接一条调节带(6),两个调节带(6)之间设置搭扣(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教宝宝学步时大人很辛苦,而且学步时拉孩子的手臂,会造成宝宝脱臼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婴儿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婴儿学步时的保护用背带。
技术介绍
婴儿在刚刚会站立或学习走路时期,由于站立不稳当,大人经常要拉宝宝的双手,来教孩子学走,这就造成大人很辛苦,而且学步时拉孩子的手臂,会造成宝宝脱白;而且大人拉着孩子还会造成孩子依赖的习惯,使得孩子没有自信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背带,本技术解决了教宝宝学步时大人很辛苦,而且学步时拉孩子的手臂,会造成宝宝脱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婴儿背带,包括设置于宝宝前胸和后背部的胸衣5,胸衣5的前后侧肩部各连接有两条背带4,前后侧的两个背带4上端分别通过调节卡扣3连接一条吊带2,吊带2的上端连接手环I。胸衣5后侧是对接结构,对接边的两侧各连接一条调节带6,两个调节带6之间设置搭扣7。本技术的优点贴身,非常舒适,透气良好;可有效避免不当拉扯幼儿手臂所造成的脱臼现象;避免了家长常弯腰出现背痛困扰;在婴儿背带的辅助下,小孩可以自行走路,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设计合理,极易穿脱,后面一个搭扣并可以设置大面积魔术贴,便于调节;吊带也可以调节长短。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后视图。图中符号说明手环I、吊带2、调节卡扣3、背带4、胸衣5、调节带6、搭扣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婴儿背带,包括设置于宝宝前胸和后背部的胸衣5,胸衣5的前后侧肩部各连接有两条背带4,前后侧的两个背带4上端分别通过调节卡扣3连接一条吊带2,吊带2的上端连接手环I。胸衣5后侧是对接结构,对接边的两侧各连接一条调节带6,两个调节带6之间设置搭扣7。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婴儿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宝宝前胸和后背部的胸衣(5),胸衣(5)的前后侧肩部各连接有两条背带(4),前后侧的两个背带(4)上端分别通过调节卡扣(3)连接一条吊带(2),吊带⑵的上端连接手环(I)。2.如权利要求I所述婴儿背带,其特征在于,胸衣(5)后侧是对接结构,对接边的两侧各连接一条调节带¢),两个调节带(6)之间设置搭扣(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背带,涉及婴儿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婴儿学步时的保护用背带。包括设置于宝宝前胸和后背部的胸衣(5),胸衣(5)的前后侧肩部各连接有两条背带(4),前后侧的两个背带(4)上端分别通过调节卡扣(3)连接一条吊带(2),吊带(2)的上端连接手环(1)。胸衣(5)后侧是对接结构,对接边的两侧各连接一条调节带(6),两个调节带(6)之间设置搭扣(7)。本技术解决了教宝宝学步时大人很辛苦,而且学步时拉孩子的手臂,会造成宝宝脱臼的问题。文档编号A47D13/04GK202698549SQ20122023554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专利技术者杨静涛 申请人:杨静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婴儿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宝宝前胸和后背部的胸衣(5),胸衣(5)的前后侧肩部各连接有两条背带(4),前后侧的两个背带(4)上端分别通过调节卡扣(3)连接一条吊带(2),吊带(2)的上端连接手环(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涛
申请(专利权)人:杨静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