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带式婴幼儿襁褓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28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1)包括:可挎于肩的布制的吊带本体(10);靠背部(33),其具有弯曲刚性,并被配置于上述吊带本体的内面,从而与婴幼儿的背部相抵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怀抱婴幼儿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背带
技术介绍
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例如公开在JP特开2005-52584号公报、JP特开2004-222828号公报、JP特开2003-47542号公报等中。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是用于将一块布制的吊带挎于肩并怀抱婴幼儿的背带。由于布制的吊带外观上可形成温柔地包裹婴幼儿的形态,因此,近年来母亲和父亲都很乐于使用。以往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虽然从外观可以给人以温柔的印象,但对于被怀抱的婴幼儿则未必舒适。第一,由于是通过柔软的布来对婴幼儿的背部进行包裹来支撑,因此,婴幼儿的脊背有可能不舒畅地弯曲。虽然出生后不久的婴儿进行腹式呼吸,但脊背的较大弯曲可能会妨碍腹式呼吸。第二,由于仅通过布制的吊带从下方包裹婴幼儿的身体来进行支撑,因此,在被怀抱的婴幼儿活动剧烈时,婴幼儿的身体有可能意外地从吊带滑落。第三,由于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仅通过被挎于使用者的肩部来进行保持,因此,难于以恰当的姿势来保持被吊带包裹的婴幼儿。第四,由于以往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仅将布制的吊带本体的一侧端部和另一侧端部在使用者的肩上进行缠绕系住,因此该联结有可能意外地松开。因此期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在此基础上,更期望一种能让使用者放心地怀抱婴幼儿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当保持婴幼儿的姿势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包括可挎于肩的布制的吊带本体;靠背部,其具有弯曲刚性,并被配置于上述吊带本体的内面,从而与婴幼儿的背部相抵靠。根据上述构成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通过具有与婴幼儿的背部相抵靠的靠背部,可以抑制婴幼儿的脊背不舒畅地弯曲。在横抱状态下使用吊带本体时,婴幼儿通过靠背部被基本维持在水平姿势,因此,可通过适当的间隔来使婴幼儿的脸与父母的脸相面对。由此,更易于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靠背部容纳有靠背衬垫。靠背衬垫既可以被固定安装于靠背部,也可以被可取出地容纳于靠背部。如果将靠背衬垫设为可取出,则可以将吊带本体折叠得较小。优选为,靠背衬垫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弯曲线,并以该弯曲线为边界可弯折地被设置。如果这样将靠背衬垫设为可以弯曲线为边界进行弯折,则即使是在安装有靠背衬垫的状态下,也可将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折叠得较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吊带本体的内面缝制有与靠背部交叉延伸的加固带。该场合下,靠背衬垫的弯曲线位于重叠于上述加固带上的位置。在怀抱着婴幼儿的状态下,靠背衬垫的弯曲线由加固带从下方被支撑,因此靠背衬垫不会有较大弯曲,将婴幼儿的脊背保持于适当姿势。优选为,在挎于肩的吊带本体的一侧端部及另一侧端部,安装有将两者可拆装地连结的扣具。在吊带本体的一侧端部及另一侧端部,分别安装有保持扣具的带子。上述加固带以连结一侧端部的带子和另一侧端部的带子的方式延伸。如果将吊带本体的一侧端部和另一侧端部通过扣具可靠地连结,则可以避免连结被意外地松开的危险。并且,通过设置连结一侧端部的带子和另一侧端部的带子的加固带,可以减少吊带本体破损的可能性。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将靠背衬垫的侧缘部设为具有沿使用者的身体弯曲成凹状的形状。由此,可以稳定靠背衬垫的位置,并稳定地保持位于靠背衬垫上的婴幼儿。在又一其它实施方式中,靠背衬垫包括具有弯曲刚性的靠背芯材;被配置于靠背芯材之上的缓冲材料。缓冲材料越过凹状弯曲的靠背芯材的侧缘部绕到靠背芯材的背面。如果设置为该种构成,则可以给使用者的身体以柔软的缓冲材料的触感,因而优选。在又一其它实施方式中,靠背衬垫包括具有倒梯形形状的上方区域;具有梯形形状的下方区域。由此,位于该靠背衬垫上的婴幼儿能够较为轻松地活动手脚。在又一其它实施方式中,靠背衬垫包括具有弯曲刚性的靠背芯材;配置于靠背芯材上的缓冲材料。缓冲材料越过位于使用者的身体侧的靠背芯材的侧缘部,而绕到靠背芯材的背面。如果设置为该种构成,则可以给使用者的身体以柔软的缓冲材料的触感,因而优选。又一其它实施方式涉及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靠背衬垫包括由具有弯曲刚性的材料构成的芯材部;由覆盖该芯材部的柔软性材料构成的罩部。根据该实施方式,在横抱状态下保持身体较小的婴幼儿时,罩部的宽幅部分从芯材部向上方弯曲的方式弯折。在婴幼儿成长而身体变大时,或者在横抱状态下保持身体较大的婴幼儿时,婴幼儿的脊背位于罩部的宽幅带部上。这样靠背衬垫对应于婴幼儿的身体大小而改变形态,因此可以适当地保持婴幼儿。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使用状态的图。图2是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从图2所示状态将靠腹部折返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从图2所示状态将第一带子向朝向第二带子的方向折返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连结第一带子和第二带子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使吊带本体的局部从装饰环中通过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靠背衬垫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图。图9是图解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使用状态的图。图10是表示连结第一带子和第二带子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靠背衬垫的其他例子的图。图12是表示儿童束缚部件的其他例子的图解图。图13是表示靠背衬垫的其他例子的图解图。图14是沿图13的线14-14观察的截面图。图15是表示靠背衬垫的其他例子的图解图。图16是表示靠背衬垫的其他例子的图解图。图17是具有负载支撑加固带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图解图。图18是表示具有负载支撑加固带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其他例子的图解图。图19是表示具有负载支撑加固带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又一其他例子的图解图。图20是表示具有负载支撑加固带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又一其他例子的图解图。图21是具有篷子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图解图。图22是表示具有篷子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其他例子的图解图。图23是篷子的图解截面图,(a)表示展开状态,(b)表示折叠状态。图24是图解表示具有手接受部件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图。图25是表示具有结合部件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安装状态的图解图。图26是图解表示具有其他形式的结合部件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图。图27是表示具有其他形式的结合部件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图。图28是具有隔音部件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图解图。图29是图解表示包括具有隔音部件的头部衬垫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图。图30是表示具有隔音部件的头部衬垫的其他例子的截面图。图31是具有可拆卸的装饰部件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局部立体图。图32是图解表示具有可作为围巾使用的形式的装饰部件的图。图33是表示其他形式的装饰部件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34是表示装饰部件用作雨披的状态的图。图35是表示装饰部件用作蚊帐的状态的图。图36是表示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肩部衬垫的立体图。图37是具有切口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图解图。图38是表示包围切口的筒状部件的图解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的横抱使用的状态。如图所示,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1具有可挎于肩的布制的吊带本体10。将吊带本体10的一侧端部和另一侧端部在使用者的肩上或在其附近连结,可在其连结部附近安装装饰环21,并使吊带本体10的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带式婴幼儿襁褓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挎于肩的布制的吊带本体;靠背部,其具有弯曲刚性,并被配置于上述吊带本体的内面,从而与婴幼儿的背部相抵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西健造西藏深雪加屋荣美子
申请(专利权)人:阿普丽佳育儿研究会阿普丽佳葛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