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构件、筒节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31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弧形构件、筒节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该弧形构件沿自身周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凹槽沿弧形构件的第一方向延伸;弧形构件内设置有沿自身第一方向延伸的纵向钢筋,多个纵向钢筋沿弧形构件的周向间隔分布;弧形构件内还设置有沿自身径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锁紧钢筋,锁紧钢筋靠近纵向钢筋设置,每个锁紧钢筋沿弧形构件的周向延伸,且沿周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穿过凹槽且向外延伸的挂接部,相邻的两个弧形构件通过挂接部相互连接。该弧形构件的沿径向间隔分布的锁紧钢筋沿自身周向两端设置有挂接部,使得相邻的弧形构件之间通过穿过挂接部的固定构件即可相互咬合,提高了相邻的弧形构件之间的连接力和可靠性,并且便于组装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弧形构件、筒节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弧形构件、筒节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组一般包括塔筒和安装于塔筒顶部的能量转换设备。实际应用中,由于塔筒体积较大,受到道路运输条件的限制,例如运输工具的承载能力、限高桥梁等,通常将塔筒沿轴向分为多个筒节,再将每个筒节沿周向分为多个弧形构件,在加工场地制造完成弧形构件后,再将其运输到组装现场,以满足运输要求。组装时先将多个弧形构件拼接成筒节,再将多个筒节组装为完整的塔筒。但是,单个筒节由多个弧形构件拼接时,容易降低筒节自身的强度,进而降低塔筒的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弧形构件、筒节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该筒节相邻的弧形构件之间连接可靠,且便于拆卸。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弧形构件,该弧形构件沿自身周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凹槽沿弧形构件的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弧形构件内还设置有沿自身第一方向延伸的纵向钢筋,多个纵向钢筋沿弧形构件的周向间隔分布;弧形构件内设置有沿自身径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锁紧钢筋,锁紧钢筋靠近纵向钢筋设置,每个锁紧钢筋沿周向延伸,且沿周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穿过凹槽且向外延伸的挂接部,相邻的两个弧形构件通过挂接部相互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锁紧钢筋包括沿自身周向延伸的主体部和由主体部的两端向内折回预定长度的折弯部,且折弯部与主体部在弧形构件的周向两端分别形成挂接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弧形构件内还设置有沿自身周向间隔分布、且沿自身径向延伸的拉接钢筋,拉接钢筋沿自身长度的两端分别与纵向钢筋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拉接钢筋沿自身长度的两端分别与纵向钢筋缠绕式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拉接钢筋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本体部和设置于本体部两端的钩部,钩部缠绕纵向钢筋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弧形构件沿自身第一方向设置有层叠设置的锁紧钢筋和/或拉接钢筋。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筒节,其包括沿自身周向连续分布的至少两个弧形构件,该弧形构件为如前所述的任一种弧形构件,其中,相邻的两个弧形构件配合连接时,对应的凹槽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并且对应的相邻的两个挂接部通过固定构件相互连接,固定构件伸入容纳腔,并被容纳腔内填充的粘结材料覆盖。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相邻的两个弧形构件的挂接部交叉设置,以在容纳腔内形成封闭环,固定构件贯穿封闭环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相邻的两个弧形构件的挂接部平行设置,固定构件缠绕于相邻的两个挂接部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筒节还包括连接相邻的两个弧形构件的拼接构件,拼接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弧形侧壁和连接相对设置的弧形侧壁的底壁,底壁对应于筒节的底端设置。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其包括多个如前所述的筒节。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弧形构件,通过在其内部设置纵横交错的锁紧钢筋与纵向钢筋,且锁紧钢筋沿自身周向两端分别设置有挂接部,使得相邻的弧形构件之间通过穿过挂接部的固定构件即可相互咬合,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拆卸。另外,本技术提供的筒节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通过固定构件伸入由相邻的两个弧形构件的凹槽形成的容纳腔内,并被容纳腔内填充的粘结材料覆盖,提高了相邻的弧形构件之间的连接力和可靠性,并且便于组装与拆卸。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筒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筒节中的弧形构件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筒节的纵向剖切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筒节中相邻的两个弧形构件的局部拼接效果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筒节中相邻的两个弧形构件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弧形构件;10-容纳腔;11-凹槽;12-锁紧钢筋;120-挂接部;121-主体部;122-折弯部;13-纵向钢筋;14-固定构件;15-拉接钢筋;151-本体部;152-钩部;X-第一方向;O-封闭环;2-拼接构件;21-弧形侧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技术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弧形构件、筒节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进行详细描述。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筒节,其包括沿自身周向连续分布的至少两个弧形构件1,弧形构件1一般为预制的混凝土构件,是主要的承重部件。由于单个筒节多为中空锥形台结构,即筒节的纵向截面为梯形面,多个筒节构成塔筒后沿第一方向X延伸;筒节的周向方向为绕筒节外表面环绕一周的方向,多个弧形构件1沿周向拼接形成筒节后,再将多个筒节沿第一方向X层叠组装,以形成塔筒。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弧形构件1的具体结构。参阅图2,弧形构件1沿自身周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沿弧形构件1的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弧形构件1内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纵向钢筋13,多个纵向钢筋13沿锁紧钢筋12的周向间隔分布。弧形构件1内还设置有沿自身径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锁紧钢筋12,锁紧钢筋12靠近纵向钢筋13设置,每个锁紧钢筋12沿弧形构件1的周向延伸,且沿周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穿过凹槽11且向外延伸的挂接部120,相邻的两个弧形构件1通过挂接部120相互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弧形构件1,通过在其内部设置有纵横交错的锁紧钢筋12与纵向钢筋13,提高了弧形构件1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并且锁紧钢筋12沿弧形构件1的周向两端分别形成有穿过凹槽11且向外延伸的挂接部120,使得相邻的两个弧形构件1通过挂接部120即可相互连接,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拆卸。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弧形构件1内设置的锁紧钢筋12包括沿自身周向延伸的主体部121和由主体部121的两端向内折回预定长度的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弧形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构件(1)沿自身周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沿所述弧形构件(1)的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n所述弧形构件(1)内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的纵向钢筋(13),多个所述纵向钢筋(13)沿所述弧形构件(1)的周向间隔分布;/n所述弧形构件(1)内还设置有沿自身径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锁紧钢筋(12),所述锁紧钢筋(12)靠近所述纵向钢筋(13)设置,每个所述锁紧钢筋(12)沿所述弧形构件(1)的周向延伸,且沿所述周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穿过所述凹槽(11)且向外延伸的挂接部(120),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构件(1)通过所述挂接部(120)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构件(1)沿自身周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沿所述弧形构件(1)的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
所述弧形构件(1)内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的纵向钢筋(13),多个所述纵向钢筋(13)沿所述弧形构件(1)的周向间隔分布;
所述弧形构件(1)内还设置有沿自身径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锁紧钢筋(12),所述锁紧钢筋(12)靠近所述纵向钢筋(13)设置,每个所述锁紧钢筋(12)沿所述弧形构件(1)的周向延伸,且沿所述周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穿过所述凹槽(11)且向外延伸的挂接部(120),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构件(1)通过所述挂接部(120)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钢筋(12)包括沿自身周向延伸的主体部(121)和由所述主体部(121)的两端向内折回预定长度的折弯部(122),且所述折弯部(122)与所述主体部(121)在所述弧形构件(1)的周向两端分别形成所述挂接部(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构件内还设置有沿自身周向间隔分布、且沿自身径向延伸的拉接钢筋(15),所述拉接钢筋(15)沿自身长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纵向钢筋(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弧形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接钢筋(15)沿自身长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纵向钢筋(13)缠绕式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弧形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接钢筋(15)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本体部(1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晨光郝华庚冯玉江王培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杉高科风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