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50541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1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电子设备,数据发送方法包括:确定待发送的目标数据以及目标数据类型;若目标数据类型为控制类数据,则在已建立的多条数据链路中,确定用于发送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链路;多条数据链路的链路类型不同;通过目标数据链路将目标数据发送至目标定位设备,这就使得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链路连接状态、链路负载情况等动态选择传输性能更优(比如传输可靠性更高、传输速率更快)的目标数据链路,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电子设备向目标定位设备传输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大大提高目标数据的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RTK(实时动态差分法,Real-timekinematic)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RTK技术是一种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高精度定位技术,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基于RTK的定位作业方案中需要两个站点:基准站(也被称为RTK基站)和流动站(也被称为RTK流动站)。其中,RTK流动站需要接收RTK基站所传输的数据,才能完成定位,从而获取到精确位置。而RTK流动站也需要向RTK基站返回一些与RTK流动站相关的数据,因此RTK基站与RTK流动站如何进行数据交互是业界持续探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电子设备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确定待发送的目标数据;在已建立的多条数据链路中,确定用于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链路;所述多条数据链路的链路类型不同;通过所述目标数据链路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至目标定位设备。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被执行时,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确定待发送的目标数据;在已建立的多条数据链路中,确定用于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链路;所述多条数据链路的链路类型不同;通过所述目标数据链路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至目标定位设备。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电子设备与目标定位设备建立了多条数据链路,电子设备在发送目标数据时,可以从多条数据链路中选择一条数据链路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这就使得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链路连接状态、链路负载情况等动态选择传输性能更优(比如传输可靠性更高、传输速率更快)的目标数据链路,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电子设备向目标定位设备传输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大大提高目标数据的传输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RTK技术的组网架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目标数据链路的带宽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对目标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发送方法、电子设备以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RTK技术的组网架构示意图。RTK技术的组网包括:RTK基站、RTK流动站以及用户终端。其中,RTK流动站可以包括可移动设备。比如可移动设备可以为无人飞行器,如无人机;也可以为地面可移动设备,如遥控车辆;还可以为水面可移动设备,如无人船等。这里只是对RTK流动站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对该RTK流动站进行具体地限定。用户终端,可以包括RTK流动站的遥控器,比如无人机的遥控器、遥控车辆的遥控器、无人船的遥控器等等。通常,用户终端上配置有客户端软件(如应用程序APP),用户可以通过该客户端软件输入用于控制RTK流动站的控制指令,或者向用户显示RTK流动站的相关数据等,这里只是对用户终端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RTK基站与RTK流动站之间可以建立多条多种类型的数据链路,RTK流动站与用户终端之间也可以建立多条多种类型的数据链路。RTK基站可以通过多条数据链路中的任一条数据链路与RTK流动站进行数据交互,RTK基站可以通过RTK流动站与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数据链路的类型可包括:无线电链路、移动通信链路、射频链路、无线局域网链路等等。这里只是对数据链路的类型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对该数据链路的类型进行具体地限定。其中,无线电链路可包括:SDR(SoftwareDefinationRadio,软件定义无线电)链路等。这里只是对无线电链路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移动通信链路可包括:3G(theThird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链路、4G(theFour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链路、5G(theFifths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链路等。这里只是对移动通信链路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对其进行具体地限定。射频链路可包括: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射频链路、NB-IoT(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窄带物联网)射频链路等、BLE(BluetoothLowEnergy,低功耗蓝牙)等,这里只是对射频链路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无线局域网链路可包括: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等。实施例1: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在电子设备上,可包括如下所示步骤。步骤201:电子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目标数据以及该目标数据类型。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组网中的RTK基站,也可以是图1所示组网中的RTK流动站,这里只是对电子设备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当该电子设备是RTK基站时,下文所述的定位设备或者目标定位设备是RTK流动站;当该电子设备是RTK流动站时,下文所述的定位设备或者目标定位设备是RTK基站。上述目标数据类型包括:控制类数据和非控制类数据。其中,控制类数据可包括:用于设置RTK的数据,用于控制链路切换的切换链路命令等。这里只是对控制类数据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其中,切换链路命令是指用于指示对方切换成与本端相同数据链路的命令。例如,当电子设备为RTK基站,目标定位设备为无人机时,若RTK基站切换成SDR链路进行数据传输,则向无人机发送切换链路命令,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n确定待发送的目标数据以及该目标数据类型;/n若该目标数据类型为非控制类数据,则在已建立的多条数据链路中,确定用于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链路;所述多条数据链路的链路类型不同;/n通过所述目标数据链路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至目标定位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确定待发送的目标数据以及该目标数据类型;
若该目标数据类型为非控制类数据,则在已建立的多条数据链路中,确定用于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链路;所述多条数据链路的链路类型不同;
通过所述目标数据链路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至目标定位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该目标数据类型为控制类数据,则通过已建立的所有数据链路将该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定位设备,以使目标定位设备在确定所有数据链路传输的目标数据一致时,获取该目标数据,在确定所有数据链路传输的目标数据不一致时,丢弃该目标数据,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重传指令或者通知用户终端;
在接收到所述目标定位设备的重传指令后,重新通过已建立的所有数据链路将该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定位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已建立的多条数据链路中,确定用于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链路,包括:
确定默认用于发送数据的默认数据链路的连接状态;
若所述默认数据链路为异常状态,则确定除所述默认数据链路之外的其他数据链路为目标数据链路;
若所述默认数据链路为正常状态,则确定该默认数据链路为所述目标数据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默认用于发送数据的默认数据链路的连接状态,包括:
确定所述默认数据链路对应的通信装置发送的状态标识的取值;所述状态标识用于标识所述默认数据链路的连接状态;
若所述状态标识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则确定所述无线电链路为正常连接状态;
若所述状态标识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则确定所述无线电链路为异常连接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目标数据链路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至目标定位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数据链路的带宽是否能承载所述目标数据;
若所述标数据链路的带宽无法承载所述目标数据,则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处理,以使得处理后的目标数据适配所述目标数据链路的带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数据链路的带宽是否能承载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数据链路的链路参数;
基于所述链路参数,计算所述目标数据链路的链路带宽;
若所述链路带宽小于预设的第一带宽阈值,确定所述目标数据链路的带宽无法承载所述目标数据;
若所述链路带宽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带宽阈值,确定所述目标数据链路的带宽能承载所述目标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参数包括:RTT、所述目标链路的发送窗口大小、MTU。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数据进行处理,以使得处理后的目标数据适配所述移动通信链路带宽,包括:
若所述链路带宽小于预设的第二带宽阈值,则将目标数据中优先级低于预设优先级阈值的数据剔除;所述第一带宽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带宽阈值;
若所述链路带宽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带宽阈值、且小于第一带宽阈值,则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压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压缩,包括:
基于所述链路带宽,确定压缩比;
基于压缩比对所述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进行压缩,以使得压缩后的数据满足所述链路带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目标数据链路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至目标定位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目标数据的发送方式、以及目标定位设备;
所述通过所述目标数据链路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至目标定位设备,包括:
采用所述目标数据的发送方式,通过所述目标数据链路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定位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目标数据,确定目标数据的发送方式、以及目标定位设备,包括:
在预设的数据标识、数据发送方式以及目标定位设备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对应的数据发送方式和目标定位设备;
其中,数据发送方式包括:广播发送、点播发送;
与广播发送对应的目标定位设备包括:所述RTK基站的广播域中的定位设备;
与点播发送对应的目标定位设备包括:目标数据的点播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目标数据链路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至目标定位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删除所述目标数据中的无效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数据链路包括:移动通信链路、无线电链路;
所述默认数据链路为所述移动通信链路或所述无线电链路;
当所述默认数据链路为无线电链路时,所述其他数据链路为移动通信链路;
当所述默认数据链路为移动通信链路时,所述其他数据链路为无线电链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为RTK基站时,所述移动通信链路通过如下方式建立:
获取目标设备标识;
在检测移动通信网卡插入本设备后,与所述目标定位设备标识所指示的目标定位设备建立移动通信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设备标识,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与该用户终端对应的定位设备的标识,作为目标定位设备标识;或者,
在接收到任一定位设备发送的验证消息后,对该定位设备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将该定位设备标识作为目标定位设备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链路包括:SDR链路;
所述移动通信链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3G链路、4G链路、5G链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为RTK基站时,所述目标数据包括:RTCM数据、RTK基站的设置信息、用户终端上搭载的客户端所需显示的数据;
当所述电子设备为RTK流动站时,所述目标数据包括:与RTK流动站相关的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为RTK基站时,所述目标定位设备为RTK流动站;
当所述电子设备为RTK流动站时,所述目标定位设备包括RTK基站。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TK流动站包括:无人机;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无人机的遥控器。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被执行时,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待发送的目标数据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