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47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中间顶端与外壳的底端相贴合,所述外壳通过转轴与机体转动相连,所述外壳的上方左端固接有把手,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上方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上方安装有滑动机构。该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将模块固定在机体上,且便于拆卸和安装,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在使用时,模块采用螺丝之类进行连接,需要辅助工具才能实现拆卸和安装,而辅助工具和螺丝容易丢失或者遗忘的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弹簧和阻尼块使减震效果更加,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减震结构单一,遇到劣质天气减震性能差,会损坏内部零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的发展合社会的进步,无人机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无人机的行业应用市场的升温,公安部门、交警部门、海关、国土测绘等等国家部门机构以及一些民营企业等陆续采购无人机用于各种需求,无人机作为一个新兴载体,可挂载不同的任务模块(即载荷)需求,但是现有的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在使用时,模块采用螺丝之类进行连接,需要辅助工具才能实现拆卸和安装,而辅助工具和螺丝等配件容易丢失或者遗忘的问题,同时存在减震结构单一,遇到劣质天气减震性能差,会损坏内部零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在使用时,模块采用螺丝之类进行连接,需要辅助工具才能实现拆卸和安装,而辅助工具和螺丝等配件容易丢失或者遗忘的问题,同时存在减震结构单一,遇到劣质天气减震性能差,会损坏内部零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中间顶端与外壳的底端相贴合,所述外壳通过转轴与机体转动相连,所述外壳的上方左端固接有把手,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上方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上方安装有滑动机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横板、竖块、横杆、第一弹簧、支撑块、顶块和拉手,所述横板的底端与机体的顶端相贴合,所述横板的左右两端均与竖块相贴合,左侧所述竖块下方左端固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壁依次贯穿第一弹簧和支撑块的中间内壁,所述横杆分别与第一弹簧和支撑块间隙配合,所述横杆的右侧外壁套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左端与第一弹簧的右端相贴合,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支撑块的右端相贴合,所述竖块的上方前端固接有拉手。优选的,所述竖块、横杆和第一弹簧均以机体的中线为中心成左右两侧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橡胶球、第二橡胶球、竖杆、第二弹簧、阻尼块和压块,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套接有第一橡胶球和第二橡胶球,所述第一橡胶球和第二橡胶球的底端外壁分别套接在横板的作用两侧上方内壁,所述支撑板的中间内壁套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外壁依次贯穿第二弹簧的中间内壁、阻尼块的中间内壁和横板的上方中间内壁,所述竖杆分别与第二弹簧和横板间隙配合,所述竖杆与阻尼块过盈配合,所述阻尼块的外壁套接在横板的上方中间内壁,所述竖杆的上方外壁套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底端与第二弹簧的顶端相贴合,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与横板的顶端相贴合。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模块、导线、蓄电池、滑块和滑槽,所述模块的左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相连,所述蓄电池的底端与支撑板的上方前端相贴合,所述模块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均与滑槽滑动卡接,所述滑槽开设在支撑板的下方前端。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通过横板、竖块、横杆、第一弹簧、支撑块、顶块和拉手之间的配合,可以将模块固定在机体上,且便于拆卸和安装,不会造成零件丢失也不需要使用辅助工具,操作简单,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在使用时,模块采用螺丝之类进行连接,需要辅助工具才能实现拆卸和安装,而辅助工具和螺丝等配件容易丢失或者遗忘的问题,通过支撑板、第一橡胶球、第二橡胶球、竖杆、第二弹簧、阻尼块和压块之间的配合,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弹簧和阻尼块使减震效果更加,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减震结构单一,遇到劣质天气减震性能差,会损坏内部零件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橡胶球、第二橡胶球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竖块、横杆和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竖杆、压块和第二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模块、导线和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外壳,3、转轴,4、固定机构,401、横板,402、竖块,403、横杆,404、第一弹簧,405、支撑块,406、顶块,407、拉手,5、缓冲机构,501、支撑板,502、第一橡胶球,503、第二橡胶球,504、竖杆,505、第二弹簧,506、阻尼块,507、压块,6、滑动机构,601、模块,602、导线,603、蓄电池,604、滑块,605、滑槽,7、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包括机体1,机体1的中间顶端与外壳2的底端相贴合,外壳2对其内部的零件进行保护,外壳2通过转轴3与机体1转动相连,外壳2通过转轴3在机体1上转动可以使外壳2打开,外壳2的上方左端固接有把手7,拖动把手7使外壳2打开,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机构4,固定机构4的上方安装有缓冲机构5,缓冲机构5的上方安装有滑动机构6。固定机构4包括横板401、竖块402、横杆403、第一弹簧404、支撑块405、顶块406和拉手407,横板401的底端与机体1的顶端相贴合,机体1对横板401进行支撑,横板401的左右两端均与竖块402相贴合,两个竖块402对横板401夹紧固定,反之使横板401快速拆卸,左侧竖块402下方左端固接有横杆403,竖块402带动横杆403向两侧移动,横杆403的外壁依次贯穿第一弹簧404和支撑块405的中间内壁,横杆403分别与第一弹簧404和支撑块405间隙配合,横杆403分别在第一弹簧404和支撑块405内向两侧移动,支撑块405的底端固接在机体1的左侧顶端,机体1对支撑块405进行支撑,横杆403的右侧外壁套接有顶块406,顶块406的左端与第一弹簧404的右端相贴合,横杆403带动顶块406挤压第一弹簧404,且通过第一弹簧404的弹性使横杆403复位,第一弹簧404的左端与支撑块405的右端相贴合,支撑块405对第一弹簧404进行限位,竖块402的上方前端固接有拉手407,拖动拉手带动竖块402向两侧移动,竖块402、横杆403和第一弹簧404均以机体1的中线为中心成左右两侧对称分布。缓冲机构5包括支撑板501、第一橡胶球502、第二橡胶球503、竖杆504、第二弹簧505、阻尼块506和压块507,支撑板501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套接有第一橡胶球502和第二橡胶球503,第一橡胶球502和第二橡胶球503通过自身的弹性对支撑板501起到缓冲效果,第一橡胶球502和第二橡胶球503的底端外壁分别套接在横板401的作用两侧上方内壁,横板1对第一橡胶球502和第二橡胶球503进行支撑,支撑板501的中间内壁套接有竖杆504,支撑板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中间顶端与外壳(2)的底端相贴合,所述外壳(2)通过转轴(3)与机体(1)转动相连,所述外壳(2)的上方左端固接有把手(7),所述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的上方安装有缓冲机构(5),所述缓冲机构(5)的上方安装有滑动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中间顶端与外壳(2)的底端相贴合,所述外壳(2)通过转轴(3)与机体(1)转动相连,所述外壳(2)的上方左端固接有把手(7),所述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的上方安装有缓冲机构(5),所述缓冲机构(5)的上方安装有滑动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横板(401)、竖块(402)、横杆(403)、第一弹簧(404)、支撑块(405)、顶块(406)和拉手(407),所述横板(401)的底端与机体(1)的顶端相贴合,所述横板(401)的左右两端均与竖块(402)相贴合,左侧所述竖块(402)下方左端固接有横杆(403),所述横杆(403)的外壁依次贯穿第一弹簧(404)和支撑块(405)的中间内壁,所述横杆(403)分别与第一弹簧(404)和支撑块(405)间隙配合,所述支撑块(405)的底端固接在机体(1)的左侧顶端,所述横杆(403)的右侧外壁套接有顶块(406),所述顶块(406)的左端与第一弹簧(404)的右端相贴合,所述第一弹簧(404)的左端与支撑块(405)的右端相贴合,所述竖块(402)的上方前端固接有拉手(4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块(402)、横杆(403)和第一弹簧(404)均以机体(1)的中线为中心成左右两侧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任务载荷快拆减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5)包括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宵翔于晓峰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神木特种飞行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