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31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风电预应力塔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多个由多片预制混凝土构件拼接而成的环向构件拼接而成。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侧向端面为斜平面或平滑曲面,风机塔筒竖向缝面形成规则螺旋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主体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尺寸可控、制作简易、施工方便、结构受力性能好,能够加快预制构件的现场拼装进度,减少了施工成本,适用于陆上和海上的风机塔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
本技术属于风电预应力塔架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
技术介绍
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为了有效利用风能,风机塔架也是越做越高。塔架作为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的承载支撑部分,其成本基本占整个风机成本的四分之一左右,除了保证机组在各种荷载情况下正常运行以及机组在遭受到一些恶劣外部条件的安全性,其成本控制也很重要。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塔架有桁架式塔架、锥式钢塔筒、混凝土塔筒、钢-混塔筒(上部为钢板结构、下部为混凝土塔筒结构)等形式。其中混凝土塔筒或钢-混塔筒以预制混凝土塔架被广泛采用。但是,传统的整环或者分片预制塔筒由于道路运输的限制、施工制造成本难降等问题遇到了瓶颈期,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尺寸可控、运输不受限、能加快拼装进度、节省时间、施工方法简便、结构安全的风机塔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至少包括地基基础,还包括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所述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连接在地基基础上,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由多个环向构件上下连接而成;所述环向构件由多个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围成的环状结构;上下层环向构件的侧面缝相互衔接,在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的侧面形成多条规则螺旋线。还包括钢塔筒;所述钢塔筒固定连接在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上端。所述的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是上下端面水平且侧向两个端面为平行斜平面或平滑曲面的弧状结构。r>所述的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侧向端面与竖直向角度θ为0°<θ≤45°。所述的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侧向端面与竖直向角度θ为20°。所述的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厚度是250mm-600mm,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高度h为2.0m-5.0m。所述的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中有一片开有门洞。所述的环向构件由2-5片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而成。所述的环向构件由3片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而成。所述的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为C40-C70。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地基基础、连接在地基基础上且由的多个环向构件上下连接而成的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其中的环向构件由多个相同规格的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环向固定连接而成,多个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环向连接沿塔筒高度形成规则螺旋线的技术方案的设计,使得本技术产生了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运输方便、塔筒组装快捷。(2)本技术采用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组成环向构件,预制构件尺寸设计灵活,可根据运输要求调整。(3)本技术预制构件尺寸较小,浇筑方量有限,避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弊端。(4)本技术预制构件各缝面连续,不会出现错缝引起的局部应力集中问题,进一步增强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横缝和螺旋缝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风机塔架整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单片预制构件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螺旋线角度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预制混凝土塔筒平面示意图。图中:1-钢塔筒;2-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主体;3-门洞;4-侧面缝;5-横缝缝面;6-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7-螺旋线;8-侧向端面与竖直向角度为θ;9-环向构件;10-地基基础;11-顶部轮廓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根据图1-5所示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还包括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2;所述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2连接在地基基础10上,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2由多个环向构件9上下连接而成;所述环向构件9由多个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6围成的环状结构;上下层环向构件9的侧面缝4相互衔接,在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2的侧面形成多条规则螺旋线7。在实际使用时,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6根据实际需要在混凝土预制场进行预制,然后将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6运输至风机塔筒搭建地。当地基基础10建好后,将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6环向拼装连接成第一级环向构件9,吊装至地基基础10上并与地基基础10采用现有技术进行连接,随后进行第二级环向构件9的拼接,第二级环向构件9拼接好后吊装至第一级环向构件9上,通过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6的横缝缝面5与第一级环向构件9安装,直至达到预设高度;所有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6连接后风机塔筒侧壁形成了规则螺旋线7。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每个预制构件混凝土构件6体型一致,模板尺寸唯一,制作方便。预制构件尺寸设计灵活,可根据运输要求调整,运输方便。预制构件尺寸较小,浇筑方量有限,避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弊端,并且产品生产快捷。预制构件各缝面连续,不会出现错缝引起的局部应力集中问题,进一步增强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所有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6连接后在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主体2的侧壁形成了规则螺旋线7,此技术方案与传统的竖直错缝相比,具有沿塔筒高度缝面连续、各层环与环之间连接点连续、受力均匀,不会产生错缝所引起的应力集中。采用同规格的预制构件混凝土构件6,也节约了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2的安装成本。实施例二:根据图2所示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钢塔筒1;所述钢塔筒1固定连接在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2上端。在实际使用时,钢塔筒1的设计,扩大了本技术的使用范围。实施例三:根据图1和图3所示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6是上下端面水平且侧向两个端面为平行斜平面或平滑曲面的弧状结构。优选的是所述的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侧向端面与竖直向角度θ8为0°<θ≤45°。优选的是所述的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侧向端面与竖直向角度θ8为20°。在实际使用时,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6采用此技术方案,一方面便于运输;另一方面,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6侧面连接所形成的规则螺旋线7,使得建成的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2,沿高度缝面连续,各层环与环之间连接点连续,受力均匀,没有因为错缝引起的应力集中。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至少包括地基基础(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2);所述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2)连接在地基基础(10)上,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2)由多个环向构件(9)上下连接而成;所述环向构件(9)由多个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6)围成的环状结构;上下层环向构件(9)的侧面缝(4)相互衔接,在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2)的侧面形成多条规则螺旋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至少包括地基基础(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2);所述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2)连接在地基基础(10)上,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2)由多个环向构件(9)上下连接而成;所述环向构件(9)由多个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6)围成的环状结构;上下层环向构件(9)的侧面缝(4)相互衔接,在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2)的侧面形成多条规则螺旋线(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塔筒(1);所述钢塔筒(1)固定连接在预制混凝土塔筒主体(2)上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6)是上下端面水平且侧向两个端面为平行斜平面或平滑曲面的弧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预制混凝土构件侧向端面与竖直向角度θ(8)为0°<θ≤45°。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希刘静熊登峪田伟辉胡永柱黄鹏张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