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赛车前定风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55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供足够的下压力且能减少车轮所受的空气阻力的新型赛车前定风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翼(1),所述主翼(1)的两端均设置有端板(2),两个所述端板(2)上均设置有长襟翼(3)和短襟翼(4),所述主翼(1)上还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长襟翼(3)连接的固定板(5),所述长襟翼(3)的长度为所述短襟翼(4)的长度的1.6‑2.5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空气动力结构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赛车前定风翼
本技术应用于空气动力结构的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赛车前定风翼。
技术介绍
赛车的前定风翼在为赛车提供下压力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目的是为了产生垂直于气流运动方向的作用力。前定风翼主要由主翼、襟翼和端板组成。公开号为20525647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它包括尾翼及前定风翼,其中前定风翼采用一片整体式主翼外加两片分开式襟翼,即主翼两端设有端板,两端板处各增加第一襟翼、第二襟翼上下两片襟翼。但相对于小型赛车而言双襟翼的结构使得赛车前段的下压力过大,且在端板的作用下气流较为集中对车轮会形成一定的阻力,而单襟翼的结构产生的下压力又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提供足够的下压力且能减少车轮所受的空气阻力的新型赛车前定风翼。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主翼,所述主翼的两端均设置有端板,两个所述端板上均设置有长襟翼和短襟翼,所述主翼上还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长襟翼连接的固定板,所述长襟翼的长度为所述短襟翼的长度的1.6-2.2倍。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采用长短双襟翼的结构减少双襟翼前定风翼产生下压力,保证赛车在整体的稳定性。通过所述固定板作为所述长襟翼的另一个端板,保证所述长襟翼上的气流不会发散并提供下压力。通过采用半片式设计的短襟翼使其在提供下压力的同时扰乱气流,减少气流对车轮产生的冲击,气流在通过所述短襟翼时部分气流会从无端板的一侧滑出并产生涡流,进而打散气流降低冲击力。>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长襟翼位于所述主翼上方,所述短襟翼位于所述长襟翼上方。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采用短襟翼位于所述长襟翼上方的设计避免,所述短襟翼产生的涡流影响所述长襟翼的下压力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主翼1,所述主翼1的两端均设置有端板2,两个所述端板2上均设置有长襟翼3和短襟翼4,所述主翼1上还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长襟翼3连接的固定板5,所述长襟翼3的长度为所述短襟翼4的长度的1.6-2.5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长襟翼3位于所述主翼1上方,所述短襟翼4位于所述长襟翼3上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所述主翼1的中部与赛车主体连接,所述端板2和所述固定板5均起限制气流扩散的作用,减少涡流的产生,保证所述主翼1和所述长襟翼3产生足够的下压力。所述短襟翼4的一端与所述端板2连接并提供一定的下压力,而所述短襟翼4的另一端则没有限制气流的导向结构,当气流经过时会从所述短襟翼4的端面滑出并产生小型涡流,进而打散气流使气流绕开车轮,降低车轮所受的冲击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赛车前定风翼,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翼(1),所述主翼(1)的两端均设置有端板(2),两个所述端板(2)上均设置有长襟翼(3)和短襟翼(4),所述主翼(1)上还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长襟翼(3)连接的固定板(5),所述长襟翼(3)的长度为所述短襟翼(4)的长度的1.6-2.5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赛车前定风翼,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翼(1),所述主翼(1)的两端均设置有端板(2),两个所述端板(2)上均设置有长襟翼(3)和短襟翼(4),所述主翼(1)上还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长襟翼(3)连接的固定板(5),所述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靖陈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