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汽车尾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428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汽车尾翼,所述尾翼呈“T”形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主体和与所述主体垂直设置的支架;在所述汽车尾翼主体的上表面附着有压电片。所述压电片为压电材料制成,当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对汽车尾翼的下压力作用在压电片上转换成电能,以补给汽车的能量消耗,既能降低油耗,又能充分利用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尾翼不改变传统尾翼的机械形状与性能,成本低,适合各种车型,适宜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汽车尾翼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汽车尾翼。
技术介绍
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会遇到空气阻力,围绕汽车重心同时产生纵向、侧向和垂直上升的三个方向的空气动力量,其中纵向为空气阻力。为了有效地减少并克服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的影响,设计使用了汽车尾翼,其作用就是使空气对汽车产生第四种作用力,即产生较大的对地面的附着力,它能抵消一部分升力,有效控制汽车上浮,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使汽车能紧贴在道路地面行驶,从而提高行驶的稳定性能。汽车尾翼能够改善汽车高速行驶时的气动布局,将车顶冲下来的气流形成一个向下的压力,增加抓地力,提高高速行驶稳定性,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通过一些弯道或者遇到紧急情况进行避让的时候降低侧翻风险。但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尾翼也有明显的不足,一方面汽车轮胎受到的压力加大,行驶阻力就会增加,油耗也会相应地上升;另一方面,尾翼的存在会使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额外的漩涡剥落现象,蕴藏着丰富的振动能量,而现有技术中尚无利用该能源的报道。因此,在汽车早已普遍、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降低汽车能耗,充分利用能源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尾翼导致汽车油耗过高、能源利用不够充分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汽车尾翼,在行驶过程中可以补给汽车的能量消耗,既能降低油耗,又能充分利用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汽车尾翼,所述尾翼呈“T”形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主体和与所述主体垂直设置的支架;在所述汽车尾翼主体的上表面附着有压电片。所述压电片为压电材料制成,当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对汽车尾翼的下压力作用在压电片上转换成电能,以补给汽车的能量消耗。进一步,所述主体下方设置有两个支架,用于固定尾翼。进一步,在所述汽车尾翼的主体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侧幅,用于降低汽车行驶时侧方向的阻力。本技术采用了普通形式的汽车尾翼,不改变汽车尾翼的传统形式,从而减小了改进成本。本技术在汽车尾翼与空气接触的上表面附着一层压电材料制成的压电片,汽车高速行驶时,汽车尾翼在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使压电片震动,由于压电材料自身所具有的压电效应,即对压电材料施加压力,便产生电位差,以此产生电流,所产生的电能一部分直接通过电动机供给车内照明、多媒体等用电器,一部分通过变压器进入蓄电池储存起来,用以与发动机/电动机协同工作,从而降低车辆油耗,达到节能减排和充分利用能源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1)本技术的汽车尾翼为汽车提供了下压力,加强了操纵稳定性。(2)本技术的汽车尾翼使用压电材料将由旋涡脱落产生的振动能力转化成电能,可供给汽车使用,从而降低了油耗,还对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进行回收利用,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3)本技术的汽车尾翼不改变传统尾翼的机械形状与性能,成本低,适合各种车型,适宜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汽车尾翼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汽车尾翼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汽车尾翼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汽车尾翼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汽车尾翼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其中,1-主体,2-侧幅,3-支架,4-压电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汽车尾翼,所述尾翼呈“T”形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主体1和与所述主体垂直设置的支架3;在所述汽车尾翼主体1的上表面附着有压电片4。所述压电片4为压电材料制成,当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对汽车尾翼的下压力作用在压电片4上转换成电能,以补给汽车的能量消耗。图中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下方设置有两个支架3,用于固定尾翼。进一步,在所述汽车尾翼的主体1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侧幅2,用于降低汽车行驶时侧方向的阻力。本技术采用了普通形式的汽车尾翼,不改变汽车尾翼的传统形式,从而减小了改进成本。如图4和图5所示,在所述汽车尾翼与空气接触的上表面附着一层压电材料制成的压电片4,汽车高速行驶时,汽车尾翼在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使压电片4震动,由于压电材料自身所具有的压电效应,即对压电材料施加压力,便产生电位差,以此产生电流,所产生的电能一部分直接通过电动机供给车内照明、多媒体等用电器,一部分通过变压器进入蓄电池储存起来,用以与发动机/电动机协同工作,从而降低车辆油耗,达到节能减排和充分利用能源的目的。(4)本技术的汽车尾翼,通过压电片的设置,既能为汽车提供了下压力,加强了操纵稳定性,又能充分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从而降低了油耗,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且本技术汽车尾翼不改变传统尾翼的机械形状与性能,成本低,适合各种车型,适宜于推广应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凡不脱离本技术构思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和修改,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汽车尾翼,所述尾翼呈“T”形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主体和与所述主体垂直设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汽车尾翼主体的上表面附着有压电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汽车尾翼,所述尾翼呈“T”形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主体和与所述主体垂直设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汽车尾翼主体的上表面附着有压电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片为压电材料制成,当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对汽车尾翼的下压力作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新宇赵亚如马梦琪胡昇元夏庆凯郑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